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的海贼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郝利琼 巫昂)

胶州湾的海贼0

为了与海盗行为作斗争,印度尼西亚海军派出专门部队,监视所有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

偷海的动力

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镇海边,有一片凌乱的渔村。一片片建造不久的红砖瓦房围起来的大院子里,堆着船、渔具、秸杆。高大的看家犬在院子里汪汪地叫。院落正面就是海,涨潮时候,海水离大门不会超过30米。海的东北就是威海的小石岛。正午时候,渔村很安静。而就在十多天前的6月3日,在这红砖院墙里,威海警方发现了一群职业海贼。

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17人,缴获松花江牌面包车两辆,美国产水星牌75马力摩托艇两艘,手机4部,韩国产潜水工具、氧气罐,还有偷捞的海参等物品。偷海人偷捕的对象,就是像毕和礼这样的养殖场主和一些集体养殖场。

毕和礼是威海市高新区毕家疃村一家规模不小的养殖场主,像他这样规模的,在当地还有两家。毕家承包了150亩左右的海域用于海珍品养殖,主要养殖鲍鱼和海参,为此要给政府上交20万元的租金。海参养殖前期投入很大,一棵小海参苗要花2元钱。当地人估计,毕老板一家的投入大约在几十万、上百万元左右。海参苗投放以后,大约有80%左右的成活率。而养殖海参的收益,烟台海洋与渔业局总工徐保义告诉记者:“一亩大约在1万元左右。”

于是偷海的人自有动力。据目前市价,湿海参依大小不同一斤可卖到50~70元,干参则可卖到1200多元一斤。国内各大宾馆、饭店对海参的需求量很大。在亚洲,海参的缺口多达3000吨。因此,威海海参的销路非常好,销赃也很容易。

职业化

张老板在烟台市幸福办事处大疃村,算得上是一个很神秘的人。传说他一个人就拥有好几辆豪华轿车,包括凯迪拉克。据涝台派出所范所长介绍,张的父亲家开了家造船厂,他自己还有一个养殖场,但这些都没有他在“偷海”上的“投资”成功。

这次被抓获的海贼,其幕后操纵人就是张老板,目前他仍在逃。他们从1998年聚集在一起后,在烟台海域大量盗捕海参,使许多岛上的海参资源遭受灭顶之灾。烟台市沿海海参资源日渐枯竭后,他们选择地处牟平和威海交界处,从2001年底到今天,短短几个月,他们作案至少50多起。据被抓的海贼交代,只要天气好,他们几乎天天晚上都偷海,每晚收获都在几十斤到上百斤之间。经初步估计,半年间他们偷走的海参价值达数百万元。

大疃村是一个沿海大村,三面环海,丘陵起伏,地形复杂,只有一条路通往村里。在这次已抓捕的17人中,11个都是该村无业游民。据说在这个村里,像张老板这样的职业海上盗窃团伙并非一家两家,从事海盗的人也远不止一二十个。

据威海市边防支队提供的材料介绍,张氏海上盗窃集团的形成,要追溯到1998年。当时,张老板投资20万元左右,其摩托艇是美国水星牌的发动机,经过自己改装,用起来灵活,迅速。他们75马力的艇,比边防支队150马力的摩托艇跑得还要快。他们的潜水设备,潜水衣、水镜等全是韩国进口,跟当地一般人用的国产货不能比。

为使盗窃活动更严密,张老板将这二十几人,以分工作业的不同分成海上偷捕、望风接应、组织运送、购买销赃等四个小组。各人按照分工得到不同的报酬。一般说,张老板独得4成,船长1成,潜水员2成,销赃的得1成,其余的分给提供场地的、望风的等等。

在偷海之前,他们通常派出人到某一海域观察好几天,慢慢地和一些立场不坚的看海人员打上交道并收买他们。养殖场主给看海人员开的工资是1000元,他们为收买看海人,往往开出5000到10000元的高薪。

“猛子”的工作

“不瞒你说,十年前我就是干这一行的。”胡令海(化名)坐在记者面前,毫不掩饰地说。体魄健壮的胡已快50岁了。

在胶东半岛,由于海上捕捞和养殖产业都需要水下作业,不少养殖业主本身就会潜水,许多家庭都拥有潜水设备,如氧气瓶、脚蹼等设备等等。但人手总还是不够,于是当地出现了一种叫“猛子”的职业。他们一般都是一些身强体壮的年轻男性。要成为一个好的“猛子”,在缺乏国家专业培训条件下,一般需要几年实践才能完全成熟。

