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当铺的新旧与大小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郝丽琼)
位于上海卢湾区的斜土路是一条不大的马路,5月18日成立的东方典当行坐落在这里,显得气势不凡。它之所以选址于此,是因为这里毗邻兴建中的卢浦大桥,这里还将是未来世博会的举办地,未来的商圈将在这里崛起。
东方典当行注册资金5000万元、营业面积1800平方米,在上海当铺里是个巨无霸。上海目前共有12家典当行,总注册资金8500万元,经营场地1373平方米,从业人员156人。分布于上海的黄浦、虹口、长宁、徐汇、浦东等区。典当行由于受1996年人民银行出台的政策的限制,招股对象仅限于所在地的中小企业和个人,不可向大企业募股,不能向银行贷款。所以,典当行无法“长大”。
从这个意义上,东方典当行是个突破。它的股东除了14个自然人外,还有5家资源雄厚的大企业: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上海房屋置换有限公司、上海物质集团总公司、上海商业展览办公室、江南村酒家。上海国拍是国内最大的拍卖企业,资产13亿,拥有典当行业的诸多人力资源;上房置换则稳坐全国二手房买卖的头把交椅,房产政策熟悉,市场的把握能力强,操作经验丰富;上海物质集团是生产资料流通领域里面的大户,对物流行业相当熟悉,“并不是有钱就能来投资,我们对投资商的挑选很严格,我们很注重他们的从业背景。”东方典当行的总经理徐勉之在接受采访时说。
倪思文是上海著名的老字号亨得利钟表店的高级技师,东方典当行挖他来开设了“倪思文工作室”,专门鉴别名表。虽然东方行只成立了短短十多天,但“倪思文”已具备了明显的品牌效应。据东方行估计,来这里当名钟名表,当值要比其他店多20%。除了倪思文外,东方的副总王福明原是金丰易居上房置换的副总,是房屋买卖的行家里手;机动车典当部的方先生原是上海最大的安亭二手车交易市场的估价师;民品部的吴先生也是全国高级宝石检验员,拥有这个称号在上海没几个人。吴还刚刚获得了香港珠宝学院颁发的钻石和翡翠文凭,像他这样的“老法师”,只需要30秒就可判断出黄金的成色、新旧和估价。
目前,上海典当行80%以上的收入还是来源于老三样——黄金首饰、钟表、古董等传统业务。以上海恒源行为例,其经营的黄金珠宝业务占全部业务的90%以上,其他行也多在60%左右。传统业务客源稳定,变现能力强,风险相对小,做起来稳妥,有把握。
但东方典当行特殊的资方背景给他带来了新的业务:从个人住房、商业用房到机动车、批量钢材、水泥、铜铝材、还有珠宝首饰、家电、照相机等等“我们要不断寻求未开发的市场和新的需求。我们有了技术及人员的优势,才敢于承揽房产、名车等大宗活计。”徐勉之对记者说。房子的相对价值高,一旦典当成功,利润也很高。但据徐勉之介绍,一笔房地产业务要花费10天(银行做一笔房产质押业务更要耗时l到2个月),经过几十道程序,每一道环节都有风险,把握不慎,就会酿成大错。
上海市商委张黎明在东方典当网开通仪式上透露,2001年,上海市典当行受理了28万次典当,典当金额达到了7.4亿元人民币,共赢得4000多万元的利润。关于利润,恒通典当行的总经理马丁说,应该是营业收入4000多万,毛利只有2000多万。而典当行的利润率也有30%左右。一件物品进典当行,估价师会按其新旧及现行市价评估其价值,再按评估价值的50%—90%折算成典当金额。典当行每月向当户收取5%的利息加服务费,即每1000元当金收取50元的费用。
“现在是有钱人上典当行。”徐勉之对记者说。目前来东方典当行的,50%是民营企业,50%左右是市民。“这些人不是没钱,他们的钱在银行、股市、流通物质里,只是一时周转不开,于是进典当行了。”这些人中,有女儿要出国留学,家里一时凑不齐二三十万保证金的;有炒股遇上了好时机要一口吃进,或急需用钱补仓的;有想出国旅游又不想动定期存款的。这正应了上海恒通典当行的门口写着的广告语:“有赚钱机会的人上典当行,头脑灵活的人上典当行,会理财的人上典当行,有资产的人上典当行。”
典当行越来越“大”了。不过在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人碍于面子,不愿进典当行。典当行的工作人员在送客时,从不会说“欢迎再来”,这是触霉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