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报道:继续打击微软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张峰)
麦克尼利来了(陶子摄)
麦克尼利的北京之行
斯科特·麦克尼利(ScottMcNealy)选择北京作为他庆祝Sun公司成立20周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多少有些让人奇怪,Sun中国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都对老板的这次“突然袭击”感到意外。
3月4日,麦克尼利对记者说:“我在路上还在考虑要来中国做什么,但是现在我可以回答给你了。”斯科特还是那样机智和自信,他是目前世界上名声最大的首席执行官之一,他领导的是一个依然杰出和充满战斗力的公司。
Sun公司大中华区总裁余宏德说:“这是斯科特时隔五年后(1997年)首次访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了Sun中国公司业务近5年来年40%以上的的高速增长。斯科特说:‘我在中国有一个春秋大梦,这个梦在不久将来就会成为现实。”
但这多少和Sun公司在中国的力量不很成比例,虽然Sun已经进入中国市场有15年,“Sun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几乎与全球同步地应用于中国,在电信、金融、制造业、教育、政府机构、贸易和能源等各个行业都受到客户广泛好评。中国已成为Sun的全球业务重点。”但Sun中国公司目前却只有500名左右员工,仅是Sun公司全球39000名员工的1%多一点。Sun中国的马君海解释说:“但这500人个个都是精英。而且我们的员工在随着业务增长而迅速增加。”麦克尼利则回答记者说:“Sun会在中国有很大发展的,不管是业务还是为完成这些业务而加入我们的员工。但Sun是不会要微软想跳槽过来的人的,虽然比尔·盖茨的公司也有很多优秀人才。因为Sun没有盖茨先生那么有钱允许失败、实验,再失败、再实验,再……”
虽然有很多媒体将Sun公司翻译成了“太阳”公司,但麦克尼利没有表示过任何异议。他只是依然固执地告诉记者:“Sun是StanfordUniversityNetwork这三个英文单词首写字母的缩略。”Sun公司大中华区市场总监李永起准确地为记者翻译说:“中文意为斯坦福大学网络。”“瞧,我的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将Network(网络)这个词放在了名称里面。”坦言中文十分难学而其中文水平记者又实在不敢恭维的麦克尼利得意地说。
3月4日,记者追踪了麦克尼利为期一天的中国之行,参加了为他准备的电视节目录制和新闻发布会,就此次中国之行、Sun公司、中国市场、Sun公司商业策略及领导艺术等问题与麦克尼利进行了交流。
三联生活周刊:能告诉我们您此次中国之行的原因和目的吗?因为包括您的员工都对您的这次中国之行感到很意外。
麦克尼利:就在昨天晚上来中国的飞机上我还睡不着。现在我将中国经济持续20年的高速增长(7%~8%)、奥运会、入世,十几亿人,近1000万平方公里土地等等一切有关中国的数字联系起来,我可以告诉你,我在中国有一个春秋大梦。中国是Sun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这个市场目前处于启动发展期。这里没有微软的一统天下,而且巨大得难以想象,在不久将来,它会是现在美国、欧洲加上日本市场的总和。我这次来,一是再次看看这个已经宣布开放的市场。二是看看我的员工和客户及合伙伙伴。三是我要在中国入世打开市场后,赶在比尔·盖茨和史蒂夫·鲍尔默这两个代表微软的家伙前访问中国。(笑)
中国人做生意很注重“脸熟”,我希望我和Sun公司可以成为中国的朋友,一起抵制全人类共同的敌人——微软公司狭隘的垄断行为。”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感觉您始终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活力的首席执行官,在美国女作家卡伦·肖斯维克与人合写的《正当午时:麦克尼利的内幕故事以及Sun微系统公司的崛起》一书里,她这么描述您:“Sun微系统公司浓缩了麦克尼利的人生精华。斯科特,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物,在与其他公司竞争上非常具有攻击性。”您怎么看待自己“竞争上的攻击性”?
