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的奥秘

作者:鲁伊

(文 / 鲁伊)

怪物的奥秘0

动画片《怪物公司》(路透/Reuters)

尽管在3月25日揭晓的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的角逐中,迪斯尼出品的《怪物公司》(Monsters,Inc.)败在了梦工厂的《怪物史莱克》(Shrek)之下,许多专业人士却都一致认为,如果单从计算机动画技术层面上来讲,前者显然要比后者高出一筹。而《关于鸟》(For the Birds)最终获得最佳动画短片奖,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这种说法。在这两部动画片之后为其提供动画制作的,都是位于加利福尼亚的著名计算机动画设计公司——Pixar动画工作室。

对大多数人来说,Pixar可能不是一个十分熟悉的名字,但是提起来他们制作的动画片,《玩具总动员1》、《玩具总动员2》和《虫虫危机》,却早已经家喻户晓。此外,在1986年合作创办Pixar、目前担任该工作室董事长和CEO的史蒂夫·乔布斯又以其神奇的“苹果神话”为这家公司增添了一抹传奇色彩。正是借助了在Pixar中获得的成功,乔布斯才得以二入苹果公司,东山再起。而通过与苹果公司和迪斯尼的强强联手,再辅之以强大的技术力量和天才的创造性,Pixar在业界的地位也达到了几乎无人可比的程度。这种技术力量的强势,自然而然体现在它所出品的电影——《怪物公司》中。

如今,计算机特技已经如此普遍,从《角斗士》中的千军万马,到《卧虎藏龙》里隐去的钢丝,动画和计算机图形已经成为电影中最常被运用的手段,展现自己几乎是无所不能的魔力。然而,对专业的动画设计师来说,仍然有一些看上去最司空见惯的东西在制作中让他们沮丧万分。这些“令人头痛的鬼东西”包括毛发、皮肤、织物的纤维、泡沫和水流等等。Pixar的资深计算机专家东尼·德洛斯(Tony DeRose)就曾抱怨过,没有人能够“做出一张令人信服的切开的法式面包棍的图片”。

不过,在2001年11月2日公映的《怪物公司》中,不同之处已经展现出来。与《玩具总动员》中的巴斯光年和《虫虫危机》中的大小昆虫不同,新片中的明星——8英尺高的大怪物苏利(Sulley)和顽皮爱笑的小姑娘布(Boo)——不再以光溜溜亮闪闪硬头硬脑的造型出现。苏利身上的200万根毛发和布在全剧大部分时间中穿的红色大睡袍,随着角色的运动和天气变化而展现出相应的起伏变化,这在动画片制作中是一种里程碑式的进步。

柔软而带有绒毛的材料向来是最难用计算机真实反映的东西,每一根毛发的运动都有细微的差别,而光线的折射也因此不同。要体会这一点,只要观察一下随便身边的某只猫或狗就可以了。骨骼和肌肉的运动产生皮肤上的皱褶和毛发的飘动,以及那种瞬息万变的毛发的光泽,如果要转化为计算机代码,其困难程度可以想象。用人力为每一根毛发生成动画极其昂贵,这也是以往的动画片迫不得已采用光滑表面的固体造型的原因。

怪物的奥秘1

但是,Pixar的研究人员们通过将物理学的某些定律应用到动画制作软件中的办法,使毛发运动的动画化得以自动完成。这个软件名为Fizt,是物理工具(physics tool)的缩写。在《怪物公司》中虚拟的怪物城(Monstropolis)中,Fizt犹如万能之神,了解一切规则,并自如运用规则。Pixar的资深动画专家大卫·巴拉夫指出:“Fizt能够了解重力,了解风力,它知道什么时候物体之间会发生碰撞。”使用了Fizt,以前难以解决的为毛发生成动画的问题迎刃而解。

在现实工作流程中,动画设计师先绘出所有角色的裸体造型,然后将动画脚本转到计算机模拟工作小组中。在那里,工作人员为角色穿上“数字化”的皮毛或衣服,然后让Fizt来施展神通。通过复杂的计算,依据场景、角色动作和天气的变幻确定毛发的运动方向和光影明暗。为了完成最终出品的电影中一秒钟的动画场景虚拟凌乱效果,大约要花上近17分钟的计算机运算时间。然而,同传统的手工添加相比,这已经大大节约了时间和劳动力。此外,Fizt还能够帮助生成那些虚无飘渺的景象,比如蒸汽和云彩。在《怪物公司》中,Fizt所添加的精妙的光影效果和复杂的运动再现,让场面变得更加柔和逼真,更富于有机的质感。在苏利遭遇暴风雪的那一幕中,雪花粘在蓝色的长毛上随风飘动,情景仿佛就是从一段自然纪录片中截取的片断,简直无法让人相信这只不过是一个卡通图像。

怪物的奥秘2

在日本的新闻发布会(路透/Reuters)

不过,尽管应用程序可以减少劳动力,但如果考虑不周的话,也会闹出笑话。电影剧本中有一段情节,小布在几秒钟之内整个人长高了1/10,然后去够门上的把手。制作人员在前期制作中忘了考虑到她身上的睡袍是个独立的个体,也应当随之长大,结果就出现了这样的场景:当小布长大的时候,她的身体居然从衣服中探头探脑地涨了出来。这时候,动画小组才意识到,尽管从物理学角度上看,衣服长大是不合情理的,但为了故事的需要,并使观众感觉到镜头的首尾衔接,工作人员乐于小小地违背一下物理学原理。毕竟,哪一个观众会真正关心某些安排会让牛顿这样的物理学家不高兴呢?在电影中,工作人员还运用了许多观众可能根本不会察觉到的视觉上的小花招来修正物理定律。“我们运用所知道的物理学知识,并且将其扩展延伸,从而使他们在我们虚构的世界中发挥好的作用。”巴拉夫如是说。

Pixar的工作人员也尝试运用Fizt程序的原理制造出某些从前必须手工生成的效果,如波浪、泡沫和人的皮肤,但并不是很成功。在这一方面,动画设计师们遇到了科学家都难以回答清楚的某些问题。英国伯恩茅斯大学国家计算机动画中心的负责人彼得·考门尼诺斯说:“为《完美风暴》制作特技效果的人们发现,物理学家根本就不知道泡沫在波浪上是如何运动的。”但在Pixar即将推出讲述一条鱼的冒险经历的动画片新作《寻找尼莫》(Finding Nemo)中,这又是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Pixar如何克服物理上的难题做出进一步的突破,让小鱼尼莫置身于其中的大海逼真地在动画中再现,将要等到明年才会一见分晓。

Pixar动画片的诞生

1.寻找好的选题并拼凑成一个好的故事。

怪物的奥秘3

2.写出简要说明故事情节的短篇方案,同时考虑到实现的可能性。

怪物的奥秘4

3.绘制情节串联图,勾画出人物的大致形象及简要对白。

4.开始配音工作。

怪物的奥秘5

5.编辑人员开始制作磁带。

怪物的奥秘6

6.艺术部门开始制作图片脚本,设计人物形象、道具摆设、外观颜色和色彩基调。

怪物的奥秘7

7.使用模块包生成三维的人物形象,出现最关键的技术环节。

怪物的奥秘8

8.添设家具摆设和服装。

9.使用虚拟的摄像机拍摄模块化角色的行动和周围场景。

怪物的奥秘9

10.将“拍摄”的场景动画化。

怪物的奥秘10

11.为家具和人物添加阴影。

12.使用“数字式光”为场景提供照明。

13.将各种要素合成为电影中的一帧。

怪物的奥秘11

上一篇: 仲华在拍摄中
下一篇: 《西方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