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产十年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三联生活周刊)
(李江松 摄)
上帝保佑买了房的人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住到哪里去?”10年来,两个市场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绝大部分中国人关于财产和财富的观念,一个是股票,另一个是房地产。
过去10年,带着原罪出生的中国房地产业演绎了一个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在成长初期所发生的一切故事,既让无数中国人第一次真正找到了关于居住、家和私有财产的感觉,也造就了福布斯排行榜上数量最多的大陆富翁。这个行业引起了最多的关于道德、欺诈、诚信、冲突和维权的争议,造就了一大批时代英雄。当然,也有更多已经被市场和社会淘汰,或者注定要被淘汰的流寇。
10年过去,日渐成熟的房地产业逼迫我们去思考更多的关系,也就是说,为了一个更加健康和有前途的10年,房地产业如何把自身与法律、金融、商业道德及政府监管之间的游戏规则处理得更加透明和有效。
业内人张民耕的问题是:“我们还会不会有下一个10年?”
面目和善的张民耕提出的问题可能会让很多人不寒而栗。对于投资买房的人和房地产发展商来说,10年都是一个坎儿。新加坡《联合早报》根据过去15至25年的房地产价格指数,以及《海峡时报》指数,整理投资回报率数据发现,只有在人们将投资期拉长到10年以上,房地产投资才能稳赚。比如在1983年至1985年,及1996年至1998年这两段期间买了房子的人,如果只持守一年就卖出,肯定会亏钱,而且亏损可高达34%。投资期为5年的人,亏钱机会还是有,不过相比较之下已经减少。一旦亏钱,损失也大大减少,平均最高亏损是6.2%。但如果一个人买了房子,持有10年后才卖出,不管在什么时候买进,或者什么时候卖出,大多数都会有钱赚。可是,我们的房地产业真正发展不过10年,发展商和消费者谁有这个信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