麦克尼利:我必须每天都精力充沛,充满激情和活力,这是必须的。因为稍一疏忽,就有可能被对手占到先机,搞不好会满盘皆输。因为我们的对手十分强大。但好在从1996年到2001年以来,Sun公司有了巨大的增长,我们也已经足够强大。还有,我的父亲,曾经是一家美国汽车公司的副董事长,他在领导这个汽车公司的时候,败给了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麦克尼利的父亲在接受美国《商业周刊》采访时说:“如果他看到有人不顾伦理,他比所有人更不舒服。我认为这是源于他在小时候目睹了我们的残酷竞争所致。”)
如果说我在“竞争上的攻击性”,那么我想,这或许就是我的特立独行吧。我希望我和我的员工能够生活在一个轻松随便的企业文化中,而不是去追求所谓的空泛的礼节和官腔。我喜欢评价竞争对手,这有时候是最有效的推销Sun公司的方式。
三联生活周刊:但是我们了解到,您领导的Sun已经连续几个季度亏损,而您的名气却是明显高出了您的公司很多,您怎么解释这个差距?
麦克尼利:我丝毫不认为自己的名气高过Sun这个名字,虽然我的名字也很有名气。我认为我和我领导的Sun公司都是十分优秀的,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和“9·11”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损失和批评,但我们依然有60亿美元的现金在手里。而且根据最新的财季报告,我们已经比上两个季度好了很多。Sun会很快走出困境,我也是。在我们的竞争对手眼里,我们还会咄咄逼人的,并且会迅速展开进攻。
三联生活周刊:那您在中国会怎样咄咄逼人地展开进攻?
麦克尼利:(笑)会比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更狠更快,这就像打冰球和高尔夫球,必须看得准、打得狠。我的冰球和高尔夫球打得很棒,这几乎是我缓解自己压力的最好办法。在中国,Sun会进一步做好政府关系、客户关系和公众形象。Sun会是中国政府的好朋友,Sun中国会是中国政府的好企业公民。我们会进一步占领中国的高端服务器领域,包括中国的电信、金融、制造、教育、政府和能源等各个行业。我们还会做进一步展开公众形象宣传。
三联生活周刊:您上面提到的都是中国最有经济潜力的行业,而且都是对产品和服务有非常高要求的行业,Sun在这一点的考虑是怎样的?
麦克尼利:是的,他们更需要比微软可以提供的更可靠、稳定、安全、快速和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我想,这只有Sun可以做到,而且,我们也确实做到了。包括这些提到的行业,已经有很多是我们重要的客户。比如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以及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招商银行等。还有教育部,我今天还去了中国教育部,Sun诞生在校园内,我们最关心和爱护校园,这当然包括中国的校园。
三联生活周刊:您已经在中国占据了很好的市场,您对“中国将重登亚洲经济的主导地位,搭上中国经济体就会赚钱”怎么看?
麦克尼利:的确是这样,微软在高端服务器上几乎没法和Sun公司相提并论,我们在中国的高端服务器市场已经占据了很大份额,我们希望可以进一步扩大这个优势。您提到的亚洲经济领导主体地位,我不是很清楚,但后面的那句话我很赞同。中国是现在世界上最有发展潜力和可能的市场,放弃中国等于放弃未来。Sun是不会放弃未来的,我也是,所以我和Sun都不会放弃中国。
三联生活周刊:那您所提到的在中国的一个伟大梦想究竟是什么?这是不是您不会放弃中国的充分理由?
麦克尼利:创造Sun公司的另外一个辉煌,这就是我在中国的伟大梦想。我为这个梦想赶到中国,在经过了这一天之后,我感觉到很踏实。因为它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梦,将很快变成Sun公司在中国的远景。我相信,Sun会跟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并且会帮助中国经济更加安全快速地成长。
三联生活周刊:能告诉我们您在中国的商业策略是什么样子?同是Sun公司创始人的的威诺德·考斯拉曾回忆说:“麦克尼利总是知道Sun公司独特的商业策略应该是什么样子。他有一套自己的信念,在顺利时期和困难时期都一样坚持。那就是Sun公司成功的原因。”
麦克尼利:Sun公司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的经验同样适用于中国,但我们会在中国寻找更适合本地的策略。比如本地化的人才、本地化的合作伙伴、本地化的企业管理等等。除了我们对产品和服务的承诺是在全世界相同的以外,其他都可以是中国本地化的。
三联生活周刊:这会不会使Sun中国变得与Sun公司完全不一样呢?
麦克尼利:不会的。因为有我在(笑)。还有我们稳定安全的产品和服务。
三联生活周刊:您认为自己领导Sun公司20年最大的成功之处是什么?
