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本书之间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小于)
在说联系之前,先分别介绍一下它们。
第一本书《动机剖析》。电视台经常在晚上播放美国DISCOVERY频道的节目,有一部分名称是医学判案,即从医学知识出发推断凶手是谁。我们以往见惯了中国影视节目中一出事公安人员就开诸葛亮会的情景,技术性侦察鲜有提及,所以这一套节目非常吸引人。约翰·道格拉斯为此出了一系列书,从行为科学出发分析各种案件,推导出凶手生活在什么环境中。一位家里有数种推理小说,并对此颇有研究的朋友曾说过,遍览推理小说,阿嘉莎·克里斯蒂的小说从逻辑上讲是最严密的,而福尔摩斯不过是一出偶像剧中的主角。然而阿嘉莎·克里斯蒂的小说总是有个单一的、肯定的结局。从职业和所处时代上来看,约翰·道格拉斯更有优势,他在美国联邦调查局工作多年,他的推理表面上远没有克里斯蒂那么完美,在凶手供认之前他只能说出一个可能性,但阅读中获得的逻辑快感不亚于任何一本推理小说。
《一千六百张肚皮》的名字很古怪,摆在书店里先声夺人。作者吕克·兰是法国人,用母语写作,书里叙述的事却是英国的。年近60的亨利·布兰是斯特朗杰韦斯监狱的厨师长,他把1600个囚犯的肚子当乐器,把自己看作乐队指挥,随心所欲地调配食物让“乐器”们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短屁、长屁、低音屁、高音屁、单发屁、连珠屁、干巴屁、含水屁……”斯特朗杰韦斯的犯人们不能忍受不合理的待遇闹暴动,亨利就住在监狱对面,他把自己家开办成最佳观景场所,来者收费,他从中赚了一笔。亨利还利用暴乱勾搭上《圣工会论坛报》50来岁的女记者露易丝,她在他的引诱下,从一个害羞的处女(可能是)变成性欲旺盛的榨取者,最后死于跟日本电影《感官王国》男主角一样的原因——为追求性高潮窒息而死。闹剧一样的故事中,亨利·布兰用极小篇幅描述了他如何杀了两任前妻、一位情妇和一名试图讹诈他的人。
该书1998年获法国中学生龚古尔奖。书的内容不如名字吸引人,让人在阅读时很怀念王小波在《2010》中恣意纵横的“狂欢性”叙事。吕克·兰让亨利·布兰最后在疲态俱现的情况下说了些富于哲理的伤感的话,虽说后者拥有并熟读43种版本的莎士比亚全集,说什么诗意的话都不难,但作者这样的安排让人感觉书要读完时稍微变了点味。
第三本目前在中国还不能归为传统的文学样式,实际上它只是《龙枪编年史》的第一部《秋暮之巨龙》。该书像使用说明,又像电影剧本,还像背景说明,它的工具性要大于文学性。它最初是作为80年代美国风行一时的纸上角色游戏的补充性文字空间存在,里面充满古怪的名字,比如佛林特·火炉、半精灵坦尼司,对游戏玩家来说,他们能从中找到一个又一个熟悉点,还有更多不熟悉的点来补充游戏中语焉不详之处。而对中国的非游戏玩家来说,可读性就不那么强,还有个原因是中国人没有西方传统文化作背景。
把这三本书放在一起,有点玩笑的意思。只是猜想,如果约翰·道格拉斯来调查围绕亨利·布兰周围的五桩命案,会开展怎样一个推理过程?他得出的凶手个性会不会跟吕克·兰写的一样?另外,监狱的暴动完全可以做成一个很好玩的电子游戏,这就意味从吕克·兰的文本上建立起游戏文本,还有余地写成《龙枪编年史》那类的书。这样想很矫情,但高兴时候在两本书之间建立起另外一本书不也是挺好的事情吗?谁说世界上的书都只存在于作者写出来的那些作品里呢?
《动机剖析》,海南出版社版
《一千六百张肚皮》,百花文艺出版社版
《龙枪编年史——秋暮之巨龙》,龙门书局版 文学小说布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