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救市之《无间道》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严兆军)
合适的导演、优秀的编剧、著名的演员、精良的制作,《无间道》几乎具有了一部优秀商业影片的全部特征
随着极具票房号召力的著名导演和演员相继进军好莱坞,香港地区电影在亚洲的地位却今不如昔,外有日韩的夹击,内部市场又不景气,“香港制造”这个在亚洲电影市场曾经十分响亮的声音越来越微弱。
2001年的《少林足球》取得了6000万的票房,支撑了整个香港电影的半壁江山。但其他影片可谓惨不忍睹,而该片的成功也可以说是仰仗观众多年培养起来的对周星驰的好感,这一点残留的好感成了当年度香港电影的救命稻草。今年,这个重任落在了《无间道》的身上。
12月12日,《无间道》比预定提前一周在香港上映,原因是明显的——避开张艺谋的《英雄》。在此前的宣传中,经常提到的是《无间道》四位影帝的强大阵容,这继承了“香港制造”明星秀的惯用手法,而警匪的题材也是“香港制造”的重要类型。主演梁朝伟、刘德华的超级偶像地位,郑秀文、陈慧琳、陈冠希、余文乐、萧亚轩几个客串的角色(甚至会让人怀疑是不是在拍偶像剧)的眼球效应,清楚表明了商业动机。麦兆辉和庄文强给了一个不错的剧本:故事干净利落,时间控制准确,在一个个人物的死亡中,故事悬念却一步步得到了加强。结局的意外也是该片成功之处:当看完一半的时候,结局也还没有定数,就应该知道这不是一部浪费时间的片子。制作精良是票房的重要保证,《无间道》的后期制作也是非常成功的——剪辑好的镜头干净利落,在每一个画面的底下都可以打上“Made in HK”;配乐和刘德华、梁朝伟首次合作的片尾曲也相当精彩。《无间道》几乎具有了一部优秀商业影片的全部特征:合适的导演、优秀的编剧、著名的演员、精良的制作,当然这几点也是当初“香港制造”得以声名远播的原因。
在经历了周润发的豪情、周星驰的无厘头、王家卫的惊鸿一瞥、陈果(他的一部作品就叫《香港制造》)的狠狠一刀之后,“香港制造”摆出了一副绝望的面孔:《无间道》以一个绝望的故事承担着拯救绝望中的香港电影的重任。在香港电影整体票房比去年下跌近六成的大背景下,《无间道》在《英雄》和《哈利·波特2》左右夹击的小前提下,以256万港元的票房成绩打破今年香港电影单日票房纪录,并在圣诞前后票房直达3000万港元,成为2002年港片票房冠军。
如果说《英雄》是内地电影的一个重要“事件”的话,那么《无间道》在3000万港元票房的壮胆之下,无疑成了香港电影当仁不让的“事件”。但《英雄》在内地的票房10天就突破了1亿元,而它的重头戏还在全球市场。“香港制造”的《无间道》却显然没有迈出投资和发行的国际化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