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一位医生和他的处方背面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小于)

韦尔乔在自己脑子里营造出另一个世界,他在这个封闭的世界里优游,然后把梦境的记录称为梦游,所以他的书叫《梦游手记》

不少人一直以为韦尔乔是个外国人,因为他的名字,和他经常在画作上写些拉丁文。更因为他的画风对一般读者来说是陌生的。第一次看见他的名字,是在周国平的《妞妞》里:一个洋娃娃样的小姑娘,天真但寂寞。那是在插图里很少见到的巨大的寂寞。跟周国平的文章配极了。

三联书店最近出版了韦尔乔的作品集《梦游手记》,副标题是“尔乔:一个医生的画与话”。这位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医院里工作的医生出席了为他举办的座谈会。他不像医生,脸黑黑的,头发及肩,非常结实的样子,话不多,只是听着。座谈会附带一个小小的画展,他的作品都不大,因为医院里使用的处方本身就很小(他还有些更小的作品,大小如同火柴盒,他自己称为“藏书票”)。有画的一面是个想象的世界,许多没有脸的小人,寥寥几笔勾勒出来,各个都若有所思的样子,让人想起前辈大家丰子恺。没画的一面是个多思,但“落落寡合”的医生的写照。研讨会上有人建议韦尔乔就保持业余状态,这样就可以保持住他的心态。建议的人是好心,显然担心过于纯粹地去画画会失去一些东西。

医生的职业的确给韦尔乔的画带来与众不同的气质,比平常人更多地接触生和死的问题,使得他的作品有一种大的意境,直指人心最深处,尤其是无法开解的寂寞。尤其韦尔乔自己也承认是个耽于想象的人,这样的人往往都与寂寞的距离近。在《梦游手记》的后记《一个医生的生命余地》里,作者高岩写到:“有人说,尔乔的画‘一出手就有自己的母题’,而不少人画了一辈子也没能找到。如果说,他的‘大画’大致不离梦魇般的阴暗与压抑、死亡的探讨、对性的关注、某些宗教的影子以及温馨的怀旧与感伤,那么‘藏书票’则是这类母题的纯净化,犹如钢琴小品之于交响乐。”

韦尔乔的知识结构很明显地影响到他的画。座谈会上有人说韦尔乔精通英语和拉丁语,书里还附了一张他的照片,手边摆了一摞书,其中有一本《圣经故事》。所以,除了穿中式大褂的人外,韦尔乔还画了很多带西方文化符号的小画,比如十字架、教堂等等。说韦尔乔是个业余画家,除了他不是职业画家外,还因为他没有受过任何绘画上的专业训练。为此,他很感谢他那上美术学院的哥哥,他的哥哥说:“行,就这样画。”所以,韦尔乔没有临摹过外物,一开始就临摹自己的感受。

阅读:一位医生和他的处方背面0

韦尔乔的画应该不是新品种,在国外有很多这样的作品。更让人感兴趣的是他这个人。一个年轻的医生,在一个不大的医院里,晚上独自值夜班,周围都是生病的人。这样的环境里,他不停地想象,不停地画。这是一种完全的自我沉醉。

阅读:一位医生和他的处方背面1

阅读:一位医生和他的处方背面2

阅读:一位医生和他的处方背面3

阅读:一位医生和他的处方背面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