麦克尼利:创造了一个可以抵抗微软霸权的力量,而且这种力量是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法律上的制裁有美国联邦法院和欧盟相关委员会,技术上的挑战则有Sun公司。技术是Sun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Sun公司是一个微系统公司,我们既不是单纯的硬件公司也不是单纯的软件公司,我们的硬件已经是非常出名了,而我们公司内部软件人才是硬件人才的2倍到4倍。大多数人现在还没有认识到完全的Sun公司的力量。
三联生活周刊:您这次来华提到最多的就是微软、IBM、Oracle等几个公司,那么,请问您对他们分别是怎么看?您对中国的东软等合作伙伴又怎么看?
麦克尼利:微软是我们的老对头。鲍尔默曾经说过:“不起诉就合作。”这是很愚蠢和可笑的。我认为微软在中国不会有多大市场,虽然它在中国依然近乎垄断着桌面操作系统。但中国会有本土的企业站起来抗衡微软的,Sun公司会是他们有力的支持伙伴。IBM是我们很大的竞争对手,还有戴尔(Dell),他们都直接销售服务器,和我们的竞争是短兵相接的。Oracle则是我们天然的合作伙伴,我和埃里森(Oracle总裁)经常有联络,用E-mail或者其他形式,我们的合作很愉快。和中国的合作伙伴也是。中国的合作伙伴是我们占领中国市场的重要力量,他们有本地化的优势,同时他们也很优秀。Sun十分看重他们,即便是在中国入世,这些合作伙伴的一些优势已经被削弱或者丧失的情况下,因为合作、共同进步才是Sun公司所要的,而我们在中国的这些合作伙伴现在还是有着非常独特的优势,比如中国独特的语言和文化,Sun公司是不会放弃他们的。另外,中国的市场是巨大的,Sun公司也只能做一部分。这和微软截然不同。
三联生活周刊:微软.net现在已经是一个很实在的东西,微软高层说.net会在这个月正式推出,而且比尔·盖茨也拿出了2亿美金做推广。那么请问您SunONE的时间表现在有吗?在网络服务方面,您认为SunONE的优势究竟是什么?
麦克尼利:SunONE是一个开放的网络环境,Sun公司的产品都是SunONE的组成部分,所以Sun公司有多少产品,SunONE就已经有多少准备了。关于SunONE,我可以给你讲很多,需要至少6个小时时间才能说清楚。但是,Sun公司所作的一切都是比微软实在得多的,这个请你相信。中国从架构角度来说,只有三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微软这种封闭的环境;第二个选择是Sun公司SunONE这种基于JAVA的开放式架构;第三个选择是IBM这种架构。实际IBM本身并没有什么架构可言,它所能提供的服务、帮助客户解决问题,主要是通过它们庞大的咨询队伍。而微软是将所有的一切集中起来,它们的架构是一种封闭性的架构,使用它们的架构就要给它们付费。而我们Sun公司所提供的架构,允许大家把所有的一切集成起来,并且我们启用的架构是一种开放性的架构,通过使用Sun公司的架构让大家共享、协作、创新。IBM的战略认为客户不够聪明,所有的一切都为客户处理好了,并因此收取相当高的费用。你们要做的选择就非常清楚了。Sun公司已经渡过了20年零1个星期的时间,我们不是靠技术、产品取胜的,相反我们是靠这种共享的理念来取胜的。
三联生活周刊:那么您对中国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
麦克尼利:是我们自己做得不够好。所以我会对Sun中国公司的同事说:“你需要马上回去工作,拉些订单,发发货,也找找乐子。”所以我也会尽快赶回美国总部,我也需要马上回去工作。另外一个就是微软、IBM和戴尔这些竞争对手,他们在中国目前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采访结束后,麦克尼利送给记者一个纪念品,上面写着:“2002年3月4日,ScottMcNealy访华纪念。”而占了80%的画面则是一匹正在扬蹄起奔的骏马,上面刻着:“马到成功!”麦克尼利天真地说:“这是中国的马,今年的属相,马象征勇敢和速度,代表强壮、活力、独立和冒险。我今年48岁,正是属马的,而且我在马年来了中国,我更相信自己可以马到成功。今年是我的本命年,我会有好运气的(大笑),这是我来中国后才知道的。”
麦克尼利和Sun公司对中国充满了希望(陶子摄)
谁都想来中国
