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阿富汗的后塔利班时代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吴鑫)

踌躇满志的阿富汗前总统拉巴尼(左)在北方联盟一个训练营地视察(路透 供图)  

报道:阿富汗的后塔利班时代1

流亡在巴基斯坦的不同部族、宗教和派别组织的领袖召开“阿富汗和平与民族团结大会”,讨论塔利班后的阿富汗政权结构(Getty/Imaginechina)  

针毡上的穆沙拉夫

10月26日,美联社记者拉尔兹从巴基斯坦发回的报道说:数千名穆斯林,包括一些武装人员,响应宗教领袖对美国“圣战”的号召,开始向同阿富汗接壤的巴基斯坦西北部集结。苏非·穆罕默德是有影响的宗教组织——执行伊斯兰法律运动领袖,他号召参与圣战的人在他的宗教学校集合,并声称人数将达到一万,而且装备有重型武器,如“火箭发射装置和其他致命武器”。“这是一个奇怪的时刻,世界上反对伊斯兰的力量第一次联合起来反对伊斯兰。”美联社电讯引述穆罕默德的话,“每个穆斯林都应该去战斗,我们正在履行这个任务。”

近几个星期,已经有数百名巴基斯坦圣战者穿过边界走进塔利班的帐篷和山洞。10月23日,近30名巴基斯坦圣战者被美军炸死在阿富汗战场上。

10月26日,巴基斯坦各大城市:卡拉奇、白沙瓦、拉合尔等地又爆发了激烈的游行示威,示威人群开始焚烧总统穆沙拉夫像。当天,穆沙拉夫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他看起来十分焦虑,他说,多方面的压力“是我的心理和肩膀上的重担”。穆沙拉夫坚称:“极端主义分子的威胁被夸大了,我既不担心自己的安全也不担心巴基斯坦的稳定。”穆沙拉夫越来越强调政治解决的重要性,他说:“如果有成功的政治解决方案,就可以实现军事策略的目标。”《金融时报》报道说,“不过,如何政治解决,未来阿富汗政权安排问题上如何保证巴基斯坦的利益,将让他更为头疼。”

事实上,在美国对阿富汗实施军事打击之前,相关各方以及在阿富汗地区有利益的一些国家已经跳出来为塔利班以后的政权安排谋划。《金融时报》引述一名美国国防部官员的话:“许多人把这视作和时间赛跑,但这是在沼泽地里的赛跑,它是一个复杂问题,就像过去在波黑一样。”国际和平学会主席大卫·马隆也强调:“速度是关键,因为塔利班政权垮台要比想象的快。”

“南方联盟”VS北方联盟

10月24日至25日,大约1500名流亡在巴基斯坦的不同部族、语言、宗教和派别组织的长者、宗教领袖、政治及军事组织领导人在巴北部城市白沙瓦的一个礼堂里举行集会。召开“阿富汗和平与民族团结大会”,提出要建立一个多民族的新政府。然而,参加者主要是阿富汗占人口大多数的普什图人,一直同塔利班作战、主要是由少数民族组成的北方联盟没有参加。集会提出要建立“南方联盟”,以为塔利班垮台之后的新政权奠定基础。“因为随着战事的进展,普什图人担心塔利班突然倒台,北方联盟通过军事手段强行填补‘权力真空’,”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这样分析,“这样可能会引起新的大规模流血冲突,使阿富汗重新陷入混乱和不幸之中。至少可能会因为土地产生纠纷和仇杀。”

北方联盟的基础主要是一些少数民族,比如说乌兹别克人、塔吉克人和哈萨克人,塔利班主要代表普什图人的利益,塔利班每次攻占北方联盟控制的领土后,都要将很多领土分给普什图人。“事实上,由北方联盟再度控制阿富汗也是不现实的,因为人们对于北方联盟的领导人拉巴尼政府在1992~1996年期间内战的情形记忆深刻。”《经济学家》的文章说,“这造成了普什图人对于这些少数民族的猜忌、不信任,甚至恐惧感。”

“北方联盟在未来的新政府的组成中只能起很小作用,因为在它统治阿富汗的那些年里,给阿富汗的大多数人留下了痛苦的记忆。”法国国防部长爱伦·里查德在接受法国电视二台的采访时说。

更糟糕的是,北方联盟本身内部也充满着派别和种族的冲突,“北方联盟可能将分裂为至少4部分,”军事专家分析说。

人们因此想到了阿富汗的前国王——查希尔,主持这次集会的阿富汗伊斯兰民族阵线主席盖拉尼正是这位流亡海外的86岁国王的亲戚。身为普什图人却操着一口波斯语的查希尔现住在罗马郊区的别墅里。别墅并不豪华,只有四间卧室,房间外墙几乎全被青翠的“爬山虎”包裹。在位时间长达40年的查希尔,由于不同苏联合作,1973年被他的侄子发动政变推翻以后,一直流亡海外。

