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的竞技场

作者:舒可文

(文 / 舒可文)

虚拟的竞技场0

新近制作的《无声的呐喊》是八大山人VS蒙克,人类的呐喊被无声的鱼置换,一经置换,它不再简单地是诗人般的忧郁,而是保护动物的流行主题中叙述社会的忧郁 

虚拟的竞技场1 

在八大山人的另一副山水画上,一处独峰,粗黑荒蛮,孤傲无忌,恰似男儿的愤世嫉俗,张卫让它VS一堆作为欲望对象的好莱坞明星,愤世嫉俗成了貌似的作态,明星们的作态倒有了依据 

虚拟的竞技场2 

齐白石90岁时候直观的悠闲生活里,有酒、有鱼,心无杂念、天人合一,大面积的留自流露的正是无所事事的得意自负。晚辈们的日子却没有他那么简明扼要,梦露代表的另外那种人间烟火缭绕而来,“齐白石”是否被梦露搅乱了清梦?  

在张卫的“VS”系列里,那些我们熟知的具有身份感的图像似乎被拉进了不同趣味的竞技场,但是对抗和输赢显然不是也不可能是这场竞技的结果。

张卫从小习画,广州美术学院的功课更把他修练成了一个“画国画的”,但是他已经不能像范宽、齐白石老前辈那样在国画中自得其乐了,他手里除了有毛笔,还有电脑。工具面前,人总是会别无选择地想入非非。最开始给了他想入非非开玩笑的机会是1998年《湖南文学》改版的时候,张卫被约请来设计封面,他在电脑上拼了一张玩笑之作,被批评家们认定为当然的当代艺术品。这之后,“VS”系列擒贼先擒王式地,让大明星、艺术大师、政治家、音乐家纷纷进入这个不论输赢的竞技场。

宋代画家范宽,其浓重的山水以酷似形象代表的身份在世纪之交时被《时代》周刊评为千年人物。张卫把他的《溪山行旅图》做成高10米宽3米的巨大画幅,抬眼望去,山势逼人,飞流直下,顺着飞瀑看到山脚下,杜尚的小便池乖巧地等在下边。

当年杜尚把小便池改个名就直接把它送进展览厅是煞费苦心之作,是为了侮辱传统的美学,是用来挑战的。张卫这个开得比较温和的“国际玩笑”,其实是水到渠成一拍脑袋的事。因为从杜尚到现在,人们早已经被电视、电影、广告、流行音乐等大众文化训练得不再对艺术和生活中的离奇观念先锋形式感到大惊小怪了,艺术家们也在这种文化的浸染中熟练地把艺术史上的经典风格同当今大众文化中的流行图像进行拼合,纠合为一场图像的狂欢。其中交织着文化梦想和现实的欲望,以及文化的趣味包容性,同时又不失幽默游戏的放任。

VS系列开始于东西方两种艺术、两种文化之间试婚似的相互质问、相互试探,后来他渐渐有了改变,关怀的范围扩散到环境与人、男性历史与女权主义等等。

张卫的VS系列虽然是简单的对比,因为他所取的形象经典,文化身份明确,两种文本各自延伸,各自的故事本无关联,在“VS”之中,以喜剧的随意虚拟把无关的双方放在一个虚拟的形式中,冲突变成表面的,宽容的趣味让两种故事互相发现,互为表里,互为阴阳,物我共融。是后现代艺术潮流中那种依赖于别的作品而存在的拼合,然而他在其中强调了对比的意图,经过对比的处理,使原来人人眼熟的图像保持了新鲜感,还多出了点别的信息。

为了呼应上海的APEC会议,上海金茂大厦稍后将举办一个艺术展,张卫的VS系列正是切题之作。 张卫艺术美术文化

上一篇: Zara反对全球化
下一篇: 墙还是残垣断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