

段晓兴二审免刑
作者:李伟银行的活力和良性运作是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环节
段晓兴
原华夏银行行长段晓兴在被羁押570天后重获自由。
2003年1月30日,原华夏银行行长段晓兴受贿案二审开庭宣判,北京市最高人民法院撤消了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2)一中刑初字第723号刑事判决,考虑段晓兴受贿“数额”和“情节”,免予刑事处罚,在案扣押人民币74840元中的24800元折抵赃款予以没收,其余发还段晓兴本人。这一判决为终审判决。直到这一天的中午,段晓兴在看守所内才被告知收拾东西。下午1点半,段与亲属见了面,几分钟后宣判结束,原华夏银行行长段晓兴的牢狱之灾画上了一个句号。
段晓兴受贿案本刊2002年第36期《7万元与行长的仕途》一文中曾作过报道。2002年5月20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定,万泽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蔡燕军,先后送给华夏银行行长段晓兴5万元人民币和3000美元的现金,以换取1.5亿元的贷款,段晓兴的行为已构成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没收个人财产8万元。段晓兴不服,随后向北京市高院上诉。
比较一审与二审的判决,犯罪事实和量刑都做了比较大的改动。二审认定段晓兴收受蔡燕军第一次5万元的贿赂,证据不足。此案最直接的证人只有2人:段的妻子王为荣和蔡燕军。段晓兴本人曾要求2人当庭对质,但被法院驳回。段的一审辩护律师是北京共和律师事务所,二审是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的田文昌和马舒宁。据知情者说二审律师并未增加任何新的证据材料,但是召开了2次有多名国内著名法律专家参加的论证会,“段的二审是经过极其慎重的考察后作出的”。
段晓兴已经回复到平静的生活中了。他春节基本没有出去走动,在北京301医院体检后已经回到家中,除血压和血糖偏高外,其他状况基本良好。只是由于看守所比较冷,段的腿至今还有些痛。现在每天上午去医院输液。
段晓兴的简历
段晓兴1940年生于山西省兴县,当时属于晋绥边区的革命根据地。其父上世纪30年代留学日本,归国后投身革命。段家一共姐弟七人,段晓兴排行第二,上面有个姐姐,应该算是长子了。段的童年一直在部队中度过,随父母南征北战。目前段家只有段晓兴一人从政。
段父一直从事财政工作,曾在西南军政委员会财政部工作,上世纪50年代初调进北京,先后担任国务院财贸办公室副主任、国家计委副主任等职。段家住在北京市东城区帽儿胡同9号,院内两排平房,小时候段晓兴还在里面种了一块菜地。段父1997年去世,段晓兴的户口也一直没有迁。段晓兴出事后,起诉书上的地址仍是这里。
1962年段晓兴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现中央财经大学)。段晓兴这一届直到1968年才毕业,由于政治运动一共读了6年。段的妻子王为荣是同班同学,段至今与大学同学仍旧关系密切。记者也采访到了他当年的部分同学。
据他的同学讲,段家家教甚严,段晓兴小时候没有什么特殊,也是穿紧口布鞋,裤子上打着补丁。其父擅长诗书,酷爱字画,有“段夫子”之称,往来中多有书画名家,几十年下来也收藏了不少珍贵字画。段父晚年提出把收藏品无偿捐赠,后来由段晓兴及兄弟姐妹捐给了老家山西省蒲县书艺馆。
段晓兴小时候身体不好,中学时期有一次发高烧,半夜里从学校的宿舍上铺翻下来,后来落下了后遗症,每到疲劳的时候就会发作。“他的上衣口袋里都装着药,一天要吃一大把,有一次他的病在学校发作,大家都不知道如何通知他家,后来他的口袋里就装上了他家的电话号码。”
在同学中,段晓兴并不引人注目,“只是性子比较直,为人大大咧咧”。他在河北省高碑店劳动时入党。1968年毕业分配,去了湖北省光化县的化工局,王为荣被分到湖北省古城县,两县之间隔了一条河。1977年段晓兴才回到北京,调动前任湖北省光化县化工局局长。段的很多同学都是在那几年回的北京,他们66届是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惟一的一届学完全部课程的“完整”的毕业生。
段晓兴和王为荣都调入了重新组建的中国农业银行,仍和父亲段云住在一起。1987年段晓兴升任农业银行副行长,1996年调任人民银行行长助理,1998年4月调任华夏银行当行长,任期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