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梦想那样纵欲的魔术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至余)
谁都会说大卫·科波菲尔是最棒的魔术师,其实,他可能是惟一全世界知名的魔术师,要让你说出第二棒还不太容易,如果你不是一个魔术爱好者的话。在过去20年里,他制作了近20场电视魔术系列表演的专题节目,发行至40多个国家。1995年大卫·科波菲尔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留下掌印,这是星光大道上惟一一双魔术师的手印。比那些明星更多的荣誉是,有四个国家把他的肖像印在邮票上,还被法国政府封为文学艺术骑士,也是获得这个头衔的第一个魔术师。1996年,大卫名为《梦想与梦魇》的大型表演曾打破百老汇票房纪录。他与塔霍的恺撒饭店、花花公子饭店,以及大西洋城卡西诺饭店等地签订了一系列合同,此外还有每年的现场演出,动辄超过500场,票房从来没有低于9成,使他成为有史以来收入最高的魔术师。《福布斯》曾在世界娱乐名人榜上把他排在第6位,名利双收地到了2000年,和斯皮尔伯格一起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世纪传奇”。
他这次深圳、广州、上海及北京的中国之行至少有28场现场演出,也是从南向北的轩然大波地一路过来,所到之处,无不亢奋。可是中国魔术师们不甚服气,他们评价大卫·科波菲尔在中国的表演时有一个一致态度——节目流畅但并不出新,魔术师的魅力盖过魔术本身;就他的魔术本身来说,至少能看懂85%。总之,所有魔术的基本技巧都是差不多一样的,只是在处理方法上不同而已。那就有记者问了,既然技术不是障碍,你们怎么不能把火车变没呢?中国魔术师们反问道:如果不是大卫来了,你们会想得起采访中国魔术吗?那意思是说,大卫的魔术并非单靠个人力量就能实现的,那是商业化运作的一种结果,而中国缺少对魔术的商业支持,甚至根本没有人关心魔术文化。
有人称他是全世界最棒的“魔幻大师”
王志伟是中国魔术师中对大卫有最多研究的,他从1983年到美国读书开始,十几年中看了50多场大卫的现场演出,在他看来,大卫早就修改了魔术的定义。
1974年,大卫·科波菲尔从新泽西州的麦森特高中毕业,进入福特哈姆大学,在他刚开始读大学时,接到芝加哥《魔术人》轻歌剧剧组邀请,请他主演这部新型歌舞魔术剧。大卫中辍了才三个星期的大学生活,开始了《魔术人》的创作。剧中所需全部魔术由他设计是必然的,因为那时候他已经是美国最年轻的知名魔术师。载歌载舞是他的另一项本事,这个本事改变了魔术风格,魔术加歌舞使这部喜剧成了那时候芝加哥历史上连续上演时间最长的音乐剧。
大卫·科波菲尔魔术的真正时尚化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王志伟说,是他对电视的利用。一般魔术师看不起电视演出,因为会有利用镜头切换、掩盖手艺漏洞的嫌疑。但科波菲尔要利用的是电视资金雄厚、观众广泛这种哪儿也替代不了的强势。之所以要在电视节目之外做那么多现场演出,也想证实他的电视演出没有利用镜头做假,和现场完全一样。之所以要自编自导,王志伟说,也是为最大限度地利用电视,如果编排不当或镜头角度不当都可能穿帮。1978年他与哥伦比亚广播电视公司合作,开始拍摄《大卫·科波菲尔的魔术世界》,由他本人自编自导自演。《大卫·科波菲尔的魔术世界》连续3集在CBS获得高收视率,第3集是那一年的年度最受欢迎节目。1978年,CBS将其魔术推广到世界各地。由于他借助电视获得的商业成功,节目更新不仅有了资金的保证,而且有的魔术师有了新方案更愿意卖给他,因为自己演出获得的演出收益不如这样多。
1981年,《大卫·科波菲尔的魔术世界》第4集播出,这也许是一个魔术真正让梦想飞翔的节目——在数百万电视观众面前,科波菲尔不靠摄影伎俩,变走一架7吨重的喷气式飞机轰动美国,并使其在当年成为全美年度最佳表演艺人。1983年在这系列节目第5集中,他变走的自由女神像又被称作“本世纪最伟大的错觉”。1987年,他从防卫森严的美国阿尔卡特拉联邦监狱逃脱,1992年,他创造了经典魔术。“飞翔”,又是历史上第一个不借助绳索和摄像技巧而飞翔的魔术师。他的魔术完全是大规模的商业制作,单就一个“自由女神消失”设计方案花费就是20万美元,以350多万美元进行筹备。
《大卫·科波菲尔的魔术世界》共16个专集,通过这个系列节目,他的魔术超出江湖概念,再也不是马戏团里逗乐的把戏,成了与其他娱乐行业一样的时尚文化。
大卫·科波菲尔给魔术的定义是“让人产生梦想的东西”。生活是脆弱而有压迫力的,梦想却是“纵欲”的翅膀。这个出发点使他对魔术设计桩桩件件落在时尚娱乐轻巧的纵欲欢乐中。也许方法有限,可是他在魔术中讲故事,故事是无限的,小夫妻闹别扭,老年人的孤独,儿童的幼稚幻想,个个难题都像梦想中的一样。借故事施展的魔术如虎添翼,如同好莱坞的科幻大片,魔术不是其演练的主角,是支撑故事的技术。科波菲尔在这些故事的演绎中着力塑造了他这个有情感、有欲望,还有政治理想的魔术师本人。在“自由女神消失”之前,他大谈这个女神所象征的自由之重要,“如果失去自由,人们才更知道它的可贵”。做“飞翔”节目时,也是从他自己的梦想讲起。
1982年大卫设计出一种“魔术计划”,他先到加利福尼亚的丹尼尔福里门医院,医院治疗科和大卫一起研究可用于残疾治疗的各种不同节目。魔术师先把魔术教给治疗专家,由他们去教授患者表演,经过一段时间患者掌握了节目,魔术师再来提高他们的技巧。他解释说,教导残疾人士研习魔术,可助病患者改进灵活度,协调听力、视力感觉、认知技巧,同时分散他们在治疗中的痛苦和厌烦,并鼓舞他们进行持续治疗,激发他们复健的效果。这个计划目前已经在全世界三十多个国家超过1000家医院推广。有一位21岁的女演员,因一次车祸致局部麻痹,经过一年学习“解开绳结”的戏法,目前已经治愈。大卫自认为“这项工作可能成为他最伟大的魔术”。
除了让魔术纵容你内心那些愚蠢而甜丝丝的欲望,看魔术过后一个实在的结果是给自己装一脑子疑难杂问回家。美国的一个大卫迷在自己做的网站上给大卫的著名幻术节目揭秘,也有的人慢放DVD盘,破解一些小魔术。这些疑问可能这辈子也没法解答,这个实在的结果又要归因于魔术本身的趣味。在所有这些魔术中,科波菲尔从来都把魔术师的形象和性情作为焦点,他是这所有故事的主角,是他策动了一场场的梦想,所以他能成为偶像,正好他有那么一双梦游般的眼睛,那么一双神经质的长手。
他可以在时尚娱乐中设计欢乐,可以在魔术中讲故事,但故事是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