国外媒体和市场研究机构都对中国入世后的经济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评价。最新的《远东经济评论》采访了刚刚卸任的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特别顾问费希尔,他在本月初已经出任纽约花旗银行副董事长。费希尔以一位刚从IMF卸任的官员的眼光,谈论了亚洲经济问题,特别是中国经济问题。他说:“中国经济的活力是非常显著的。只有个别国家能够像韩国那样连续35年保持7%至9%的经济快速增长,而中国已保持25年之久。”美国《新闻周刊》最近以封面文章的形式认为:“中国的变迁正在塑造新的亚洲经济前途,整个亚洲地区的命运已与中国联系在一起。这些事实势将重划亚洲经济版图,中国将成为核心。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最先进国家,将陆续把制造基地转移到中国,而在同时由外部提供科技人才,开发品牌及进行研究。搭上中国经济体就会赚钱,已成为一条显而易见的道理。”摩根斯坦利亚洲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说:“过去200年只是历史上一个片段(意指中国在清朝末年丧失在亚洲的影响力),‘现在中国将重登亚洲经济的主导地位。’”美林和IDC的首席经济学家则早在2001年底2002年初发表了对于中国市场高度发展的预测和评价,“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走出低谷和重振的重要力量。”
但是,费希尔也明确指出:“中国没有像韩国那样经历过1982年的严重经济危机。在1982年,如果你看到韩国的那些经济数据,你难以想象韩国在债务危机期间会比拉美国家做得更好。但与拉美相比,韩国政府有采取更艰难和更激进的措施的能力。我现在估计如果发生类似危机,中国会采取更像韩国那样的措施。如果中国政府被迫著手解决银行及汇率问题,那么他们的步伐会是相当快的。如果经济增长率下降至3%或4%,对中国来说则非同小可。而且中国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拥有绝对优势。”
中国一位知名的经济学家曾感叹说:“没有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在入世后像中国这样能够保持全民欢庆的,WTO意味着平等、公正、公开,但这对于任何WTO成员国都是一样的,我们没有什么值得暗自庆幸的。因为,入世后给中国带来的挑战肯定会比我们预想的严峻的多。强势群体和国家会强者更强,而弱势群体和国家则有多种答案。欣喜之后,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及人民面对的更多是强势竞争对手、严峻的挑战和基于公平规则的潜在不公平。”
麦克尼利来了,相信伊梅尔特、比尔·盖茨、鲍尔默、高尔文、贝瑞特、钱伯斯、戴尔,刚刚接任郭士纳的帕尔米萨诺等其他跨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也会再一次踏上中国土地。他们和他们领导的公司会在更大的广度和深度上影响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其他。
斯科特·麦克尼利
Sun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麦克尼利是Sun公司的共同创始人之一。
自1982年成立以来,Sun公司已成为硅谷企业的成功典范,在短短20年间跃升为全球领先的网络计算解决方案供应商,2001财年收入超过182亿美元,现居财富500强第125位。
麦克尼利于1984年开始担任Sun公司CEO,带领Sun走上了持续增长道路。在快速发展而又难以预料的IT行业中,麦克尼利以其独到的战略眼光和敏锐的商业洞察力成为业界最具影响力、最常被人提及的领导者之一,《60分钟》曾评选他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商业人士之一”。
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麦克尼利致力于将Sun的形象塑造成一个不倦的开拓者和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麦克尼利关于计算的见解经常准确地预测了行业的发展趋势。10多年来,麦克尼利一直在演进Sun的理念——“网络就是计算机”。《商业周刊》撰文称:“Sun之星从未遥不可及,麦克尼利的计算构想也从不曾失约。”
麦克尼利总是能巧妙避开计算机世界无谓的争论而坚持自己的信念,就好像他作为一个业余冰球选手闪过防守直攻球门一样。他面对挑战时的坚韧与毅力使他赢得了众多人士的尊敬和钦佩。无论是在国会作证还是在美国政府反托拉斯法庭上演讲,麦克尼利努力为人们选择的自由而据理力争。正如他经常表述的那样:“没有选择就没有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创新,而没有创新,你将近乎一无所有。”
麦克尼利毕业于哈佛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之后获得斯坦福大学MBA学位。麦克尼利两年的斯坦福大学经历造就了一个今天广为人知的企业——Sun公司。
麦克尼利曾于1994年、1997年两度以Sun公司最高领导人身份访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