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穷人的报复
作者:邢海洋(文 / 邢海洋)
无论如何,破产总令人痛心。但最近的一桩金融案,虽然影响远不如能源电讯零散业的重磅炸弹,却多少让人拍手称快。原因很简单,这家信用卡公司,做的是放高利贷的生意,而且专门放债给穷人,逼得穷人倾家荡产。现在它自己也被拖下水,濒临倒闭,按阶级斗争的哲学,这就算得上是贫苦百姓翻身造反,革了吃人的食利阶级的命。
Providian是一家十几年前才成立,2000年便排在美国500强,总部设在旧金山的信用卡公司。运营之初,公司雇到一个印度高人,该人在美国学数学,号称发明了一套精密的算法,能从林林总总的财务记录里,把有过破产经历,求贷无门的人再筛选细分。有过破产记录的人,在如今的金钱世界里,基本被打入了另册,最需要钱的时候却求告无门。Providian能从中找到骨子里正直善良,再苦也要还债的人,当然就像发现了金矿,可以以极高的利息向他们放债,再从容按月收债,坐等大笔不义之财入账。比起旧社会的高利贷者,这种既不用豢养打手,又不用承担逼死人命的法律风险的生意,应该算得上是知识经济的至美境地。果然,Providian的年收入连年两位数甚至三位数地成长,1997年利润达1.91亿美元,两年后上升187%。股价更是连年翻番,两年间上升453%。贪婪的印度人身价3亿美元,搬进了一栋完全按白宫样式建造的房子。
表面上,对借完就还,有信用的持卡人,信用卡公司做的就是加速交易,帮助买卖双方结算的事业。此时信用卡公司表现的,是绝对的仁慈,不但一文利息不收,有时还累积消费额,给予奖励。这种情况下,信用卡公司赚取的,只是商家交纳的费用。这种钱安全便利,自由竞争下利润不会太丰厚。而对于没有信用的人,信用卡公司的生意经,基本上是高利贷的翻版。如果到期忘记还款,公司将加收几十元不等的滞纳金。对那些到期不能还款的持卡者,公司往往收取低至17%、18%,高到26%、27%的利息。当然,对穷人如此不仁慈,信用卡公司也不会招来骂名,因为穷人很容易就破产,让公司血本无归。这个意义上,放债给穷人,无异于火中取栗,赚取的纯粹是高风险收益。
轻易赚到低风险下的高收益,Providian犹有不足,干脆挽起袖口,假意为粗心大意的穷人着想,强制收起信用卡保护费。表面上持卡人不会因为糊涂透支或者到期忘记还款受到惩罚,但保护费动辄上百,没文化的穷人们还是被绕进圈套。这些,还不是Providian的终结因素,为维持高股价,Providian必需以25%的速度发掘不赖账、却告借无门的客户,而这样的人,早成为信用卡公司争夺的对象。Providian只有修改公式,降格以求。最后发展进来的客户可就不那么规矩本分,老老实实被剥削,受压迫。
20世纪90年代是美国坏信用贷款的黄金时期。1993年,这类贷款额为200亿美元,短短5年,就爆涨到1500亿美元。拜托强劲增长的经济,穷人们开始大胆借债,大大小小的银行也一改谨慎的行事原则,做起高利贷生意。而这些贷款,有时就和巧取豪夺纠缠在一起。那些中下层和少数族裔社区的居民,恨不得每天都收到事先批准的信用卡。没有年费,前半年利息低廉;有的干脆寄来三百五百不等的支票,只要你把它花出去,就自动成了会员。这些贷款每个月的最低还款额少之又少,不知不觉地持卡人就积累下大笔借款。为保证持卡人破产不连带自己,信用卡公司还迫使他们入保险,有的还要求财产抵押。繁荣持续,自然皆大欢喜,但一旦借债者没有了偿还能力,他们甚至会被盘剥得一无所有。Providian用什么样的数学公式搜索目标客户是商业秘密,不得而知,但黑人肯定是他们的主打目标。一项调查揭示,黑人社区的坏信用贷款率比白人社区高出5倍,低收入社区则是高收入社区的3倍。
高利贷公司自以为从此掘到了取之不尽的富矿,却想不到它们的发达很大成份上是运气使然。整个90年代后半期,美国的家庭贷款破产率持续下降,从1995年的1.3%降到1999年的0.7%。新世纪开始,形势逆转,而永远最先感受到萧条的穷人受到的打击也是最大的。于是嗅觉敏锐的高利贷商人们纷纷掉头,脑筋迟钝的不久受到市场惩罚。2月初,政府关闭了互联网上最激进的NextCard的信用卡业务。终于,信用卡再也不那么好申请了。当然,这一轮热潮中积累下足够记录的人,总算有了晋升到金卡和银卡的资本,小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