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制造:一只好猪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菲必)

香港制造:一只好猪0

香港制造:一只好猪1

愚蠢是提升生命的一种力量

蜘蛛夏洛特在它的网上织出“一只好猪”拯救了小猪威尔伯的生命,牧师对信徒说:“人们必须时时准备惊奇的发生。”惊奇的确时时发生,在日本,宫崎峻的《千与千寻》历史性地击败了《泰坦尼克》创下的票房;而在香港地区,《麦兜故事》击败了《千与千寻》。一部低成本小制作原本计划在数个小影院上演的卡通电影,仅上映10天,票房就超过了1000万港币,成为今年香港最热的本土电影。

多年前,谢立文和麦加碧夫妇共同创作了富有香港特色的麦唛漫画系列,主角是两只性格迥异的小猪麦唛和麦兜,搞笑、诗意与市井气息并存,谢立文的文字曾经触及许多人心底,麦家碧画出的卡通猪让许多香港人颇为着迷。近年来麦唛的漫画作品减少,但周边产品却不断推出。尽管有人说麦唛已死,然而经过多年等待,《麦兜故事》终于出现了。

面档、许留山茶餐厅、蛋挞、深水、张保仔洞、大屿山、天桥、长洲、天星码头,挤迫的旺角,大旺嘴的破烂街景,日常琐碎,无可奈何。

小猪麦兜既晕且“死蠢”,就读春田花花幼稚园,校长满嘴狂喷潮州话。“垃圾”与“蜡鸭”纠缠不清,老师Miss Chan习惯性上课失魂,她的志愿是做下一个王菲。妈妈麦太是单亲妈妈,身兼数职高唱多劳多得,笃信人肥、人穷就更加要努力。麦兜在经济窘迫的环境里拖泥带水地成长:想要电脑麦太以电蚊香代替,想去马尔代夫麦太带他上了太平山顶,一只特制的圣诞火鸡可以回味半年。

等麦兜念完书出来工作,又碰上香港经济委靡不振,和众多香港草根阶层一样,麦兜成了负资产者。尽管交代得非常仓促,但也足以相对唏嘘。麦兜变成负资产人士的故事,切中香港草根阶层命脉。在经济委靡的时候,负资产成为香港经济社会中一个常用词,草根阶层往往最没有承受经济波动的能力,他们多数就是负资产者。《麦兜故事》的票房就在于这点好处:香港人看得贴心贴肺的。

一个声称不喜欢《麦兜故事》的北京人说:“我不喜欢《麦兜故事》的一个地方正因为它打动了我,在结尾时说看着妈妈从烟囱里化作一缕青烟飞走,我当时心里紧了一下,很难受。前边那个淡淡的若即若离的猪妈妈忽然浓得也如那缕青烟,现实中我看那缕青烟飘走已经看了两次,每次都走了一个对我来说无可替代的人。人都是要死的,谁都知道,可有些人的死是不应该提到的,这是我的禁忌也是对母亲的敬意。”

或许把《麦兜故事》看作一个非专业人士的制作更好,他们放弃了编导的技巧,把自己尝试着还原到春田花花幼稚园的时光,过早进入商业的人们反而更早地要去寻找出世与入世的平衡。

香港制造:一只好猪2

麦加碧:我不是国际化的香港人

三联生活周刊:麦兜是怎么开始的?

麦加碧:并不是很有计划地开始,读书时候就一直替许多出版社画插图。1988年7月,那时候香港《明报周刊》有一本给小朋友看的《小明周》,编辑说不如你们给我一点故事画插图,我从那时就开始画麦兜。

三联生活周刊:麦兜故事极具香港特色。

麦加碧:没办法不是香港特色,我和谢立文都是香港人——我们是很自闭的香港人,不是国际化的香港人。我在很小的区域里生活,就在湾仔这边,几乎不过海,每天上班下班,和朋友吃饭,看书看电影。我和世界的接触就是有点小旅行,去去东南亚,以及内地和台湾。

在《黄巴士》杂志上的麦兜漫画,别人看了都会觉得:怎么这么“香港”啊?!因为我们关心的就是香港人都关心的那些,整套思想都是香港式的。麦太一出场其实是一个卖胃药的广告,就是一班保险从业人员手里拿着公事包在天台大声喊叫这个口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多劳多得!其实是抄胃药广告的。香港人看多了这个广告,所以很有共鸣。

三联生活周刊:很多人喜欢“死蠢死蠢”的麦兜,实在是因为麦兜身上有自己太多的影子。

麦加碧:“死蠢”其实是说我自己。我是很蠢的,因为太知道自己蠢,所以很努力。愚蠢其实是提升生活的一种力量,如果自己很聪明很精明,别人都很看得起的话,我就不用很努力了。香港竞争很激烈,压力很大,如果不聪明也需要你装得很聪明。这个社会很势利,小朋友如果只有一点蠢,就足够被别人看不起了。你看小朋友在一起玩,总会有一个肥仔是被人欺负的。如果你觉得麦兜可爱,这种感情能够延伸到一个所谓麦兜性格的朋友身上,麦兜的使命就完成了。

三联生活周刊:麦太努力奋斗,但没有机会,她始终生活在香港的社会底层,她是否是香港的一个代表?

麦加碧:香港的特色,就是我们都已经习惯了长久以来社会始终不是特别稳定,香港政府并不能真的把人民照顾得很好,退了休没有人会很好地照顾你。香港人习惯了要快速适应转变中的社会,变化很大,我们都很实际直接。香港也有温柔的一面,在故事里,你能看到样样都有一点。麦太是典型的香港爱子女方法:望子成龙,很敏感紧张。我其实没有特别交代麦兜的爸爸——香港有很多单亲家庭,麦太要担负起养家教子的责任,很努力地希望儿子成材。但是麦兜看样子又不太有成材的希望——所以麦太的压力更大了。麦太的紧张是被夸张了一点,但是在香港,自己不照顾自己,没有人打算照顾你。香港人需要去伸展自己,像麦太身兼数职那样,其实都是这样的情形。她去学人搞网站,其实她什么都不懂的,煮出来的菜式也很搞笑。其实有很多东西都很荒谬。麦太是向外伸展,她还没到要朝内地奔跑找份工作的地步,但是她需要照顾好一个年幼的儿子。

三联生活周刊:能不能说说配音?

麦加碧:配音没有特别挑选,我们直接想到的:麦太肯定就是吴君如。黄秋生不是潮州人,他说的是假潮州话。但他在配音间里一说,我们都觉得好好笑。事实上麦太比较老一点,吴君如的年龄比较年轻一点,但她的声音既可以很凶,也可以很温柔地哄你,她的声音里有一点力量,同时有压力的焦虑。

三联生活周刊:你自己怎么评价《麦兜故事》?

麦加碧:我并不是很满意这部电影。给我一次机会,我会拍得更好。我觉得画面不够漂亮,但我们人手很少,迪斯尼是上百人一年拍一部动画,我们10个人一年拍一部卡通电影出来,很吃力。结尾部分是实景拍摄真人版麦兜,捉了一个公司同事到海滩,叫他游泳。很搞笑的,租的器材和请专业人士我们只能够负担一天,我们希望那天有蓝天白云显示一个乐观的未来,但天气很差,变得结局似乎有些灰暗,没什么出路似的。

香港制造:一只好猪3

麦加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