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十年代:从象征工具到“只有我自己”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小于)
巩俐担当了导演分配的象征意义(陶子 摄)
演员的个人魅力成为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陶子 摄)
《菊豆》剧照
《大红灯笼高高挂》剧照
菊豆
朱文的《海鲜》在威尼斯得奖,有记者在采访他时提到一种说法,即《海鲜》是又一部“妓女题材”电影。的确,妓女(包括歌女、舞女)最近频繁地出现在大小银幕上,例如王超的《安阳婴儿》、贾樟柯的《小武》、娄烨的《苏州河》等等。在此之前,银幕上比较显眼的妓女形象是李少红《红粉》中的秋仪、小萼。而比90年代更早一些,大陆电影中则基本没有什么妓女形象,那时女性形象更接近人们说《黄土地》里翠翠的爹:往那里一蹲就是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像菊豆。
菊豆是个年轻美貌的女人,不幸被有性虐待倾向、但性无能的杨老头买回家做传宗接代的工具。杨老头之侄杨天青在染坊帮工,他和菊豆之间基于同情、更基于欲望的关系迅速发展起来,生下儿子杨天白。后来杨天白又杀了杨天青。与其说这四位是人物想象,不如说他们是四个符号。菊豆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呢?她喜欢吃什么谁也不知道,而且她身世不明,仿佛从石头里蹦出来一样干净。张艺谋不表现这些并非是无意的,他这样安排是为让菊豆成为一个女性身份象征的工具,出现在男性弑父寓言的舞台上。稍前稍后出现的类菊豆还有《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四姨太、《五魁》(黄建新,1993)里的新媳妇、《炮打双灯》(何平,1993年)里的春枝。
90年代初,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成为一种潮流,很多导演重拾“五·四”时期提过的反封建等话题。反封建的最好角度就是从妇女下手——妇女是受迫害的集大成者。一个单纯的妇女不足以说明问题,只有让女主角成为一个象征工具评判封建意识时才称导演的手。整个文化环境都有这样的倾向。导演们总是试图让自己站得更高,用越大越好的角度去评判社会。那时,挣钱还不是导演的主要追求,幸好国家给电影制片厂,电影制片厂给导演支持他们拍片,如果真亏了钱也亏不到个人。
巩俐太适合这类角色了,她长相端庄,气质淳朴,甚至有了国际巨星的地位还是有山东人的特质。她担当得住导演分配的象征任务。
秋仪和小萼
秋仪是李少红《红粉》(1994)中的一名被劳动教育的妓女。李少红在《我的女性觉悟》中说改编《红粉》是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她从中逐渐觉悟到描写女性的题材最重要的是如何把笔下的女人个人化。电影的镜头语言要“转向描述个体存在,以及个体的精神状态”。《红粉》里的两个妓女的经历绝对是她们个人的经验,秋仪和小萼被带到社会进步潮流中,送去进行脱胎换骨的劳教。大时代除了改变两个人的生存外部环境之外没有能改变两个人的性格,而且使得两个人的个人特质显得更为清晰。
徐静蕾
李少红没有强调她们身上有什么大的外来压迫,而是把重点放在作为一个女性自身的观念上。秋仪和小萼的命运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满足个人的生活感情需要。
90年代中,不少电影由对整个民族文化的反思走向对个体的认识。陈凯歌拍的《黄土地》、《孩子王》欲完成文化反思的命题,连出现在影片里的巨大下压房顶都是传统文化的化身。但在1993年拍摄的《霸王别姬》中,人终于走到时代之前。程蝶衣(虽然程蝶衣不是一个女性,但由于角色的特殊性也可以放在这里讨论)这个角色首先要完成的是对一个“人”的塑造。
我的母亲
电影的商业性和艺术性的争论热闹了一阵,电影工作者身上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我的兄弟姐妹》的导演俞钟很明白地说他要对制片人负责,不然谁还愿意给影片投钱。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不计回报的拍电影方式一去不回头了(有国家支持的电影除外),资金的来源增加了,但导演使用起来也必须慎重了。连张艺谋也说,以他的条件,原则上也是拍电影不能连砸三部,不然就没有人给他钱了。
电影在观众日常生活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小,电视占据了娱乐业龙头地位。1999年《还珠格格》里出了个小燕子,这个性格活泼、爱吵爱闹的格格一跃成为大多数中国观众最喜欢的银幕形象。小燕子的出现及受欢迎有很多原因,她基本是经济行为的产物,很难说投资方打算拿她反映什么妇女和社会问题。其次是观众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平面化的享受。
虽然张艺谋说他不太懂“卖点”这个词,但他很明白观众喜欢看什么——在纷纭的时代中,纯情的东西应该是观众最愿意看到的。所以他拍《我的父亲母亲》,向住在城市里的人讲了一段怀旧的、充满温情的、童话般的爱情故事。“我的母亲”的作用就是打动观众的情绪。
演员的个人魅力成为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制片和导演必须把使用哪一个演员作为最重要的问题。经济上的考虑是“明星制”最重要的动力。如果说菊豆的形象还有一些思想上的消费,秋仪和小萼还有对个人存在状态的探索,那么无论是徐静蕾的清纯、赵薇的活泼还是周迅的青春和世故都已经成为观众消费的对象。她们扮演的角色也变成这样,观众不再追求女主角一定要代表了什么。电影中的女主角和电影外女演员几乎合而为一,有时候与其说观众看电影,倒不如说是去看演员。王菲有一首歌叫《只有我自己》。女演员们已经慢慢侵蚀了自己要扮演的角色,在电影里也将是“只有我自己”了。
电影中的女主角和电影外的女演员几乎合而为一,观众看《还珠格格》也是看赵薇(陶子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