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什:正在消逝的总统任期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吴鑫)
布什在华尔街演讲批判公司丑闻的当天,愤怒的纽约市民在演讲场所外示威游行。公司丑闻引发的股市下跌可能会影响布什的政治生命
丑闻
个人劣迹有可能危及总统宝座。当总统改选日子来临时,一旦报纸和电视穷追不舍,在职总统的支持率就会被削弱。
小布什从去年底的安龙公司倒闭案就惹上了麻烦,媒体一度用“安龙门”来和30年前的共和党总统尼克松遭遇的“水门”相提并论。由于缺乏确凿证据,而且中间联系异常模糊,布什在安龙倒闭案中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现在,小布什碰到的个人问题却看起来更为严重。
路透社的消息说,最新公布的材料显示,小布什在担任哈肯能源公司外部董事期间,在该公司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在1990年6月抛售该公司20万股股票之前曾与公司高层有过接触。除此之外,他还与哈肯公司1989年的一起会计丑闻有牵连,哈肯公司对阿洛哈公司出售一案的财务处理掩盖了该公司当年真实亏损情况。经过美国证券委员会(SEC)重新评估,哈肯公司在1989年总亏损达1257万美元,远远高于原先公布的333万美元。因此这起出售案被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足可以与安龙公司会计丑闻相提并论”。
针对出售阿洛哈公司一案,布什在7月初否认自己有违规行为,并解释说,这些数字真实反映了哈肯公司与证交会之间在记账方式方面的分歧。他还指出,SEC当年在完成内幕交易的调查后已经在1992年放弃了这一案件。然而,据美国《达拉斯晨报》报道,SEC当时的结论是:这一行为“决不能被解释成无罪”。
布什现在可能已经发现,自己的记者招待会几乎完全被这些丑闻笼罩。很显然,随着大选日期临近,媒体穷追猛打,有关丑闻很可能会有进一步发展,也许会有让小布什更难以应对的麻烦出现。
股市
1999年道-琼斯工业指数突破万点的时候,托马斯·弗兰克在自己的著作里,称1999年的夏天是企业钟爱的夏天。这就像1967年,当时的社会宣称要把人们从过去的传统中解救出来,两者差别在于选择的药品不是迷幻药而是金钱;革命的精神领袖也不是甲壳虫或者滚石,而是像詹姆斯·格拉斯曼这样预测“道指”未来是在36000点而不会停止在10000多点的人。
然而,现在人们谈论的已经不是“道指”何时突破36000点,而是它将跌至多少点。7月23日,道-琼斯工业指数收盘于7784.58点,创下1998年10月以来新低,纳斯达克指数与标准普尔500指数也下跌至自1997年5月以来的低点。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美国经济走出谷底已经半年,按常理推算,股市应该从谷底回升20%。然而,美国股市恐怕是1929年经济危机以来的第一次,在经济复苏的阶段连续十几周惨重下跌。首要原因是对美国企业的信心问题。
自去年安龙事件曝光后,持续不断有更多的企业丑闻被揭发。美国《首席财务官》杂志8月1日公布的调查显示,过去5年中,美国大公司中1/6的首席财务官们受到来自上司特别是首席执行官(CEO)们的压力,被迫出具虚假财务报告。
《经济学家》则声称,大约1000家美国公司现在已承认先前发布数据失实,正重新评估1997年以来的收益。不实审计数据意味着90年代以来的收益增长有虚假的成分,就像华尔街的股市泡沫一样,还应该继续被挤掉。
美国联储局前任副主席布兰特在7月上旬就已明确指出,美国投资者正陷入1929年经济危机以来最严重的信心危机。目前担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的布兰特说,如果不通过行政命令推动变革,将难以恢复投资大众信心。
可是,布什有这个能力吗?7月30日,布什签署了一项旨在结束“低道德标准和虚假利润时代”的企业改革法案——《财会行业改革法》。这是继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美国政府制定的范围最广、措施最为严厉的公司责任法律。然而,尽管该法相当严厉,在短期内,随着更多的丑闻被揭露,股市仍将继续受到冲击。
其实,布什在经济政策上的能力一直受到怀疑,《经济学家》称其为“不成熟的和生硬的”。不论是加增钢铁进口关税还是加大对于农业的补贴,布什政府的做法都在国际上遭致了强硬的批评;10年巨额减税计划也被人视作讨好富人而不是着眼于刺激经济。
尽管美国经济增速变缓,布什却坚称美国经济仍然健康和稳定
美国经济的宏观面也出现一些问题。美国商业部7月31日公布,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仅为1.1%,低于第一季度的5%;商业部8月1日发表的报告说,7月份制造业几乎停止增长。另一份报告指出,前一周,第一次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数也增加。美国财政部7月19日的报告指出,2002财政年度前9个月(去年10月至今年6月),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为1180亿美元。这与上一财年同期美国政府的1689亿美元的财政盈余形成了鲜明对照。这些数据将再度打击美国股市和人们的投资信心。
显然这成了易受民主党攻击的软肋。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民主党每年一次的领导人委员会政策会议认为,克林顿执政时期美国经济繁荣,联邦政府预算有所盈余,就业率高。而自从布什上台以来,美国经济萎靡不振,股市波动幅度大,因此民主党可以在2004年的总统大选中围绕经济问题做文章。来自康涅狄格州的参议员利伯曼说:“仅仅18个月,布什政府就把我们8年辛辛苦苦建立的财政机制彻底破坏了。”
虽然比不上小布什前任克林顿任期内100多个月的经济增长,老布什前任里根也曾经创造了65个月的经济增长,并以“里根经济学”留名经济学史。这使得“里根离开华盛顿时比他到这里时更受欢迎”。然而,老布什上任后,里根的高赤字后遗症体现,经济增长开始停滞。整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股市始终低迷,这也是老布什最终败给克林顿的重要原因。
支持率
“9·11”之后,布什表现出一个勇敢和坚定的领导者形象,超过媒体对他可能采取措施的猜测,民意支持率在70%以上曾维持了十个多月,并一度高达历史罕见的88%。
现在,经济问题已经开始影响到他的民意支持率。《今日美国》7月25日报道,最近的盖洛普民意测验显示,布什的民众支持率自“9·11”事件以来首次跌至70%以下。调查结果表明,美国民众对布什的支持率从7月初的73%下降到69%。
这份调查还指出,45%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目前的收入状况低于一年前的水平,这一数字比例达到自1992年2月以来最高点。只有32%的美国人表示生活状况比一年前富裕。
具体到连任这个问题上,据全国广播公司报道,专业调查机构ZOGBY的调查显示,只有47%的美国选民称支持布什连任;而那些觉得白宫应该换一位新主人的选民已经达到32%。
除了继续在经济上做努力,要保持自己民意高支持率的另一个方法是: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这一点又让布什父子走到了一条战线上。然而中东的巴以问题的掣肘,以及盟国的支持都将是不易逾越的障碍,这也导致了小布什在时间上的举棋不定。
联想到当年老布什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支持率同样大幅飙升,一年后却跌至50%以下的境遇,一个宿命的结论应该是:即使顺利地开始打击伊拉克并取得胜利,但国内的经济形势如果不能取得进展,布什在选举年的支持率一定会受到削弱,因为选民关注更多的还是自己的生活,他们不可能选一个离自己生活很遥远的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