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书与排行榜:《立在彩虹中》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武夫)

美国小说作品排行榜  

畅销书与排行榜:《立在彩虹中》0

畅销书与排行榜:《立在彩虹中》1

在本期六部新作中,我们着重介绍范妮·弗拉格的《立在彩虹中》。此前,这位女作家已经发表过两部长篇小说:《小镇咖啡店的炸绿土豆》(Fried GreenTomatoes at the Whistle Stop Cafe,1987)和《世界欢迎你,小丫头!》(Welcome to the World,Baby Girl!1998)。可以说,经过第二部小说中那个于1975年前后发生在纽约的故事的转变之后,作者的目光重新回到了中心地带的那种更幸福的时刻。

或许,我们谁也不能说哪一代人胜过其他任何一代人,同样无法说,小镇生活就不如城市或郊区那么甜蜜。不过,在50年代之前抚养孩子成人在美国绝非易事,而弗拉格女士的这部新作,就是让人相信了这种美好的存在。

故事的地点是密苏里州的榆林泉,故事开始的时间是1940年末,而洋溢于全书的情调则是满怀希望。在《世界欢迎你,小丫头!》中露过面的多萝西·史密斯回到了WDOT电台的工作日的早间节目中,给成千围着锅台转的妇女带来烹调配方、竞赛活动和当地新闻以及各种来信——比如其中一封就是一位妇女所写,她沿乡村小路开车,驶到了一条彩虹的终点。车上的人都跳下车,“实实在在地站到了彩虹之中。……那一天,上帝当真赐福于我和我的家人”。小说的书名即来自于此,给人的感受是清新美好。

多萝西嫁给了道克·史密斯,这位榆林泉镇上惟一的药剂师,“了解很多他人的私事和隐情,其实有时他巴不得自己不知道这些情况。由于他的医学知识,往往通过医生所开的处方而对人的病情一清二楚”。除了史密斯的母亲之外,还有在“邻居多萝西”节目中演奏风琴的居民老奶奶、在电车餐车任快餐厨师的一位暂住客人,以及史密斯亲戚家的两个孩子。

十几岁的少女安娜·李吹嘘她有一大堆男朋友,心中却对格连·福特怀着羞怯的依恋,而对弟弟鲍比只是抱着容忍的态度,直到一次严重的灾祸才使她在那次出乎意料的对弟弟的呵护行为中体现出她的勇气。小说开始时,鲍比刚刚10岁,由于他的笑容很迷人,大人们都觉得他会恶作剧,而且有天赐的感知生活十分美好的能力。他“恰好住在世界上最伟大国家的正中央。……我们刚刚在一场正义的战斗中打败了德国和日本。……我们有约翰·韦恩(美国西部影片中擅演牛仔的演员)、蓓蒂·葛兰宝(战时美军营房中都贴其照片的女影星)、米老鼠。……象牙雪、人造黄油和原子弹!”

虽然被说成“从你所在的地方拐过街角的那栋白色小住宅”其实只是位于“灰犬”(美国最大的长途汽车公司)汽车站前,就是从那里,“邻居多萝西”为怪癖的来访者们展开了主人的热情欢迎。负担过重的奥特曼家庭福音歌唱者们匆匆逃离,抛下了他们的女儿蓓蒂·雷伊,指望把她从“那群扭屁股、热嘴唇的唱福音的男孩中的一个处解救出来”,却收养了一个以“瞎子小鸣禽”为艺名的有漫游癖的比亚特利斯·伍兹。一个叫哈姆·斯帕克斯的干农业苦活的男孩,骄傲地当场放弃了他一贯享用的政府施舍的仅有晚餐,来向蓓蒂·雷伊求婚,并进一步向密苏里的选民宣告“在美国没有小男人或小女人这样的事情”,从而显得很了不起。一个陌生人误以为是餐馆,溜达进了这所房子,就此改变了鲍比的生活。在小说的故事进入60年代之后,他教导人们说:“要数量,不要质量。要快捷,不要情面。这就是如今赚钱的秘诀,孩子。”

事件须臾没有中止。婴儿在出生时被调换,政客们消失得无影无踪,尽管报应不像《小镇咖啡店的炸绿土豆》那样闪烁其词得耐人寻味,但坏人自有应得的果报,平凡的姑娘最终与精神卑微的男人成双配对,一个心怀正义但野心引他走向歧途的政客,在尝到恶果之前还有过相当不错的日子。

除去邻居多萝西之外,作家还把她上一部小说中的非纽约人延续下来,刻画得更有说服力了。如诺玛·沃润,虽然年轻了些但自寻烦恼的性格丝毫不减,她恳求久病的丈夫麦基不要使用他们仅有的卫生间,因为她刚刚把里边擦拭一新,准备一周后的首次家庭宴会时供客人使用。爱尔娜·西姆菲斯尔姑姑邀请一位不速之客到家中来,和气地说:“你不是大批杀人的吧,嗯?我可不能让那种人在我的厨房里吃饭。”作者笔下的人物都讲着个性突出的语言,这里举的例子可见一斑。

也许弗拉格的笔调尖刻了些,但她所描述的小镇风情却无处不显得绚丽多彩。正如多萝西对她的听众所言:“我知道在这世界上别的地方有些伤心事……但我就是不愿意啰嗦那些事。”这种愿望感染了小镇上的居民和来往过客,更渲染了那种宁静生活的美好氛围。大概这也正是作者对于人类社会寄托的一种心意吧?

或许是这种平铺直叙影响了作品的线索不够集中,一些细节扯得有些散乱。但在这长达500页的小说中,这些缺点毕竟瑕不掩瑜,我们从中读到的是远离尘嚣的世外净土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