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学生的未来
作者:邢海洋(文 / 邢海洋)
在寒冷阴湿的冬天,患了抑郁症的先生们大多躺在床上发呆出神。我生活在南部的阳光地带,算是躲过了这一劫。每天阳光灿烂,躺在草坪上幻觉里经常出现云的影子,美中不足的只是没有海。于是经常想象远在悉尼的妹妹的生活,想象她在一望无际的海滩上度长假,晒太阳堆沙堡钓小鱼,思忖那才是神仙一样的日子。
其实大谬不然,照她的话说,那里真是无聊透顶,连晒太阳都无趣到一天晒掉一层皮的程度。
后来去圣地亚哥海滩,多少也算感觉到了紫外线穿透毫无污染的空气的能力,才明白为什么美国人以棕红的肤色为美——不得不如此。我在那里的同学,因为找到了工作,在美国扎下根来,受到所有同学艳羡,他略显黝黑的皮肤也因而成了帅男标志。
同学住在七八间房间组成的一个大房间里,周围花团锦簇。美中不足的是他只住其中的一个小房间,另外的公共空间和别的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分享。因为厨房面积有限,加之讨厌的设计师没有考虑到我们煎炒烹炸的需求,每当大家想露一下手艺,讨厌的房东,一个没有医疗保险的白人老太太,就到那里探头探脑,弄得人不自在,只好罢饭。房屋里弥漫着一股中药气味——房东偏爱我们的国粹中医,不为别的,只为了中医诊所的处置费便宜。当然中药也和我们其他的出口产品一样,价廉物美。
这样的房子在圣地亚哥价值六七十万美元,按我同学4万多的年薪水平,恐怕一辈子也别想买得到。于是只好每个月花上500美元,暂时寻一处安身地方。当然也有人不甘于这样受房东的钳制,租独立的住房,比如1300美元一个月的两室一厅,再找个单身汉共享。加州的地域相对广阔,上班去得早基本能找到免费的停车位,所以能节省下一笔停车费用。如果在新泽西纽约一带,一个停车位一个月就要耗费150美元之巨,于是就有了两家人三家人一起上班,一起付过桥费的说法。
4万多的年薪,拿到手里的却没有这许多。30%到40%要交税和各种各样的社会福利。比如在我们这个州,22%的联邦税是铁定了要缴的,其次是5%左右的州税,然后是社会保障金和退休金,外加医疗保险等强制性的费用。算下来,一个月最后落下2400、2500美元的样子就算幸运。当然医疗保险和退休金对自己都有益,但一大笔的社会保障金,恐怕只有捐献给穷人,轮不到自己来领。一般公司里的退休金比例低,5%左右;在学校里,退休金占7.5%,学校再相应地供给相当的金额,只待65岁退休后来领取。如果提前领,政府会给予一定的惩罚,往往只能领到70%到80%的样子。
美国的大多数行业,4万多的年薪是比较高的起薪水平。另外,外国人若要获得美国的工作签证,必不可少的是向移民局证明自己是优秀人才,并非靠低薪抢当地人的饭碗,所以公司给予的工资总是高于平均数的。事实如此,就不能抱怨,一切生活就要以这2000多美元开始,步步为营地打算。
找工作千辛万苦,工作后的第一个动作,通常就是买一辆两万美元的新车,一个月交五六百的分期付款。繁华都市,交通事故频频,汽车保险费远远高于中小城市,动辄一年上千。几样大宗支出之后,就没有多少可用于积蓄了。我们中国人的志向,当然置业第一,在房价不那么贵的地方,二十来万美元买栋二三百平方米的房子也不是高不可攀,只要每个月支付两千多元,连续交上30年即可——这是去年住房贷款利率还没有降下来的数字,现在应该还便宜。当然,有了财产,每年免不了要交纳财产税,2%到3%的样子;20万的房子,一年上缴5000美元。
房屋的价格,每年都要根据当地的地价来估值。当然,一般公司里的规矩,每年的工资也是递增5%以抵御通货膨胀,并鼓励忠实服务。这是与年龄俱增的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在于一旦公司裁员,多半从工资高的老员工下手。尤其是计算机行业,40岁以上,程序员的青春饭就不好吃,可咱们语言不过关,普遍升不到经理层,麻烦就容易找上门来。
这是看得见的美国梦的一部分。要完成这样的梦想,除了尽量追逐高薪职业,还要一家人共同努力。于是乎,躺在新墨西哥州的草坪上晒太阳,我常幻想自己的未来,幻想着一种想象不出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