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北“漫众”的卡通大会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陈李娟 许浅吟)
聂峻获“第三届连环漫画大奖赛”一等奖的作品《我街》
阮筠庭彩画
姚非拉彩色作品:《Where are we going?》
第五届北京漫画大会现场漫画大赛彩色一等奖作品
王小洋获“虹字杯漫画大奖赛”特别奖作品:《流浪街头的日子》(扉页)
8月3日,《北京卡通》主办的“第五届北京漫画大会”在北京艺术设计学院进行,大会包括国内漫画作者签名见面会、漫画颁奖、COSPLAY(动画角色扮演)等活动。现场到处看到穿得奇形怪状的人——和服、武士装、公主装等等,这是来参加COSPLAY的。他们模仿日本画的《封神榜》穿着,造型很酷,而且是从中国本土的东西衍生出来。还有《猎人》、《新撰组》。《新撰组》说的是反明治维新的一个杀手集团,他们的武士道精神一直是日本漫画描写的对象,尤其是他们拔刀的姿势。COSPLAY在中国现在已经超越了在日本的水平,日本的COSPLAY只不过是一场动画人物的服装秀,而在中国则被加上情节表演,服装也变得更精致。玩COSPLAY的基本就是模仿日本漫画中的形象,说是因为国内原创漫画玩不了COSPLAY,惟一火爆的是赵佳《黑血》里的造型“尤金”,那是幻想中玛雅王朝的成员。
四川的虹宇集团接替“美年达”,成为《北京卡通》一年一度漫画大奖赛的赞助商,“虹宇杯漫画大奖赛”把特别奖颁给了王小洋的《流浪街头的日子》。聂峻的《我街》获得“第三届连环漫画大奖赛”的一等奖,而彩色漫画人气奖颁给了阮筠庭。
8月2日名为“动漫拉阔”的漫画展也在广州举行。“漫众”南北两会热闹非凡。 有许多人穿着喜爱的卡通T恤和卡通短裤,戴着独有的卡通帽,甚至用卡通将自己武装到了身体最隐私处。有人用21条卡通内裤不知道算不算是多的,也无法验证他们还有什么不是卡通的。有人欢欣鼓舞地告诉记者,蜡笔小新有一款最爱的动感超人内裤,目前已经上市。在内裤也卡通的时尚人群中,流行着著名的“猪猪系列”。比如,有一条内裤的前面是一只粉红的小母猪羞答答地指着一个电源插座,而背面是一只敦实肥胖的小公猪举着一个插头。莎士比亚说,国家是个大剧院。现在漫画迷更愿意相信,社会其实是个游乐场。娱乐是吃饱喝足的人民生活的根本所在。中国的漫画娱乐生活应该从80年代开始算起,那时大量日本盗版漫画书开始进入中国,70年代、80年代出生的中国年轻一代看着《圣斗士星矢》,一下子乐了,那是另一个世界。
直到1995年之前,漫画还叫“日本画书”,而且满世界都是盗版;那时候很火的是一本不正规的杂志《画书大王》,主要盗版日本漫画,也鼓励了中国原创漫画发展,它的发行量曾达到60万。被查封的时候,仓库里有上千万册存货,无数的读者通讯录。现在,7年过去,有数据调查,北京、上海、广州三地青少年,在14~17岁和18~23岁两个年龄层中,喜爱卡通的比例分别达到89%和84%;在14~17岁年龄层中有47%的人经常收视和阅读卡通作品,18~23岁年龄层的这一比例也达39%。他们中有56%的人在过去半年内为自己喜欢的卡通或卡通形象购买过书、杂志、影碟等卡通作品和玩具、服装、饰品等相关产品。北京街头的时尚小店比比皆是流氓兔和小新的形象物品,最近一次的调查补充说,每年由14~30岁的青少年所完成的卡通相关消费总额超过13亿元,已与洗发水的消费金额大致相当。
卡通已经是一种境界。热爱漫画的高猛说,漫画就像评书一样,一个长长的好故事,分成很多段落,高潮迭起。他又形容说它像一场有无数种类食物的晚餐,你想感觉到什么它就会满足你什么。它利用文字又补充了文字,是图像又超越了图像,它是图像、文字之间紧密而复杂的结合。
著名日本漫画《圣传》里的人物造型受到漫画迷的喜爱
卡通的出现,让所有的可怕都变得可笑。任何一种个性都被卡通轻而易举地成功概括了。卡通一代的理想化生活模式其实颇具实用主义精神,谁都知道蝙蝠侠实际上是个身价亿万的富豪,而蜡笔小新可以明目张胆地好色率性。
但对于中国的漫画画手来说,这一切就远不是这么简单。编辑张越自己也画漫画,但是他现在更想做的事情是“让我们的作者挣着钱”。国内目前原创漫画杂志不过三家,《北京卡通》、《少年漫画》和《卡通王》,全国百来号漫画作家都只能靠这个讨生活。“说到底,还是应该多办点杂志。”90年代初大规模的盗版将日本最经典的作品推向了中国,晚了一步的中国故事漫画在美国和日本的胳肢窝里讨生活,刚发展得有点规模,美国和日本的漫画产业中故事漫画又都开始慢慢倒退了——没有能超越以前的经典作品,产业收入也开始下滑。紧赶慢赶,赶上的是辆末班车。北京画漫画的家伙们在现在聚会的街头公园,或者北航那里的“漫画吧”,除了研究故事情节,更多的就是在谈漫画以后的走向。
张帆本来也是画漫画的,现在改做策划,被叫做“漫画策划家”。他说,2002年,整个中国最红的是流氓兔和PUCCA以及朱德庸和几米,漫画中的简单设计思潮成为流行;FLASH成为最为有效的传播载体,幽默、轻松、简单、舒服的画风是都市时尚人群的热爱,他们是漫画真正的消费者。原来那种故事漫画的局限越来越明显,除了年轻的学生,很少人愿意在繁忙的工作后再看繁复的情节。所以,他正准备把他们一本“同人志”的小册子办成杂志,这里没有情节,只有些设计独特的形象。主要画手是李宁公司设计部的几个人——杨超、陈征、陈一多,张帆更看好漫画从故事往简单轻松方向的转变。
1994年,画家黄一翰率先以“卡通一代”命名了所谓新新人类,他的搭档响叮当概括说:“商业文化灌养出来的新生代们,在生活中用卡通一点一滴解构了原有的时尚。”看卡通的人卡通起来了,卡通大会也想让画漫画的人卡通起来,他们的奋斗目标是“挣钱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