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然意外造成的时间凝滞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三联生活周刊)
这场雪来得太突然(郭铁流 摄)
12月7日下午4时到凌晨2点,北京全城交通大瘫痪。
交通瘫痪后,孙淑兰(化名)和老伴直接面临的是生命威胁。她的恐惧感是在长时间的焦虑之后蔓延开的。当时她恰好在记者身边。当看到路边出现一辆正在卸客的出租车,她和老伴又被五六个人挤在后面时,她的恐惧感终于爆发出来。老太太一下子急了:“师傅算我求求您了,我老伴心脏病犯了,我们要去医院,都等三小时了……”
北京市急救中心急救科主任罗怡说,那天急救中心共出动急救车260次左右,而平时的数字是240次左右。数量上很小的浮动是因为那天虽然事故很多,但人员伤亡很少。在交通瘫痪后,急救车“普遍车速较慢”,急救车的速度缓慢意味着急救质量下降。虽然无法统计是否有人因此而丧命,但不能否认这种可能性的存在。
这是比较极端的情况。
更普遍的恐惧是深陷在突然“袭击”面前的束手无策。
公安部一位官员转述说,那天站在北京市交通监控指挥中心的大屏幕前,几乎所有地段都在堵车,“就像火场一样,到处都是火,都不知道该从哪里救起”。更多人形容当时北京成了一个大停车场。
将这个停车场细化到平安大街上。北京交警大队西城支队西四中队民警翟立家本来的角色是巡逻,实际上从那天下午3点半到晚9点,他都是在推车。在推车推了10分钟后,他就“感觉不对劲”,他无法预期以这种手工操作的方式对堵死在那儿的车队会起多大作用,什么时候才是尽头。路边的几家饭店他挨个走了一遍,他想弄点煤渣铺在地上,但几家饭店都已经响应号召,不烧煤改烧天然气。他又盼望能截一辆货车,这样能弄点土和沙子,“哪怕垃圾也行”,也没有结果。一排排的车堵在那里,直到后来搜集到报纸和擦车的破布铺在路上,情况才出现了转机。
“我们建台8年了,从来就没这么紧张过。”北京市交通台负责路况信息节目的潘久阳这样说时,距离12月17日北京市交通台建台8周年台庆还有两天。潘久阳认为,“最紧张的时刻”从负责交通事故的122报警台瘫痪后就开始了——平时即使是在高峰时也只用两台电话接听动态路况信息,那天4部电话机同时接听,到后来“我们已经听不到电话铃了,一个电话按断了,后面一堆人等着你”。
潘久阳记得当时主管节目的陈炳岩台长一直站在路况信息编辑室,公关部、广告部等等从来没处理过路况信息的工作人员都被调了过来。首当其冲的是7日当天值班的民警播音员周小红。她发现所有节目全打乱了,其他正常播出的节目一压再压,而她主持的本来很短的节目基本上从下午3:30一直持续到了晚上9:15,即使如此,事后仍有很多针对交通台“过早结束路况信息的批评”。
险情随时都可能发生(程铁良 摄)
广受批评的还有负责清理面积为896万平方米、包括94座立交桥的北清机扫集团。从下午4点钟装融雪剂,上水、陆续上段……但实际上因为堵车,最关键的这个环节基本上没发挥作用——“我们真正作业是直到夜里12点才开始,快天亮时完成。”集团作业部吕志说,“那天突发事件实在太多,有点乱。”吕志还抱怨说,雪太薄,融雪剂洒上就冲到路边,达不到融雪效果。
同急救中心有相似职能的北京市最大的汽车救援公司“大陆汽车俱乐部”在下午4点以后接到的求援电话就比平时上升了150%,公司何经理说,这种情况自公司成立以来从未遇到过。但是救援车同样失去了效用,救援车和拖车与当时在市内行驶的车辆一样被堵在各条道路上。
在堵车的队伍中,一部分人的目的地是首都体育馆——田震的演唱会那天举行。田震告诉记者,她特别希望开演唱会的时候下点雪,“那样会增加一点情调”。结果这话被她言中了,她的第一场演唱会真的下雪,但是她没有想到,脆弱的交通让整个北京濒于瘫痪,演出前,田震的情绪有点低落。
在那种情况下,很多人没有选择的权利。
在外馆斜街的圣淘沙茶楼前,快到午夜时分等待打车回家的客人被困在那里,“出租车很早就立起了停运的牌子,我们讲了半天,从100元起价讲到400元,就是没人肯走”。一个服务生事后对记者说。
北京三九万东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经理郑建强那天被堵在北四环一带。他计算的车速是:一小时一公里,“从傍晚5点钟一直堵到第二天凌晨1点钟。”这是一段痛苦的经历。郑建强记得他的车被堵在中关村的深槽路上,一点动的余地都没有。在车里他不停地打电话和接电话,手机很快就没电了,更难受的是车里弥漫着空调的干燥气息,“那个滋味不好受,但是关掉空调,打开窗子又冻得直哆嗦”。而在拥堵的车流中,坐在自己的车子里,多少让人有些与世隔绝的孤独感觉。同样痛苦的是只能忍受饥饿。那天的晚饭郑建强说他是直到第二天凌晨才象征性地吃了一点。
而在积水潭医院,7日下午到9日之间收治的创伤急诊病人有629人次,其中“四肢关节骨折者较多”。
经济手段缓解交通拥堵
法国的经验证明,交通堵塞定价可以大幅度缓解交通拥堵。交通堵塞定价就是在上下班高峰期或在节假日期间,收取通过“交通堵塞情况严重路段”出行者一定的费用,从而缓解交通拥堵。
美国加州私人交通公司在91号公路和55号高速公路上第一次正式引进交通堵塞定价机制,估计将使25万机动车驾驶者每天的通行时间减少20~40分钟。同时,这个公司也有了支付本钱和运行费用的能力,诸如设立多种交通安全项目,高速公路清障以及补偿加州交通局的道路维修等费用。
交通通行费依据车辆载人率、时间及交通流量来定价,高峰期每个司机付2.5美元,其他时间仅付25美分,车内有三个或三个以上乘客的小汽车和面包车则无须付费。 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