“本·拉登给了查希尔机会”一位西方外交官如此评价,“以前,他最多只能在节日排队才能受到意大利领导人的接见,如今他的特使也穿梭于世界各地。”

“作为‘象征性角色’,查希尔是惟一一个能够被各民族接纳的人。”《金融时报》的记者说,“因为他统治期间,阿富汗维持了相对的和平和稳定。”在一个不很精确的民意调查中,查希尔在阿富汗人中以51%的支持率远远领先于奥马尔。

报道:阿富汗的后塔利班时代2

北方联盟的基础主要是阿富汗一些少数民族(Getty/Imaginchina) 

报道:阿富汗的后塔利班时代3 

最反对他的国内力量可能是拉巴尼。10月25日,拉巴尼一边说自己在同塔利班的斗争中“劳苦功高”,一边指责查希尔“没有为反塔利班做出过贡献”。

这个月初,有消息称查希尔和北方联盟以及其他的反塔派别达成共识:组成一个包括120个人的国民议会,一半由他指派,另一半由联盟指派。但巴基斯坦《观察家报》10月27日却报道:北方联盟拒绝查希尔回国执政和召开大国民会议,认为召开那个会议不现实。

10月25日,美联社记者问及查希尔什么时候能回到阿富汗,他的孙子穆斯塔法·查希尔回答是“越早越好”。然而,这位国王在联合阿富汗各派力量的能力上受到许多外交人士的怀疑。《金融时报》引述巴基斯坦前总统莱扎里的话说:“如果查希尔是被美国坦克送回喀布尔的,他就很难成功,他所代表的过渡政府也很难成功。”

塔利班内没有“温和派”?

“如同阿富汗历史上一样,有很多外部力量企图在阿富汗未来的政治安排中起到作用,这当然都是出于自己的国际利益和地缘的考虑。”《经济学家》对阿富汗未来新政府是不是真的能像各国政府承诺的那样完全由自己安排表示怀疑。俄罗斯《莫斯科新闻》则指出:“阿富汗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把中亚丰富的能源转运到其他地方的中转地。”

“历史上,长达几个世纪的相互争斗的种族、部落关系错综复杂,内部协调的机会都被国外势力的入侵瓦解了。19世纪英国将中亚地区视作堵截沙皇俄国要地。但阿富汗成了最大的输家。从那以后,国外势力就长期干涉阿富汗内政,提供金钱和枪炮,让这个国家战争的隆隆声没再停止过。”《经济学家》说。

巴基斯坦多年来一直是塔利班最主要的国际支持者,现在又是惟一同塔利班有外交关系的国家,并始终与北方联盟敌对。穆沙拉夫坚称喀布尔应该是“中立地区”,因为“一旦让北方联盟占领了这一真空将引发暴行”。巴因此希望新政府应该包括塔利班“温和派”人士。在美国国务卿鲍威尔10月中旬访问南亚期间,这一观点得到了认同。

“管理阿富汗不可能离开普什图人的支持,塔利班温和派可以是日后普什图人利益的代言人。”一位安南的智囊告诉《金融时报》,“而且,怎样处理塔利班政权中4万名强壮的士兵也是一个问题。”

美国希望从内部瓦解塔利班,开始同塔利班温和派合作。在鲍威尔访问巴基斯坦后,美国一家电视台“Sky News”报道,阿富汗外交部长、塔利班政权温和派领袖瓦吉尔变节,悄然逃离了阿富汗,并有意私下和美国方面进行秘密交易,其中包括“交出本·拉登”的重要环节。不过这一消息随即很快被否认。

但北方联盟的领导人和它们最大的武器供给者——俄罗斯,却明确反对前塔利班成员加入新政府。10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参加完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以后,22日早上会见委内瑞拉总统查维斯后就飞向塔吉克斯坦。23日凌晨2点,普京和外长伊万诺夫以及他的安全会议秘书鲁沙伊洛乘坐的总统专机抵达杜尚别。俄国防部长谢伊万诺夫等人正在机场等待。等待普京的还有北方联盟首领拉巴尼。在会谈后的声明中,他们表示,“未来政府中没有塔利班的位置”。普京还对拉巴尼多年来“为阿富汗人民的解放作贡献”表示赞赏,并表明这是“我们所持立场的判断基础”。

此前,10月19日,俄国外交部副部长在新德里和印度外交部长讨论了阿富汗问题,并发表声明,反对塔利班那样的“蒙昧主义者、恶意者、极端主义者与暴力信仰者”加入将来的阿富汗联合政府。他们指出,塔利班中有“温和派”是一种“矛盾的说法”,一旦塔利班加入,极端的意识形态将对新政府的稳定构成威胁。

