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憨豆先生的比萨饼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菲必)
咪咪牌酒杯醒目的广告语,“一切从分享开始!”清楚地表明其设计态度:酒杯可以跟朋友分事,不过记得要挑属于自己的那一个奶嘴
深水洗衣炸弹,该炸弹一旦放入水中,在一阵化学反应之后将自行引爆,洗涤剂随即喷薄而出
做成手机模样的开胃小点心
在电影《王牌任务》里,马丁·劳伦斯扮演了一个昔日小偷,出狱之后他发现以往藏匿着赃物的地方竟然建起了一座警局大楼。为找回赃物钻石,劳伦斯绞尽脑汁企图摸进警楼大厦,包括笨拙地伪装成一个送比萨饼外卖的家伙,神经兮兮地踩着舞步晃进警局大门。
劳伦斯的比萨饼盒是障警察的耳目,绰号“憨豆先生”的英国设计师克里斯·梵多设计的魔鬼版比萨饼则是蒙小偷的眼睛,他设计的笔记本电脑外套看起来就是一个中号的比萨饼盒子。这个特殊的比萨饼出现在一个魔鬼版日常产品的设计展览上,展出的设计尽是一些新超现实的日常用品。著名的伦敦圣马丁学院和伦敦警察局一起举办了这个名为“别诱惑我”的展览,伦敦警察局的负责人说,人们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对付犯罪,其中一个就是用这样有点耍乌龙的伪装。小偷总是让我们成为他们欲望的牺牲品,但是这个展览的设计产品,即使是最没有野心的小偷也会失去欲念——比如烘培出来的黑巧克力手机。
旧金山一家名为“裂变”的设计所的设计师也为魔鬼版的日常用品推波助澜。该公司的作品包括咪咪牌酒杯,看起来像是乳房的容器上有四个奶嘴式的出口,可独自啜饮也可邀请朋友共用一个酒杯。该产品有个醒目的广告标语:“一切从分享开始”,充分表明了设计者的态度:这是个治疗社交孤独症的产品。半圆的旋转牙签,充分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被包裹成教堂尖顶模样的快餐盒子——西方文化中的领圣餐仪式以不无贫乏的快餐形式显现。优雅和古怪在这餐桌上并存——这种新超现实设计是轻度的温和嘲讽,而不是再是昔日被类似BBQ的烤肉叉子困扰的日用品文化了。
在波士顿的罗利塞尔设计公司则为憨豆设计精神加上一个重磅注释,埃瑞克·约翰逊给孩子们设计了一个酷毙了的教室,一个类似教堂的教室,每个孩子在特殊设计的座位和间隔板里酝酿出一股告解的欲望,还有比在教堂里更神圣的上课气氛吗?按照这个公司的负责人史帝夫所说的,罗利塞尔的设计实验经常有效地带来反用户至上主义和主流文化的信息,扰乱快活型消费。
当然,这些魔鬼版日用产品还是产品设计方面的新事物。所有产品还是虚构类的。梵多说,对每一列在架子上的产品而言,这些中的至少一半还仅仅是设计,距离虚幻类产品的兴旺发达距离尚为遥远。甚至在设计的大本营里,它们也仅是那些著名的设计学校里学生的个人作品,作为真正设计产品的预期副本。
如果单纯是玩笑性产品,在流行文化中一直有它们的出场。出名的日本设计师Kerji Kawakami最近的作品包括面条冷却器(一个挂在筷子上的极微型风扇)。此类设计作品本质上多少带着欺骗意味:他们吸引顾客们解决的问题微不足道。
憨豆式的设计焦点在避免现实中的种种限制。例如消费者总是能理解并且渴求能大量生产的产品。按照这个标准,憨豆式产品设计的制造品有似是而非然而确实可消费的特点,这些都已跨越了质量的界限。梵多将魔鬼版设计产品的实用倾向模糊掉,而是把它作为一个培养创造的方式。他坚持其主要目标是鼓励设计师和消费者的观念转变。
憨豆先生的作品是有实际作用的虚构产品,而按照伦敦皇家学院的设计教授多尼·史密夫观点,这和实验文化一样糟糕,这些有反叛性的产品的设计中至少一半在通过市场的检验方面并不成功,这就验证了他的观点。设计终究是理性的。
然而这些设计师的每一个魔鬼版作品都是对多尼的观点的反诘:为什么不?为什么我们不能彼此分享一个乐于交际的有四个奶嘴的喝酒杯子?为什么要嘲笑装在比萨饼盒子里的电脑?在10米高跳台上逡巡不已,最终紧张至痉挛瘫软在跳台上:还是没有跳下去。这是憨豆先生的典型肢体语言。对于憨豆式设计,在这些似乎肤浅的产品表面之下隐藏的,或许是一个对我们这个数码时代的疑问:在如今的设计领域里,究竟什么才是有价值的和美的?
西方文化中的领圣餐仪式以贫乏的快餐形式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