在威海烟台一带,出现了不少这样的人:他们身怀“绝技”,常年挂着一身潜水衣,在蓬莱、烟台、威海、长岛、莱州一带闯荡。作为一个“猛子”,只要你技术好,干活卖力,身价就高,随处都有雇佣你的老板。

胡令海就是其中一个。从1985年到1992年近10年的走海生涯中,胡令海被无数老板雇佣过,偷海参,偷鲍鱼,反正海上值钱的东西都偷。

据胡介绍,他服务过的那些老板“多是当地的地痞流氓,带黑社会性质的,他们背后都有当官的充当保护伞”。这样的老板都有钱,他们出钱弄一两条船,搞点设备,然后就招一帮人干起偷海的营生。这样的组织一般都有两条或以上的船,每条船上有5人左右,一个开船的“船长”;2个潜水员,潜水员都是流动的;2个管后勤的,包括拔罐(氧气罐)的、放线(连接氧气瓶和氧气罐的管子)的。他们一般都选择在晚上作业,老板不出面,由他们把东西拿回来,老板按量估价,然后按各人在组织中的作用不同分成。一般老板分6成,潜水员分3成,管后勤的分1成。

在80年代中期,像胡这样的潜水员靠这个营生一年能挣2~3万元,而那时一个普通职工的年工资有5000多元已经很不错了。当然,这个数字到今天已翻到5~6万元。因此,胡令海成为当时很富裕的一群人中的一个。

胡令海说。由于是偷海,时间非常紧张,潜水员一下海就工作2~4小时,心理压力大,工作强度非常大。胡令海坦言,他们这样的人都是提着命在干。他常常深潜到15米以下的水里作业,而在那种深度作业的潜水员,于潜水完毕后,因减压不当造成残留在关节或身体组织中的惰性气体(如氮气N2或氦气He),无法随血液循环送出体外而形成气泡,造成身体的不适应或急性障碍。这就是潜水员的常见病——“减压病”。胡令海还遇到过氧气罐突然爆裂的情况,那种时候,如果不是依靠丰富的经验和过人的毅力,胡或许活不到今天。

而胡令海“金盆洗手”,是缘于他找到了更新的谋生方式。从1993年起,他干起了水上养殖,成为烟台湾众多海上养殖老板中的一个。而且由于他聪明能干,极有市场头脑,他的养殖收入总要比别人高二三倍,这种生意比起偷海来,正当,而且收入要多得多。

国际海盗“幽灵重现”背景下的北中国海“海贼”

记者 巫昂

2001年12月7日,新西兰帆船名将彼得·布莱克,在亚马逊河探险时被海盗杀害,提醒世人,海盗的力量并未消失。更为可怕的是,现代海盗不再横行加勒比海,而是以亚洲海域为主,据国际海事局发布的2001年年度报告,全世界约3/4的劫船事件都发生在亚洲公海,尤其是印度尼西亚附近的马六甲海峡。去年共发生了469宗劫船事件,比1990年增长了5倍,并导致72名船员被杀害,而1999年只有3人。海盗和其他海事欺骗每年造成数千亿美元的损失。

《华盛顿邮报》分析认为:“多数海盗事件发生在亚洲的原因,是因为该地区经济和政治动乱而造成海上无政府状态。其中分布广泛的印度尼西亚群岛、贫穷的孟加拉国海岸和通行繁忙的马六甲海峡是海盗的老窝。”

中国国家海事局是国际海事局的成员组织,它与公安部边防局和海军的相关机构,每年都参加联合国组织的海上安全会议。来自海事局的一位官员对本刊记者强调,不应该把在胶州湾抓获的这群海上偷窃者,称为“海盗”。他认为,比照国际惯例,他们的形态还远远没有到达海盗的程度。在某种程度上,这反映了政府对本土生长的海上犯罪,在命名上依然相当谨慎。相对正在积极抬头的国际海盗问题,目前国内能对此发言的人屈指可数,我们能够寻找到的相关资料,仍旧迟钝地停留在19世纪及更早以前。

但在国际海事局在2001年海盗多发区域版图中,却残酷地标明南中国海已经为重灾区之一,而如果仅以海域安全与否为指标,北中国海也已经没有想象中祥和,胶州湾海贼即为明证。

(感谢威海市边防支队以及涝台边防派出所提供采访支持,再次致谢!)

上一篇: 比富人更富?
下一篇: 人蝗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