阿富汗的另一个邻国伊朗,收留了150万阿富汗难民。伊朗外长在塔吉克斯坦接受俄罗斯塔斯社采访时同样声称:“在未来的联合政府中没有塔利班的位置。”伊朗现在已经不再反对查希尔回国的想法。早些时候,废黜了自己国王的伊朗不愿意看到一个君主政体的国家成为自己的邻居。但正如伊朗的一些评论家指出的,这也总比巴基斯坦控制的政体要好。当然它更支持北方联盟,因为“那些人和他们一样是穆斯林什叶派”。俄罗斯《莫斯科新闻》还指出“(伊朗)像莫斯科一样担心美国加强其在该地区的存在”。

重建,重建

“比起单纯的建立一个新政府,更为复杂和令人畏缩的工作是:阿富汗的战后重建。”《经济学家》开始展望未来的阿富汗。法国《费加罗报》估计,资金缺口将达400亿美元。联合国已经被要求在后塔利班时代的阿富汗维持和平。联合国驻塔利班大使、前阿尔及利亚外交部长拉达尔已经提醒安理会,阿富汗“不喜欢外国人,尤其是那些穿制服的。对于联合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不仅仅是因为阿富汗的版图比东帝汶和科索沃都要大,更是因为维持和平人员面对的全是一些武装人员”。

“除非阿富汗的各派武装能够执行缴械,解除武装,否则不可能有长久的和平。”阿弗拉希亚伯,一位普什图律师和人权志愿者这样说,“同样,除非我们能在阿富汗的邻居中达成共识——不去干扰阿富汗内政,否则,不会有真正的解决方案。”

报道:阿富汗的后塔利班时代4

一次次的战争,一次次的抗议,一次次的逃离家园(Getty/Imaginechina)  

现在,人们开始建议联合国发挥其他作用:解决难民的食物和生活问题,以及同其他一些非政府机构,如世界银行合作,重建阿富汗面临崩溃的经济。“显然,在一段时间里国际军事力量必须出现在那里,正如我们在东帝汶和科索沃看到的,但我不能确定是不是由许多国家共同出兵。比起东帝汶和科索沃,阿富汗是一个非常不同的地方。” 《金融时报》引用一位西方外交官的话说。

有一种声音提议:由联合国支持而并非联合国指挥的维持和平部队进入阿富汗执行维和任务,最好的人选是穆斯林,而不是西方人。

10月23日,土耳其正式提出领导在阿富汗执行和平任务的国际维和部队的穆斯林小分队。它说它对此作了充分的准备:土耳其军队是北约第二大军队,与土耳其山区的库尔德人之间长达17年的内战以及在索马里和巴尔干的维和经历锻炼了这支队伍。10月25日,土耳其总统塞泽尔还访问了巴基斯坦。土耳其是北约中惟一的穆斯林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它已经向美国派出一个高层小组,以便开始军事协作。袭击美国的事件发生后,土耳其立即将自己在因吉尔利克的空军基地向美军开放以证明自己是西方国家的忠实盟友。土耳其总理埃杰维特证实了土耳其正准备派出一个军事小组以训练北方联盟的消息。

“土耳其希望加强它在欧洲的影响,并帮助减少穆斯林世界的担心,他们担心美国发动的反恐怖战争是对伊斯兰国家的攻击。”《华尔街日报》分析说,“土耳其想说服疑虑重重地欧洲国家,让它充分参与欧洲新的安全和防御政策。土耳其还认定,它对西方强有力的支持会给它带来新一轮的经济援助,以支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支持下进行的涉及金额达190亿美元的经济改革计划。”

阿富汗在古波斯语中意为“山上人”,中国古代称为吐火罗。阿富汗的国旗由绿色、白色和黑色组成,中间是金黄色的国徽图案。其中绿色代表对伊斯兰教的信仰,白色象征着和平,黑色象征着曾经黑暗的年代。

国徽上端为阿拉伯语书写的阿富汗国名,下方有伊斯兰教的一句名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阿富汗国内政局

1.1996年,塔利班取代前总统拉巴尼的政府,成为阿富汗的统治者。但是世界上承认塔利班政权的国家只有沙特阿拉伯和巴基斯坦。

2.塔利班于1996年攻占喀布尔后,拉巴尼被迫逃往国外,但其支持者一直在阿富汗北方坚持战斗,现在处于阿富汗北方联盟的旗帜下。

3.北方联盟控制着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东北的战略要地潘杰希尔山谷和阿富汗北部的其他一些省份,约占全国领土的10%,并在阿富汗全国32个省的17个中与塔利班进行武装斗争。

4.塔利班目前占据着包括首都喀布尔在内的全国大部分领土,如主要城市贾拉拉巴德、赫拉特和坎大哈等。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中国巴基斯坦中东局势塔利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