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手机单向收费?

作者:程磊

(文 / 程磊)

手机单向收费的呼声和讨论为时已久,何时实行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单向收费的多米诺骨牌?

1月7日,记者致电广东电信公司,有关人士拒绝透露自己姓名的同时,也拒绝承认其推出的“游子归家”服务已经被终止。随后此人士向记者透露:“我们只是停止大规模推广而已,原因是接到上级通知,其他不方便告知。”随后,记者从广州媒体的朋友处获悉,有关“游子归家”的宣传广告已经在1月6日悄然撤下,电信营业厅工作人员也已经不再受理有关业务,但其他渠道的销售仍在进行之中,用户仍然可以使用“游子归家”服务。

其实,这项服务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只是一个终端设备放在固定电话旁,然后将手机安放在该终端上,当有其他固定电话呼叫自己手机的时候,可以用固定电话免费接听实质的单向收费。而就是这么一个价值不过几十元的设备,却将信息产业部再一次推到“单向收费”的风口浪尖上。

同样是在1月7日,中国联通也不甘“寂寞”地在浙江省温岭市太平街道北门街上的一家通讯器材店门口打出了中国联通“手机电话随便接,每月只要1元钱”的牌子。据中国联通浙江温岭分公司市场部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今年元月新推出的一项名为“温岭企业网”的业务,凡是温岭范围内的协议用户(指每月缴纳月租费的130、131用户),只要机主到温岭联通营业厅或当地联通代办点办理开通这一业务,在温岭市范围内,接听电话均可享受此项优惠服务。而在此两天前的河南郑州,只要预存300多元或者500多元的费用,郑州市的联通手机用户就可免费接听除移动手机用户之外的所有来电。

电信行业专家评论:“无论是电信还是联通等,各种各样的‘准单向收费’在地方上早已不仅是在地下活动,其真实情况是,湖北、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市,手机单向收费在不少地方已是既成事实,并且甚至早已战得不可开交。”

“电信此举的前提在于,他们预期自己会拿到移动牌照,同时预期单向收费短期内不会实行。所以通过这种准单向收费的模式,与双向收费抗衡。”天相投资极为熟悉电信行业的分析师蒋海分析道,“关键不在于现在能侵蚀多少,中国电信本地网资源的独特优势正逐渐体现,而且将越发挥越大。对于没有本地网的运营商而言,这是绕不过去的威胁,特别是中国电信将来拿到移动牌照。”

海外观察家分析认为:“考验中国电信监管部门智慧的时机被广东电信在一个合适的地方,合适的时间提了出来,一个价值不超过3美元的设备或许是推动中国移动运营商实施单向收费的多米诺骨牌。”

难在哪里?

事实上,世界上相当多的国家和地区,如德国、美国等,实行单向收费;而智利不仅是单向收费,而且是由电话业者自行定价,然后众商家竞争,消费者受益,电信部门只是做协调工作。这不仅消除了政府补贴,也使整个行业最终实现了市场化。

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很早就提过,电信价格最终应该由市场决定,以正确反映供求关系。然而目前的电信市场,价格背离价值,供求关系严重脱节,这是形成一些人对电信价格意见很大的原因。

“手机单向收费讨论5年了,还是没有定论,主要原因就是涉及面太广,难以找到一个平衡点。既有固话资费结算问题,又有影响电信市场的竞争格局问题。要同时兼顾国家、企业、用户三方利益,保证国家相关财政收入没有明显降低,保证企业仍能健康发展,保证用户得到最大的实惠,在这三者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实在是不容易。”蒋海评论说。

“手机单向收费问题,归根结底就是电信资费是否过高的问题。”信息产业部经济调节与清算司刘先生总结说。

蒋海介绍:“目前世界上存在着单向和双向两种收费方式,这之间并不存在合理不合理的问题。我们国家有自己的特殊情况,改单向收费不是简单地将现有的资费减去一半。我国电话移动资费的收取主要面临的问题一是主叫方的资费多少合适,二是固定电话资费加多少合适?如果改成单向收费,必然要增加固定电话资费。手机单向收费不是一个技术问题,在中国这样特殊的环境下,还有许多矛盾需要协调。另一方面,实行单向收费后涉及到移动运营商和固定运营商之间的分成比例问题,操作起来非常复杂。”这也就是主管部门希望民众能理解的地方。

今年“开闸”?

在2001年初,前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张春江曾在公共场合明确表示其态度:“在全国政协和人大会议上,许多委员和代表提出了单向收费问题,信息产业部的立场是支持实现单向收费。但主要问题是,这会影响到电信企业特别是联通的收入。不过,请相信信息产业部的智慧,我们会想一个办法,既能解决单向收费,也不会过分影响电信企业的收入。”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员、经济学家何兴刚博士认为:“实行单向收费还有助于提高移动运营商的竞争力。由于移动资费存在较大的利润空间,所以移动运营商在竞争时,价格战就成为他们最主要的手段。实行单向收费后,降低移动资费,使价格战的空间缩小,运营商就不会单纯依赖价格,而会在管理、营销、服务等方面下功夫。”

究竟在什么时候实行单向收费?记者致电到信息产业部,经济调节与清算司司长王占甫告诉记者,目前还没有接到通知,具体情况不方便透露。

eNet硅谷动力的王昔分析:“电信行业的运营成本主要包括设备投入成本和网络运行维护成本。设备投入主要是在移动交换和基站系统、传输设备、光纤等方面的投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竞争加剧,特别是国产设备的参与竞争,与1999年价格相比,移动交换和基站系统价格下降了约25%,传输设备价格下降了约40%,光纤价格平均下降了约60%(从每芯公里70美元下降到每芯公里28美元)。运行维护成本主要包含运维支撑系统成本和人工成本。运维支撑系统是一个纯粹的数据通信网络,这个网络的主要成本来自于路由器,今天路由器的价格平均只相当于3年前价格的40%~60%。人工成本相对来说占总成本的比例不大,对总成本的影响也较小。所以总体上来说,运营商的单位运营成本(平均到每个用户的成本)比3年前平均下降了50%左右。”运营成本下降,资费理所当然应该做出相应调整。

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分别在纽约、香港两地上市,这是中国电信运营商在国际市场融资的开端。政府为维护移动和联通在国际股市的股价,同时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2000年底对外承诺两年内移动电话不会实行单向收费。

在一个电信论坛上,记者看到了来自民间的呼声:“……如今,政府对海外资本的承诺已经完成,维护政府形象,为其他国企海外融资计划铺路等任务也已经完成,已经失去保持较高的移动通信资费价格的理由了。”

所以,关于手机单向收费的问题,2003年会有“说法”。

2003年:手机单向收费?1

相关链接

1997年11月国家计委收费管理司的有关人士针对“手机要改单向收费”的消息明确表示:消息不实。

1998年5月信息产业部办公厅说手机用户双向收费问题正在研讨具体方案。

1999年初国家计委与信息产业部举行了一次移动电话单向收费听证会,明确提出,不同意手机收费由双向收费改成单向收费。

2000年10月信息产业部清算司表示,国内手机单向收费目前已无可能;11月16日,信息产业部否定有关“手机将单向收费的政策已被确认”的消息。

2001年3月12日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表示,中国最快可于2002年1月提出手机单向收费计划,但实施日期仍须视市场情况而定。

2002年5月吴基传在APEC第五次部长会议上,又传达了“手机单向收费问题现在仍在继续论证,并未搁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