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的“贞洁牌坊”

作者:邢海洋

(文 / 邢海洋)

会计的“贞洁牌坊”0

今年会计们的日子不好过,我就知道很多学会计的毕业生本来兴冲冲地准备到安达信报到,最后陷入重新找工作的境地。那些碰巧在那里工作的,特别是近两千位合伙人更不好过,情形比倒闭的公司里的员工还要悲惨。就是因为事务所是合伙制,所有的合伙人都要对其中的任何一个错误承担责任。

一番洗礼过后,公司和会计们开始表态。可口可乐是受到嘉奖的公司之一,因为它决定把给予管理者的期权记到收入损益表中。这就表明了可口可乐把期权视为一种经营上的支出,这就意味着对公司,期权不是一顿免费午餐。本来,作为一种支付手段,期权与工资在会计账目上应该没有分别,都是公司为补偿和留住员工支付的费用,但过去流行的看法是,期权支付并没有用到公司资源。但现在的思路就变成另外一种情况,试想,当股票高涨时,管理者决定行使期权,他的成本远远低于市场价格,可却按市场价格交易,这怎么能不影响股票价格?仅这一项,全体股东都支付了代价。从公司角度,管理者要行使期权,公司一个选择是到市场上给管理者购买,期权合同中的价格与市场现价的差价正是公司为此付出的花费。美国的公认会计准则建立在合同,而非一笔笔的现金交易之上。现在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会计倾向于把期权这种公司与雇员之间的合同记入,以显示它对收益的稀释作用。

密执安商学院的研究者也用他们的研究褒奖行事审慎的会计。他们用1988年到1999年上市公司的会计数据,就企业处理非常规支出、非现金支出和收购溢价的态度进行研究。近来的趋势是,很多企业把收购、机构重建和投资中的意外收益等非常规项目记到日常经营的账上,一大用意是加速公司资产折旧,或者提高日常经营的收益。收益增加,资产降低,每股收益自然上升,财务报表上显示出的企业赢利能力就有了超常规发展的迹象。在机构重建费用计算上,保守的企业倾向于保守地评估费用,而激进大胆的公司则一下子计入超出实际的成本。密执安商学院的结果却出乎意料,那些远离会计操纵的公司不仅从长期股价变动上胜出,而且企业越倾向于会计操纵杠杆,越得到负面结果。那些大笔划销资产的公司在随后的三年里股价表现要比保守的公司差55%。这个概念在一家财务分析的软件公司里也得到了印证,他们把这叫做会计的“贞洁牌坊”。他们计算过去12个季度中划消资产与收益的比率,那些划销资产超出收益的被称为“0”贞洁,那些没有划销的被称为“100%”贞洁。结果是,在三年期的评测中,所有公司的总体股价下降了17%,“0”贞洁的公司下降了31%,而“100%”贞洁的公司只下降了7%。

会计准则需要改革,企业的财务操纵空间要尽可能压缩到最小,这几乎是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共识。但是否所有财务报表都趋向保守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呢?历史却证明市场泡沫破灭几乎总是和财务上的争议联系在一起,普遍接受的会计方法也总是在激进和保守之间摇摆,要从会计方法上解决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30年代大萧条的时候揭露出来的一大会计操纵方式是各公司之间建立联盟,互相掩盖自己财务上的缺陷,这和安龙公司控制很多小公司以改善自己的财务报表如出一辙。当时最大的丑闻也来自于一家叫中西部水电的公用事业公司,它的倒闭波及的范围和安龙颇为接近。

市场的扬升不仅在投资者中产生贪婪的情绪,而且不可避免地在企业管理中也催生贪婪的管理。市场先是奖励一小部分盈利节节上升的公司,即使它们的业绩是财务报表上做出的数字也在所不惜,接着大部分上市公司都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事实,激进的会计方法变成了通用的模式。20年代的贪婪表现在融资贷款控制其他公司的股份上,现在则表现在利润操纵上。20年代的泡沫破裂后纽约证券交易所总裁因为欺诈罪被送进了监狱,70年代的泡沫破灭后当时几乎是最大的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因为为五家公司提供虚假审计而倒闭。1987年的崩盘也顺带出很多问题,垃圾债券、内幕交易等等都是那时披露出来的。

现在我们所处的是泡沫破灭阶段,这个时期市场奖励的是审慎的会计。所有的企业都开始表白自己的立场,整体市场上是赢利能力普遍降低的景象。但无论过去天花板上的数字还是现在地板上的数字都不是完美的,它们只代表一种人为的取向。但两种不同的记账准则的确加剧了市场的波动。这也算得上是牛熊市交替的助动力。

下一篇: 生活圆桌(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