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郁闷的失业者和新穷人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贾淼)

瑞士:郁闷的失业者和新穷人0

航班因缴不出降落费而被阻伦敦机场。图为瑞士航空公司雇员在总部门前示威

原瑞士航空公司(Swissair)的债务清算拍卖从10月20日开始,已持续了数周,仍然不到尾声。几百万件物品,上十万买主,能凑出来的都在卖。从精致的瓷盘银器,到空姐的衬衣,家用的被单,甚至牙刷肥皂,底朝天的大清盘却预计筹不满1000万瑞士法郎(680万欧元)。比较瑞士航空逾10亿的负债,拍卖的结算主管菲力浦-贝克感叹:“这真的无济于事。”为瑞士航空工作过的阿丽塔排几小时队后,购到一套银制茶具。与许多举家从外地赶来苏黎世参加拍卖的瑞士人一样,她想用这种方式作最后的告别——向瑞士航空,向自己曾经引以为自豪的“瑞士神话”告别。2001年10月2日,瑞士航空因债务危机停航,申请破产保护;2002年4月1日,正式宣布破产,被重组的瑞士人航空公司取代。瑞士航空轰然倒地,残垣断壁将瑞士经济和瑞士人的自信一并打得七零八落。

一年后的这个拍卖会不但勾起隐痛,而且逼迫瑞士人直视新伤:一年来,新瑞航勉强维持着依然不赚钱的几条旧航线,全国第二大银行瑞士信贷和两个重量级的保险巨头苏黎世保险、瑞士生活,都在各自的财政困境中挣扎,连瑞士和瑞典合作的顶尖高科技公司ABB也不能幸免。而就在几个星期前,瑞士奶制品行业的第二号人物“瑞士奶制食品”又告关门大吉。瑞士航空的倒闭曾在一天之内令4000多人失业,今年夏季以来的这一连串坏消息,则让5000多人遭遇被解雇的命运。衣食无忧的瑞士人被迫面对失业率持续上升的残酷事实,失业率从他们借以傲视全欧洲的不足1%攀至2.8%,日内瓦和苏黎世的失业率更是分别高达3.4%和5.8%,失业人数已经超过10万。“没有失业者,没有申请救助的人”,这曾经是瑞士人将自己的乐土提升于其他欧洲国家之上的两片玫瑰花墙,现在,它们都垮塌了。瑞士人第一次发现,自己和其他欧洲人的距离并非如想象的那么远,他们迷惘地承认:“我们不再是最好的,我们没有什么不同。”

与失业者同处尴尬境地的群体还有“新穷人”。瑞士联邦统计机构和几个地区的社会服务处共同发布过一项调查结果,发现有6%到10%的瑞士人处于“经济困境”,其中70%被定义为“新穷人”,即家中至少有一人全时工作,但月收入低于3000瑞士法郎(2000欧元)的最低工资标准。瑞士慈善机构为“新穷人”阶层给出了最基本的三个成员:40岁以下的妇女,两个孩子以上的家庭,单亲家庭。“新穷人”尴尬,是因为明明穷,却不敢说自己穷。瑞士慈善机构在全国开了九家小杂货店,出售的东西比其他店要便宜一半,却不太有人光顾,因为进去的人往往被视为失业者和居无定所的移民。46岁的亚历山大得到一套慈善机构提供的廉价住房,尽管他和女儿都快被原房东扫地出门了,他还是犹豫了一个多星期才决定把面子丢一边,去看一看。瑞士慈善机构的负责人曾披露,很多瑞士人会因为有羞耻感而不敢去申请应得的社会救助,尤其是在熟悉的社区。虽然领取救济的人数十年间翻了一倍,仍有30%以上的人难以迈出这一步。

一个从来没有贫穷概念的国家里出现了穷人,甚至成为一个阶层,这让政府有点慌乱,公民感觉郁闷。中立、严谨、有效、劳动,这些瑞士人遵循的特质好像已经不足以用来规范一个日益呈现着不平等和贫穷的社会。瑞士政府曾将国家银行地下金库里多出的1300吨黄金(相对于维护货币稳定所需的黄金储备而言)出售了600吨,在如何分配收益的问题上,政府提议将收益变现投入养老保险或者变现后一分为二,用于填补养老保险基金的亏空,补贴各州财政和帮助穷人的“瑞士团结基金会”。结果在9月22日的公民投票中,两个方案都被瑞士人拒绝,连瑞士媒体也不客气地说,“瑞士人展现了自私的一面”。瑞士人也许还需要时间琢磨,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穷人,包括他们自己身边的新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