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看西看:过节回家
作者:娜斯(文 / 娜斯)
歌星为小孩献歌已成为圣诞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桑塔菲是一个艺术家聚集的小城,小小一条街画廊多多。那里有家画廊很特别,叫Heart Gallery,心灵画廊,是由著名摄影师给无人领养的孤儿拍的照片。不用说,摄影师都捕捉到了那些孩子的美丽,尤其一双双眼睛真是心灵的映照。这家画廊是以这种方式来帮助孤儿找到领养父母,而也的确有要领养孩子的夫妇看到其中的某张照片后决定领养那个孩子。
把这个画廊介绍给全国电视观众的,是CBS一个叫做《过节回家》的圣诞节特别节目。过去三年来,每年圣诞节前,由孤儿领养机构发动一些歌星、影星推出的这个特别电视节目,主题是分享领养的快乐,通过这个节目来关注领养与孤儿这个社会问题。美国人做这种“寓教于乐”、“以情动人”之类的事总是很在行,不像我们的春节晚会弄点动情节目总让人有点不知所措。出席的歌星、影星有的自己就是从小被领养的,比如Faith Hill,有的是领养了小孩的,有的歌星则为自己领养的小孩献歌一曲,弄得大家都眼泪汪汪。
美国人认为小孩最好是在家庭环境中生长,所以孤儿院少,政府社会福利机构有一套“抚养家庭”(Foster Family)计划,就是把孩子送给愿意暂时抚养小孩的家庭中去,给他们抚养小孩的津贴。但是抚养不同于领养,只是等于帮忙养这些孩子,很多孤儿就在临时家庭之间转来转去。上述那个电视节目就讲到美国有很多孤儿还在这些暂时家庭中,鼓励要领养孩子的夫妇帮助这些孩子获得一个永久的家。
这个节目由戴夫·托马斯领养基金会以及儿童行动联盟协同推出。戴夫·托马斯是连锁餐饮店Wendy的创始人,他就是小时被领养的,所以成了富翁后就于1992年出资成立了领养基金会。儿童行动联盟则是娱乐业的一些成功人士于1990年成立的组织,目的是利用娱乐媒体的力量为儿童问题做事。
美国人如果膝下无子,很多会选择领养,一般人领养,会比较倾向选择刚出生的婴儿,所以这个节目特别介绍一些领养已经不是婴儿的儿童的成功例子,心灵的沟通与亲情的建立的确让人感动。美国事业成功人士里领养小孩者也的确很多,而且不一定是膝下无子者,也不一定是本族裔。比如好莱坞导演斯皮尔伯格有个黑人养子,参议员麦克恩有个印度养子等等。
纽约地区甚至有个领养了华裔小孩家庭的联谊组织,都是到中国领养了儿童的美国家庭,凑到一块交流经验,让小孩接触点中国文化之类。前几年网站热的时候,甚至有个中国女子为这种家庭办了一个网站。
美国政府有福利机构管孤儿问题,但是在美国这样的社会,民间组织的作用也不可或缺。心灵画廊、戴夫·托马斯领养基金会、儿童行动联盟都是这样的民间组织,成功人士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帮助解决一个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