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看西看:让我在夏天撒点野

作者:娜斯

(文 / 娜斯)

东看西看:让我在夏天撒点野0

每年夏天,一系列的流行音乐会在不知不觉中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很多人都向往中国的伍德斯托克,我不知道为什么第一个同样性质的摇滚音乐节好端端的要在夏天快结束时的雪山脚下进行。我不知道还有没有伍德斯托克这么个专有名词存在。伍德斯托克的一些关键词是:夏天,室外,阳光,草地,摇滚,露营,泥巴,身体,人群。少了任何一样,也就不成其为伍德斯托克。伍德斯托克是一次著名的夏季露天摇滚狂欢。

其实不管是欧洲还是美国,夏天都充斥着大大小小的室外音乐或戏剧节。在欧洲最多的是古典音乐节,比如在莫扎特的故乡萨尔兹堡的音乐节就尽人皆知。英国的戏剧艺术非常发达,毕竟出了个露天剧场出身的莎士比亚,所以英国的夏季戏剧节比较有名。纽约以及周边地区的夏季艺术节和活动也很多,伍德斯托克就离纽约不远,但是现在搞成规律的流行乐露天演出是在琼斯海滩,每年夏天都有一系列流行音乐会,是真正的所谓“蓝天绿海”背景下的音乐会。

虽然夏天人们多是出城去玩,曼哈顿市内的露天活动也不少——随便一想的就有林肯中心室外音乐节,中央公园夏日舞台,“公园里的莎士比亚”,下城河边的古典乐演出,现代艺术馆雕塑公园的周末小型古典音乐会,公立图书馆后草坪上每周一的露天电影,等等,宗旨好像都是“为人民服务”,全是免费。

中央公园大草坪每年都有一位重量级的音乐明星义演,有些已成演出史上的经典,比如保罗·西蒙与加芬克尔的那场实况演出,前两天还在公共电视上作为筹款节目在播放,已是二十多年前的旧事了,看起来还是能让人感动。记忆中的明星还有去年的斯汀,某年大雨中演出的黛安娜·罗斯,等等,中央公园的大草坪万人耸动,不到一定腕的份上你想免费演出还没资格。

纽约市内夏天的各种露天活动怎么是免费?因为它们一般都是非商业性质,由纽约政府的各种基金以及大公司的资金赞助。用的是公共空间,所以市民作为纳税人其实是应有的权力。比如中央公园的夏日舞台,是纽约“城市公园基金会”(CityPark Foundation)主持的一个项目,演出包括世界音乐、美国音乐、歌剧、舞蹈、阅读朗诵等等,形式多样。世界音乐邀请美国人不熟悉的世界各地音乐家来演出,几年前崔健就因此出现在夏日舞台上,在一个星期天下午吸引来几千中国年轻人。

“公园里的莎士比亚”(Shakespearein Park)是纽约公立剧院的每年一度的两出戏,一出莎士比亚,一出其他剧作家,秉承经典莎士比亚的露天演出传统,经常有好莱坞明星担纲所以会有半夜排队的盛况,比如去年纽约戏剧舞台出身的梅里尔·斯特里普难得的重返舞台,出演契诃夫《海鸥》女主角,其他演创人员也都是一时之选,盛况空前,到了需要夜宿排队的地步。

林肯中心也有免费的露天音乐舞蹈演出,从美国民俗音乐到爵士到加勒比日本等等,强调多元化,中国乐坛另一偶像人物罗大佑就曾在此演唱,两岸学子闻风而动一起捧场。

曼哈顿公立图书馆在中城,后面有个草坪公园Bryant Park,春天秋天搭帐篷做时装发布会,夏天则每周一演老电影,都是耳熟能详的经典,观众以年轻人为多,早早就得在草地上铺好位子,或坐或卧或野餐或睡觉,电影演起来经常是笑声与掌声,像个派对,当然让我们这种小时看惯露天电影的人备感亲切。

纽约现代艺术馆则有个雕塑花园,夏天周五周六有小型古典音乐演出,音乐在雕塑间星空下流动,别是一种风味,但是这两年现代艺术馆扩建,这活动也只好中止。

北京人亲聆过“三高”音乐会,其实也是这种夏季室外演出传统中的一种。我夏天在北京老是看到老头老太太锣鼓秧歌,中年人交谊舞会,其实都是一种自发的夏季室外活动的形式。市政建设其实有一条:怎么让人更愉快地消夏。一个城市的免费露天音乐节,其实是它富足与文化的标志之一。不过,咱们的商业组织者都还不知道怎么让人享受夏天,政府拿出闲钱来搞个“露天交谊舞节”什么的好像还没人提倡。

希望明年中国的摇滚迷有个真正的音乐之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