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酒、那时的侠客与诗歌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伊能动)
十几年前,我在大学宿舍里看到北大文学社的一本铅印杂志,那里面有篇小说,叫《上坡路和下坡路是同一条路》,其实叫小说并不准确,因为我相信那些喝酒、看武侠小说、愤怒与迷茫的青春故事在许多校园里都真实地发生,只是很少有人能平稳地讲出来,我记住了写作者的名字——蔡恒平。并在不久之后就看到了他的另一篇爱情小说《谁会感到不安》。
在古老的村庄
我们漫步而行
歌声那么瘦弱
如此啊,我的好兄弟
并肩走出酒馆
双手扶住门框
阳光那么悠长
如此啊,我的好兄弟。
这是蔡恒平大学毕业时写给一位同学的诗句,再看到这几句歌谣是十几年后的今天。他出版了新书《古金兵器谱》。在这本书里,他提到了他的一位同学——“他心目中最理想的职业是做收发室的看门人,与世无争, 自在生活……最终还是选择了职业经理人生涯,加入乏味的中产阶级队伍。”他之所以提到这样一个人,是因为他写到了《天龙八部》里那个老僧。
《古金兵器谱》,写的是古龙、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物。在一家公司上班的蔡恒平用网名王怜花写下了他的随感,贴到BBS上,然后有了这本书。在此书中,王怜花抄录了不少古龙小说金庸小说中的段落,让人想起周作人的随笔中抄录的古文,那些文字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经典。
更重要的是他引用的那些诗,在写到“世事如棋”一章中,他引用了博尔赫斯——
上帝操纵棋手,棋手摆布棋子
上帝背后又有哪位神祇设下
尘埃,时光,梦境和苦痛的羁绊
不过,这位昔日的校园诗人更多的是在用他的同学们的诗章,在“献给小昭的诗”一章中,他记述了当年校园诗人的创作,并且记下一首在他毕业之后收到的诗作——
兄弟啊,你可知秋天已经到来
天蓝得像酒,我们往日痛饮的酒
窖藏到今天还剩最后一缸
这缸酒流淌我们也流淌
这缸酒芬芳我们也芬芳
这缸酒是神农一生的心血呀,这缸酒
是献给戒酒的酒徒的,这些一言难尽的好人
就是我们呀,这些在秋天走散的兄弟
是这个世界上活得最好的人
作者常会提到以往在校园里阅读武侠小说的感受,例如:“我在1988年北京寒冬一段痛苦的日子,靠一套《倚天屠龙记》和若干劣质红酒度过那年冬天。”这是因为爱情,在许多或长或短的爱情之后,作者让大家重温《鹿鼎记》中胡逸之的爱情哲学,他还会搬出十来年前自己写的诗——
曾有一个女人我为之心碎
那时我年轻:爱得纯洁所以爱得疯狂
然后爱也会找一个好日子悄悄去死,像损毁的容颜
还有——
我的一生自暴雨中结束
这是一事无成的一生
它又从一个女人的哭泣中得到抚慰
文学硕士蔡恒平或王怜花当然也对金庸、古龙做出了自己的解读,他用塞林格《九故事》中的“怀着爱和凄美”来对应程灵素,他说“古龙在一系列作品中寻找同一个人”,他说亦舒小说与古龙在叙述上的相似,但如果没有借助这些人物浇心中块垒,所有的分析都是扯淡。《三国演义》里说关公用“春秋”下酒,当年我们也曾用那些武侠故事的片段下酒。同宿舍的一哥们儿就干过用一瓶啤酒送下一瓶白酒的事,而激励他这样做的正是阿飞在爱情的挣扎中用黄酒送白酒的壮举。抛开塑造、叙述这类的文学字眼,拿罗丹的话说:“艺术就是情感。”王怜花这本书之所以比其他那些借古龙、金庸说事的文字强,就在于他的情感。
所以我没有把这本书当成BBS上的帖子看,我将它看成是一本诗集,有麦芒和海子的诗,让我重温青春和沧桑的岁月,默诵那些诗人的最美丽的句子,还有西川的——
这就是你:误解着生活
而别人的误解比你更深
臧棣的——
无论是当初
还是现在,我拒绝问自己是否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