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视觉先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小于)

惟视觉先0

成龙当年拍摄《红番区》从一幢楼只身跳到另一幢楼上,为了表示镜头难得,并让观众回味成龙超人的胆识和身手,影片不惜打破流畅的时间进程,连放了三四回从各个角度拍下的镜头。汤姆•克鲁斯在实际生活里也许做不到这一点,但在电影里甚至比成龙做得更好。在6月26日首映的《少数派报告》中,他从更高的楼上往下跳,并在半空中和另一个人准确地抱在一起,他还在垂直行驶的未来交通工具上跳来跳去,活像超级玛丽。这是一部让观众在想象力上自叹弗如的电影。《黑客帝国》似乎已经把视觉上的创新走到了极限,至少是在一段时间内。这部影片在拍摄之前,制片方并不是很有信心,他们担心观众会不知道它到底在说些什么—因为他们自己也不懂。结果真的是很多观众至今不知道到底什么是matrix,但这并不妨碍电影的票房收入。视觉上的不可思议是它成功的保证。斯皮尔伯格的《少数派报告》必须超越《黑客帝国》才能赢得票房和喝彩。

2054年的华盛顿,一个歹人刚刚把刀举起来要行凶,一队警察破窗而人,为首一位擒住了歹徒。为首者叫约翰•安德顿,他把自己的热情都投入到如何使更多人避免受到伤害上。约翰•安德顿的扮演者汤姆•克鲁斯,别的海报一般都要挤挤挨挨放两个或者更多个演员头,连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风语者》也不例外,汤姆•克鲁斯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开始就坚决一个人站在海报上,不是以角色的身份,而是一个角儿的派头,没有人比他更有票房号召力。含冤者为自己洗脱嫌疑的电影不胜枚举,斯皮尔伯格的高明之处在于把约翰•安德顿置于一个自我怀疑的困境下:自己主持的系统质疑自己的清白,还要自己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他还要重新反思过去六年来自己所作所为是不是真的有意义。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不仅是这个时代最成功的导演,也是这个时代最勤奋的导演。

惟视觉先1

上图:《少数派报告》剧照  

惟视觉先2

下图:《少数派报告》剧照  

《少数派报告》在视觉上没有到的革命的地步,但却令人为其新鲜而惊异。约翰•安德顿是最先能看见犯罪过程的人,他戴一副食指和拇指能发光的手套,摆出取景的样子,把各个影像拉来推去,查看犯罪场面。而这些影像并不依附于任何有形的显像装置,它们就无所依地漂浮在空间里。这一幕很吸引人,也许将来我们的电视也会是这个样子。约翰•安德顿的逃亡更是一个花样纷呈的过程。将来的警察不用骑摩托车也不用开汽车,他们跟早期电影里的007一样,随身穿一个飞行器一样的装置。安德顿把警察当自己的交通工具摆脱追捕,就跟黄飞鸿把打手当自己的垫脚步行走在油乎乎的地上一样。更吸引美国观众的是斯皮尔伯格将在他的电影里呈现一个什么样的2054年的华盛顿。

在主题涵盖面方面,电影不及文学,但在视觉领域,它的表现仍然是无可比拟,而好莱坞则把其推向极致。《少数派报告》更名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3》也不会有太大破绽,但已成视觉饕餮的观众要的就是新视觉,而不是新故事。这也就是吴宇森的电影有些受冷落的原因。当他开创用手枪互相指着头之后,就有人能让十来个人举枪互指头部,而且他的视觉元素被过于频繁地使用了,却无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