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并娱乐着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王晓峰)
“9·11”事件后,慈善义演、募捐成了娱乐界的主流(Getty Imaginechina)
美国人可以没有世贸中心,但是美国人不能没有娱乐。
从南北战争至今136年间,虽然美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但是美国本土从来没有经受过炮火的洗礼。战争,对几代美国人来说,那是发生在地球另一端的事情。所以,美国永远是和平、安宁的,美国成了极乐世界,美国人把娱乐变成产业。所以,美国有了拉斯维加斯、迪斯尼、好莱坞、百老汇……
因为有了发达的娱乐,所以人们就学会了享受。看美国电视节目,主持人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Please Enjoy It”,就连普普通通的饮料可口可乐上面也会印着“享受它”字样。
因为要享受娱乐,即便是在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期,即便是在二战、朝鲜战争、越战、国内民权运动高涨时期,娱乐从来都没有受到丝毫影响。美国人不知道,如果没有娱乐,美国将会怎样。
但是,当两架客机把纽约世贸中心夷为平地之后,美国人真的没有娱乐了。REM 乐队说:“我们的世界将被彻底改变。”“绿洲”乐队的成员利亚姆·加拉格尔说:“我他妈再也不去美国了。”ABC新闻电台主任海蒂·奥林格尔说:“娱乐不过是让我们解闷的东西,但是我们什么时候才会再次发出笑声?”
“9·11”事件后的一个星期,对美国人来说简直是暗无天日。这期间,所有的电视节目看上去都变成了CNN,不再有明星,取而代之的是几乎是美国人以往只有在电影里才能看到的镜头,爆炸、火光、烟雾、抢救、悲伤、混乱、政界要人的讲话……整个美国都陷入极度恐慌之中。
一个星期过去了,以往给人们制造享受的明星们接二连三地露面了,但他们无法给人们带来欢乐,他们要告诉人们,演出取消了,电影公映时间推迟了,专辑延期发行了,颁奖典礼不搞了,剧本要重新修改了,歌词要重新填写了,封面要重新设计了……短短一星期,娱乐界的经济损失可能高达几亿美元。
明星们此时能做的事情就是发挥他们的公众影响力,慈善义演、募捐成了娱乐界的主流。音乐家们尽可能地去发挥自己的创作才能,创作感人的歌曲,来抚慰美国人心灵的创伤。
美国人头一次感受到,娱乐不能给他们带来快乐。当美国人从恍惚中走出,渐渐定住神时,他们开始变得脆弱敏感。首先遭到责难的是好莱坞大片。一些带有恐怖、暴力成分、爆炸场面的电影,成了民众攻击的目标。甚至,以世贸中心作背景的电影招贴画也被撤了下来。但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在差不多同时举行的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充斥的几乎都是恐怖、暴力影片,而这些影片也几乎都来自美国。
早在1999年,美国克隆姆比中学惨案之后,克林顿总统就针对娱乐暴力发表过讲话,有关机构也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但没有人真的把它当回事。如今美国人被彻底恐怖了一回,就像扇了自己一个耳光,他们好像初次尝到暴力娱乐给他们带来的恶果。不过,各方娱乐界人士的谈话似乎看不出他们对此有什么反思,他们只是认为此时不适合放映这类影片而已。
在这个脆弱时期,美国人开始变得神经过敏,“后街男孩”成员凯文·理查森说了一句“美国有点傲慢”便被扣上“卖国贼”的帽子,以至于他不得不站出来解释他是如何地“忠贞爱国”。这种事情在过去简直是不可思议,美国宪法保护公民言论自由,但在这个非常时期,任何一句过火的话都显得非常刺耳。
