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校园民谣说再见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三联生活周刊)

或许,从叶蓓刚刚上市的新专辑名字的选择中,我们就可以发现一些改变的迹象——比起怀旧而感慨的《纯真年代》,《双鱼》虽然还有些微的忧郁感觉,但却明显多了灵动和时尚气息。

音乐也是一样。在《双鱼》中的绝大部分歌曲中,已经很难找到《纯真年代》中的伤感旋律和木吉他式简朴编曲,代之以彻头彻尾的乐队化,鲜活、时髦而且依旧动听。在其中,既有流畅的英式吉他流行曲、也有南美音乐的波萨诺瓦的灵动节奏、爵士乐的美妙穿插和明显加强了律动感的管弦乐。甚至,在《我要的幸福》一曲中,你会联想到王菲。

向校园民谣说再见0

叶蓓  

不要民谣要流行,不要感伤要快乐,不要校园要都市,不要女生要女人——很明显,这是一次经过精心策划的向校园民谣彻底说再见的成功个案。为了这一声再见,麦田和叶蓓从决定专辑制作人时就选择了摇滚诗人许巍,而彻底放弃了与麦田保持着多年合作关系并曾经合力打造《纯真年代》专辑的校园民谣旗手高晓松和郁冬。

其实,仅就现状而言,就连高晓松和郁冬自己都已经和校园民谣很难说再能拉上什么关系。高晓松忙着在网络公司进出和辟谣打官司,郁冬迷上了欧化的电子乐在拉着老狼不断尝试。而其他当年的校园民谣主力们更是早已分崩离析,只有一个沈庆因为做了音乐网站的CEO而可以偶尔在报端一见踪迹。间或也有如卢庚戌者在苦苦挣扎后获得了出版唱片的机会,但也很快趋于无声无息。对他们来说,所面对的问题不仅仅是才情,不仅仅是一个流行朋克和流行歌曲同样流行的不再宁静的校园,更是一个关于沉寂或是改变的两难选择。

事实就是如此:作为一批积累已久而在1994年那张《校园民谣1》中爆发于一时的咏叹青春的歌曲,校园民谣已经作为一代人的青春回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里。作为一种音乐形式,因为先天不足而后劲匮乏的校园民谣,当年就因众多拙劣的续作坏了歌迷胃口而昙花一现,现在更因时光的流逝和环境的改变而无以为继。

所幸的是,如果我们愿意仅仅把校园民谣当作一种精神,一种“我口唱我心”式的朴素的对音乐和青春的热爱,它还注定会继续在校园中生生不息地流传,也必定会有新的音乐天才产生其间。

只是,真正的音乐天才必须面对不仅仅是方寸间的校园。

向校园民谣说再见1

胡吗个和勾股唱片

1999年10月,游荡在北京大学附近的湖北山区青年胡吗个在“摩登天空”旗下推出了他的第一张专辑唱片——《人人都有个小板凳,我的不带入二十一世纪》,为自己赢得了民谣歌手的美名和惨淡的唱片销量。那时候,大家津津乐道的是他的DIY 精神,是他如何用一部四轨机和一把吉他就在家中完成了所有歌曲的创作制作。

2001年9月,租住在马甸桥附近的前民谣歌手胡吗个在自己的“勾股唱片”旗下推出了他的第二张专辑唱片——《一巴掌拍死七个》,专辑同样是他在家中DIY而成。

《一巴掌拍死七个》是一张由新闻、时事、电影、传言、黄色笑话等等原始素材经变形、拼贴、再造并揉以胡吗个式的幽默感而成的作品。

在胡吗个看来,《一巴掌拍死七个》的妙处还不止这些,它还是一出由上下两幕共23首歌曲或称歌曲片断而组成的情景剧,上下两幕分别由两条主线串成。设计的主角是一个傀儡木偶,设计理念是让其穿上不同衣服、装扮成各种市井人物的样子,与拍摄的城市场景拼贴在一起,对应专辑中的曲目,按照不同主题贯穿始终。说到“勾股唱片”,这并不是什么一本正经的唱片实体,它不过是由胡吗个和他的一些喜爱音乐但是又不愿意被过往音乐观念所束缚的朋友们所组成一个有着浓厚DIY色彩的小圈子,或者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DIY独立唱片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