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尴尬的好莱坞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小于)
SONY公司打算在明年暑期把流行漫画《蜘蛛人》搬上银幕,纽约世贸中心被袭击后该公司撤回了前期广告,因为超级英雄蜘蛛人要爬的双塔已然消失。成龙也不得不修改他的剧本《鼻血》,原始版本里他的身份是双塔大厦擦玻璃的工人。双塔的玻璃现在已经荡然无存,成龙只好换换个工作地点了,可能会是帝国大厦。
许多电影因为内容涉及恐怖行动,不得不更改放映时间。施瓦辛格欲借之翻身的《间接伤害》预告已经在剧院中上映,现在制片方抽回广告和预告片,停止一切宣传工作,名义上是为了向“9·11”事件的遇难者致敬。但很难说制片方不是为了避免引起观众的反感。施瓦辛格扮演的联邦官员戈登的妻儿在一场爆炸中丧生,下手的是哥伦比亚游击队。戈登只身奔赴哥伦比亚追查责任人。这个时候这样的故事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受到惊吓的观众不想到了电影院还得受刺激,甚至会厌恶好莱坞拿灾难做卖点。
早些年,好莱坞已经先于恐怖分子对世贸中心“下过手”了。在1994年的卖座热门电影《真实的谎言》里,施瓦辛格驾驶鹞式飞机发射导弹,一名挂在导弹上的阿拉伯恐怖分子穿过双塔,然后击中另一面由恐怖分子驾驶的直升飞机,世贸中心只碎了几块玻璃。一般来说,恐怖分子想到了好莱坞的编剧也都想到了,恐怖分子没有想到的编剧也想得出。1997年拍摄的《空军一号》将目标对准美国总统的坐驾“空军一号”,一群恐怖分子劫持飞机后逼迫总统听他们指挥。1988年开始的《虎胆龙威》系列里,布鲁斯·威利斯跟各种各样的恐怖分子搏斗,他们当中有的劫持一座摩天大楼,有的想炸掉半个纽约。恐怖分子的胆子和魄力恐怕还没有编剧们大,后者曾经让整个好莱坞的市民都成为恐怖分子的人质。
“9·11”一架飞机插入世贸大厦时,一位目击者喃喃自语“OH,SHIT!”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从来没有这么含混过,这个时候最难堪的应该是好莱坞了,一向被他们引为骄傲的大灾难场面(虚拟的)竟然成为这时候他们最羞于提及的东西——谁能说得清那些恐怖分子是不是好莱坞电影的学生?肯定是先有恐怖行为才有恐怖主义电影的,而好莱坞的天才编剧们虽然不一定能拿得起枪,但他们能编出更恐怖的故事,成为恐怖主义教材。恐怖主义电影(包括小说)跟恐怖主义行为像一条吃了自己尾巴的蛇,没有头没有尾,而且两头使劲。只是此时,所有曾在电影中救平民百姓于水火的英雄们一下子褪色了。 好莱坞恐怖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