甚至,在恐怖事件发生后,一份非正式的禁播歌曲名单通过美国拥有1170家电台的“净道传播”公司传遍了美国各大电台,这分含有一百五十多首歌曲的名单大多涉及“灾难、恐怖、爆炸、纽约、星期二、飞机、自由落体”等字眼儿,虽然“净道传播”负责人否认有这么一份名单存在,但是,谁都知道,此时播放一些带有攻击性内容或是能让人产生悲伤联想的歌曲显然不合时宜。
而美国著名的录像带出租机构“巨型炸弹”公司也在考虑将制定一种新的级别限制,除了色情、暴力、脏话这类级别限制之外,还将在录像带上加上一个“T”字样,以示有恐怖主义(Terrorism)内容。
娱乐,本来是供人消遣的东西,现在却让人变得有些神经过敏,正如一位作者在给《滚石》杂志撰文中写的那样:“即便是在越战和尼克松执政期间,都觉得《上帝保佑美利坚》是首插科打诨的歌曲,但是现在听起来却有种奇怪的感觉。”
恐怖事件究竟让美国娱乐界造成多大损失,目前还无法估量,但是随着美国对塔利班动武,美国人会稍稍喘口气。娱乐业也会随之复兴。
没有娱乐的美国是不可思议的,正像“皇后”乐队在《演出必须继续》中唱的那样:“不管发生什么我都把它留给命运去主宰/又一次心痛,又一段逝去的爱情/就这样一次又一次/有谁知道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着/我想我还在寻找答案/现在觉得温暖多了/情形会好起来的/天空已在破晓/黑暗中我挣扎着奔向自由/演出必须继续/演出必须继续……”Arista唱片公司总裁安东尼奥·雷德说:“也许,这次灾难过后,会涌现出一些真正反映时代意义的好作品。”
在恐怖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公告牌》杂志网站曾作过一些调查,超过半数以上的人认为,唱片公司应该按照原计划发行唱片,54%的人认为,按计划出片可以向我们的敌人显示美国娱乐界不会因恐怖事件而中断,另有40%的人认为,音乐更容易振奋美国精神。
从“9·11事件”发生之后第二周开始,娱乐活动开始多了起来,大小演出一共有60多场,虽然此时观看演出的人都有种样的心情,但是毕竟娱乐回到了人们身边。10月份,也有近70场演出。再看看唱片市场,仅流行音乐方面,9月25日之后会出版11张新唱片。整个10月,会有近420张新唱片发行。这其中不乏一些重量级人物:迈克尔·杰克逊、卡罗尔·金、“吉卜赛之王”、“垃圾”、比利·乔尔、埃尔顿·约翰、乔治·琼斯、高迪、约翰·梅伦坎普、托尼·布拉克斯顿、伦纳德·科恩、帕蒂·史密斯、布里特尼·斯皮尔斯、米克·贾格尔、“新秩序”、阿兰尼斯·莫里塞特、伦尼·克拉维兹、“感恩而死”、朱厄尔、“小红莓”、娃娃脸……这些都是歌坛响当当的腕儿,假如没有恐怖事件发生,相信今秋歌坛将热闹非凡。
人们为什么选择秋季发片?原因很简单,唱片发行后,经过一定的宣传攻势,到了圣诞节就会有一个热卖高峰期,而此时也正是举办各种音乐会的黄金季节。同时,选择此时发片,还能赶上年底的各种音乐评奖。虽然有恐怖事件发生,但对唱片发行的影响不大,除了少数唱片的发行稍后延迟之外,多数唱片出版日期没有更改。目前惟一面临考验的是市场,唱片出版后是否会热卖,听众是否因恐怖事件而无心购买?
但是近期美国电影票房收入的数字告诉人们,这些顾虑是多余的。基努·李维斯主演的《临时教练》创造了票房新高,比去年同期的票房冠军还高。迈克尔·道格拉斯主演的惊险恐怖片《一言不发》又夺得冠军,另一部喜剧片《祖兰德》名列第二,票房成绩也比想象的要好得多。从这两部影片的票房成绩就能看出,美国人目前是多么需要娱乐,不管是恐怖片还是喜剧片。另外,除了《间接破坏》和《大麻烦》因内容问题推迟上映外,从现在到11月份,仍有近50部新片公映。 恐怖事件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