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报道:台湾广达:从工到技的称王之路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田晨)
每七个笔记本电脑,就有一个是台湾广达公司生产的
“9·11”恐怖事件后,美国航空业关张3日,为此许多公司的国际业务受到了沉重打击,其中就包括台湾广达电脑公司(Quanta Computer)。原因很简单,广达今年将生产400万台笔记本电脑,是全球笔记本总销售量的1/7。广达几乎制造了所有响当当的品牌笔记本电脑:戴尔、康柏、苹果、惠普、夏普、IBM、索尼、Gateway、西门子。在这期间,广达的产品无法到达大洋彼岸;同时各式零部件从台湾地区、日本和韩国不断涌入广达,完工的产品堆积如山。然而就在美国恢复航空运输几天后,肆虐的台风迫使广达不得不停工48小时,美国航空当局又禁止客机将货物载入本国,广达的产品依然无法运出。“我们每日加班加点,想方设法找到能够运载产品的工具。”广达的生产总管方先生说,“我们和所有的运输部门谈判。”最后,他们总算把几千台笔记本电脑装进了戴尔公司专门租用的飞机上,戴尔将把这些产品直接运到公司总部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
“经济衰退?真不知道人们怎么总会叫嚷着经济衰退?”广达董事长林百里说,“我们的员工已经连续几周加班,我们有太多的定单,而客户们还在催着我们早点交货。”今年5月,当戴尔电脑公司宣布裁减4000个工作岗位的时候,广达公司希望能得到更多的生产外包合同,广达发言人说:“电脑公司的价格竞争日趋激烈,外包的趋势更加明显。”
1988年,林百里在台北县林口乡用90万美元创办了广达,公司的第一间办公室设立在台北老工业区的某个工厂的六层,拥挤不堪。那时台湾几乎没有人关注笔记本电脑,但是林百里制造了自己的产品模型,公文包大小,粗笨难用,他就是携带着这样的设备参加各种贸易展览。90年代他在德国获得了第一笔定单,随后几年克服重重障碍使苹果和Gateway成为自己的客户,1996年广达钓到了大鱼戴尔。两年后,它成为家喻户晓的公司。如今林百里有了6.8亿美元的身价,当大客户参观他的办公室时能得到特别的款待:林百里会带他们参观他由国画、茶具和禅宗园林装饰成的个人艺术馆。
可是,林百里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欣赏他的收藏。他每天忙于如何保持行业领先的地位。为了取得竞争优势,广达正在努力成为全能的生产承包商。像戴尔这样的公司还自己生产一些客户定制的产品,但更多的公司则愿意让广达这样的承包商去处理这些工作。许多客户“甚至从未见过他们的产品”,生产主管方先生说,“他们只是销售他们的品牌然后数钱。”
戴尔公司现在的购买量达到广达销售总额的一半,而当初正是因为与广达的设计和生产部门建立了合作,戴尔才开始了笔记本电脑的业务。目前,戴尔公司将近55%的笔记本生产要依靠这家台湾公司。1999年惠普决定与广达合作时就关闭了其笔记本部门。现在惠普几乎将所有的关于笔记本的工作都交给了广达,从硬件组合到软件安装,到产品测试,到运给客户——所有这些工作48小时以内就可完成。“外包给广达既省事又省钱。”惠普全球供应总监吉姆这样说,“这是惠普历史上最大的转折点之一。”
根据IDC的报告,2001年PC总销量将下滑10%。但是笔记本电脑的增长喜人,9%的公司和个人持续从台式机购买转向笔记本购买。现在当某人在任何地方购买笔记本电脑的时候,他都有可能买到台湾地区的产品。台湾的笔记本产量是全世界的60%,而在1997年才是32%。全世界,7个人当中就有1位使用着广达出品的笔记本电脑。
林百里说,广达在台湾就有500名设计人员,他们承担了苹果公司G4笔记本电脑一半的设计工作。而在它最大的主顾——戴尔公司,广达承担了Latitude系列产品60%~70%的设计工作。林百里自豪地宣称,在广达开始为惠普设计产品以前,惠普在笔记本市场根本就是小角色。而康柏公司去年在台湾外包了96亿美元的电子产品,它有望成为广达第二大主顾。
一直以来,广达的销售每年都增长20%。如此快速的增长使广达在高科技黑暗的低谷中生存了下来。即使其他的电脑制造商经历着急速的销售滑坡,广达依然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没有裁员,也没有关闭任何工厂,在最近几个月还雇佣了600名新工以增加生产能力。今年,广达超过了东芝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制造商。越来越多的西方和日本公司为了削减成本而将生产外包给广达。随着定单的接踵而来,预计广达2001年的收入将跳跃50%,达到36亿美元。台北Nomura证券公司分析,广达的利润将达到3.1亿美元,上扬25%。
广达是否能够保持风光呢?现在膝上电脑的销售尽管非常活跃,但是今后几年的状况谁也说不准。而且广达发掘新客户的空间也有限。“公司该有的大客户都已经有了。”美林公司在台北的分析师说。投资人也开始有了顾虑,比如Nomura的一位投资人最近抛出了一些广达的股票。而且笔记本的销售不可能永远上扬,其他的台湾公司正在模仿广达的管理和供应链模式,最近康柏就将一大笔定单转移到了台湾岛内另外一个工厂Arima的手中。
为了使价格更加有竞争力,台湾地区的电脑业纷纷到大陆来寻找更便宜的劳动力(平均价格比台湾地区低15%)和土地。而制造业致命的竞争力也就在于一两个百分点的差别,“在不景气阶段,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密切关系是维持当地电脑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台湾神达电脑公司主席苗丰强说。广达在2001年春天把它生产笔记本电脑母板的业务交给了它在上海的工厂,同时广达公司强烈要求台湾当局允许岛内的IT公司雇佣来自大陆的熟练技术工人,以降低台湾制造业的成本,减缓岛内公司一股脑到内地投资设厂的趋势。
广达证明了某些趋势,就像芯片制造商台湾半导体公司和联华电子公司一样,它不再是一个地方性的公司,而是国际玩家。由于向台湾高端性生产企业的投资以及研发的不断扩大,林百里正在为台湾带来新的希望:他们能够保持在高科技游戏中的优势,“公司以后的趋势,是知识密集而不是劳动密集。”林百里说。英特尔公司CEO贝瑞特说:“台湾地区从低成本的专业代工起家,现在他们已经开始在设计、开发产品上作出努力了,因为低端的专业代工业务正逐步向中国大陆转移。”
台湾当局目前禁止岛内笔记本电脑厂商建立跨海峡的全套生产线。然而政府一旦取消这个禁令,“广达就会非常非常迅速地在内地建立生产基地。”广达CFO李先生说。在如此紧缩的经济环境下,广达能够再降低3%的成本,数字非同小可。但从长远来看,广达要面临来自大陆的挑战。虽说像联想这样的大公司以制造台式机为主,但是随着笔记本电脑变得越来越容易制造,情况会发生改变。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广达正在台湾建立研发组,这样美国或日本的大型客户就能够将更多的设计外包给台湾。在台湾广达有750个研发工程师,而林百里将会在三年内使这个数字扩大到2000。(图片均为本刊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