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报道:亨利•肖克:在朗讯的日子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张峰)
贝尔实验室是朗讯的创新源泉,是全球最大的通信研发机构和通信技术发源地
青岛朗讯已成为朗讯面向中国及全球市场的重要基地及朗讯全球6大系统集成中心之一
6月14日,亨利•肖克开始了中国之行,一切都显得静悄悄。他对记者说:“我今年67岁了,经历过很多;我领导的朗讯也是这样,虽然仅有8年左右,却已经历了电信市场快速发展的辉煌和互联网泡沫破灭带来的巨大冲击。现在新朗讯已比以前更精简、稳健,专注于实在的东西。”
肖克现任朗讯董事长,在业内拥有40年的经验,目前是美国总统国家日常事务委员会、商业委员会、外国事务委员会、美日双边商务委员会成员,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理事,国家艺术及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哲学会会员。同时担任Agere、Avaya、强生、美国铝、《纽约时报》以及Knoll董事,还是布鲁金斯学院及和平教育基金会名誉理事。
肖克1956年毕业于耶鲁大学获学士学位,1962年获哈佛商业管理硕士学位,同时拥有DePauw、剑桥三一学院和耶鲁名誉学位。他1964年加盟Cummins,1995年从Cummins退休,1996年被提名为朗讯首任董事长兼CEO。
肖克告诉记者:“我的工作现在来讲,最核心的是以我的运营经验协助朗讯新任CEO帕特立夏•鲁索将重新定位后的朗讯调整到最佳状态。”肖克对朗讯有特殊的感情,他回忆说:“1995年,由于市场及公司内部的复杂性,AT&T再次分拆,重新组成三个独立的公司。次年2月,AT&T将分拆的系统和技术部分命名为‘朗讯’,9月,AT&T将拥有的朗讯股份分配给AT&T股东,分拆完成。”肖克的任务是,将朗讯业务重点从面向AT&T制造通信设备转变为面向全球所有电信运营商提供基于贝尔实验室创新的通信解决方案,实现朗讯分拆的根本目标,实现领导权向第二代领导人的转移。
随后的几年,朗讯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1997年,肖克辞去CEO职务,1998年辞去董事长职务。朗讯完成了从肖克的权力转移。
在1999至2001年期间,在传统电信领域占据优势的朗讯以贝尔实验室强大的创新实力为后盾,很快成为推动互联网革命的核心力量。朗讯通过业务整合及超过460亿美元的并购,最终形成以贝尔实验室为研发引擎,以光通信、无线通信、数据通信、语音通信为核心,辅以通信软件、通信半导体和光电子技术、专业网络规划和咨询服务定位。
但朗讯遇到了很大的麻烦,朗讯致力于采用一种方式提高光纤通信网络的容量(IOG),超前于当时的市场需求,而竞争对手北电采用了另一种方式却赢得了市场需求。两家公司都向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和新兴服务供应商发放了大量设备购买信贷,这些企业随着互联网泡沫的消失迅速崩溃,为两家公司留下了大量不良信贷。
2000年9月,朗讯开始第一阶段调整,剥离企业通信部门和微电子部门,组建Avaya和Agere,同时出售了电源系统业务。这一次调整开始实施时,全球市场依然保持强势,但随后市场迅速恶化,2001财年朗讯销售收入出现大幅下降。朗讯董事会决定聘请时任Avaya董事长的肖克重返朗讯董事长兼CEO职位。并帮助朗讯寻找新一阶段的领导人,任务是带领朗讯从低谷走向再次繁荣。
肖克开始改组朗讯,新朗讯将业务重新集中在光通信、移动通信、数据网络等三大领域,致力于将自身变得更加精简、专注,更具活力。朗讯持续保持了在光网络市场、CDMA无线网络、远程接入和数字用户线路接入设备以及服务供应商级管理软件领域的领先。
在截止2001年9月30日结束的财年中,朗讯实现营业收入213亿美元。其中,产品销售收入为168亿美元,服务销售收入为42亿美元,年度运营支出减少20亿美元,同时加强了内部管理,精简了员工。朗讯还通过一系列融资策略和措施改善了现金状况,致力实现制造业务的外包,并储备下了47亿美元资金。
在鲁索接任朗讯CEO后的第一财
季,朗讯的亏损额从一年前的37亿美元下降到4亿美元,毛利润率明显提高,现金流实现由负转正,收益则出现小幅上升。鲁索称继续推行成本缩减,力图今秋实现收支平衡。
肖克对记者说:“鲁索是接替我担任CEO的最佳人选,她此前在朗讯和AT&T工作达20年之久,2001年担任柯达总裁兼首席运营官9个月的经验更进一步强化了其领导才能。她没有经过任何跌跌撞撞就站稳了脚跟。尽管这仅仅是开始,但结果已经相当令人满意。”
亨利·肖克
朗讯的好办法……
三联生活周刊:请问您这次中国之行的目的是什么?您怎么看待现在很多电信公司正在利用中国摆脱危机?
亨利•肖克:我的行期大致有一周,从14日到19日,主要是拜会政府官员、运营商及一些合作伙伴。此外,朗讯承建了山东省规模最大的无线市话网络项目工程,我会去参加签字仪式,合同金额有1.49亿人民币。中国确实是一个活跃的大市场,在全球经济萎缩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持续增长。中国在全球市场及在朗讯全球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也将不断得到加强。
三联生活周刊:朗讯宣布第三季度获利下滑的预期,和继续裁员以降低利润,朗讯会有什么好办法脱离困境?
亨利•肖克:现在是电信业和从业公司的调整期,朗讯一直在进行有计划的调整。无论是亨利•肖克对部分业务的投资,还是出售部分公司、裁员,都属于朗讯全球调整战略的一部分。朗讯计划在2003年转亏为盈,使现金流量出现正值。
我们持续在中国拿到订单,无论是与山东的这笔生意、四川成都高速光网络项目,还是中国联通CDMA网络一期工程数亿美元的单子。自80年代进入中国以来,朗讯已经是中国主要的光网络供应商,而且还在中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ATM网络。我们在去年12月对青岛朗讯追加投资近2亿元人民币,同时宣布每年向青岛投入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研发费用。目前,青岛朗讯已成为朗讯面向中国及全球市场的重要基地及朗讯全球6大系统集成中心之一。2001财政年度,青岛朗讯的销售收入已超过9亿美元。此外还有北京的贝尔实验室基础研究院,这是贝尔实验室在美国本土之外的首个基础科学研究院。这些都是朗讯的好办法。
三联生活周刊:新朗讯对贝尔实验室的定位有没有新的改变?
亨利•肖克:朗讯的创新源于贝尔实验室这一全球最大的通信研发机构和通信技术发源地。自1973年以来,贝尔实验室已产生11位诺贝尔奖得主,平均每个工作日创造四项专利。新朗讯将贝尔实验室与朗讯的策略制定和朗讯的运营机构直接联系起来,并拨出60%的研发费用于产品开发,同时进一步缩短新技术商业化的周期。贝尔实验室于1997年5月分别在北京和上海成立了分支机构。2000年3月,贝尔实验室基础研究院(中国)在北京成立。几年来,贝尔实验室在中国已建立了一支精干的研发队伍,确保了中国研发出的全部成果同时向中国和美国提出专利申请。
三联生活周刊:新朗讯的成效怎样?
亨利•肖克:朗讯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全新的业务模式,可以准确地反映出有线和无线客户的组织形式和购买方式。我们将转向两个主要客户领域的业务:集成网络解决方案和移动解决方案。新朗讯的成绩,拿中国2001年与2000年相比,朗讯在中国的业务增长了50%,运营成本却降低了35%。另外,朗讯在中国累计投资总额已达35亿美元。
(图片均为朗讯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