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自由的凯柯

作者:王星

(文 / 王星)

不愿自由的凯柯0

运送凯柯前往冰岛特定海域的路线示意图 

不愿自由的凯柯1 

凯柯在冰岛的新家  

杰西是一个11岁的男孩,他的母亲抛弃了他。在从一个收养人移交到另一个收养人的过程中,杰西惹出了不少小麻烦。最新的一次“小麻烦”是杰西大闹了当地的水族馆。作为惩罚措施,杰西被罚在水族馆里帮工。杰西的新的养父母对杰西很和善,但杰西拒绝了他们所有想和自己成为朋友的努力,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水族馆,尤其是馆中新捕获的一头逆戟鲸——威利(Willy)上。威利是一头尚未成年的逆戟鲸,它是在海中和自己的父母一起游弋时被非法捕获的。失去了自由、被关在水族箱里的威利拒绝学习任何可以取悦观众的小把戏,每天只是无精打采地四处游动。同样孤独的杰西与威利很快成了朋友。当贪婪的主人发现威利毫无利用价值后,他预谋把水族箱破坏,杀死威利以换取高额的保险费。杰西发现了这个阴谋,因此决定带着威利重返自然。克服了重重困难以后,他们成功了。

不愿自由的凯柯2

按照饲养员的说法,凯柯是一头在人类世界中长大的腼腆的逆戟鲸 

不愿自由的凯柯3 

凯柯的饲养员 

不愿自由的凯柯4 

水族馆中的凯柯 

不愿自由的凯柯5 

水族馆中的凯柯  

这显然是一个颇为老套的儿童片的剧情。这部名叫《Free Willy》(中文译名:《自由威利》或《巨鲸闯天关》)的影片1993年推出后曾在美国轰动一时。使这部影片直到今天仍有影响的是随后出现的“自由凯柯”事件。“凯柯(Keiko)”是扮演片中的威利的那头逆戟鲸的真实名称。在《自由威利》火爆票房后不久,就有环保人士站出来感慨:“电影《自由威利》让威利一举成名而且受到全世界范围的喜爱,而现实生活中的凯柯却不得不继续它在狭小的水族箱过热而且加过漂白剂的水中每天表演四场节目的生活。凯柯的物质生活状况其实不比穷人更好。”

有关凯柯的真实故事是这样的:1977年或1978年,凯柯出生在冰岛附近的大西洋。1979年,凯柯被捕获并送进冰岛一家名为“Saedyrasfnid”的水族馆。1982年,加拿大的安大略海上世界买下了凯柯,凯柯从此开始了接受训练并为公众表演的生活。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凯柯身体表面显现出由于炎热造成的皮肤损伤。1985年,安大略海上世界以35万美元的价格将凯柯出售给美国墨西哥城的一个名为“Reino Aventura”的公园。1992年,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开始在墨西哥城拍摄《自由威利》。1993年,《自由威利》取得惊人的票房成功。1994年11月,在舆论压力下,“自由威利-凯柯基金会(Free Willy Keiko Foundation)”成立,基金会募集到来自华纳兄弟电影公司与一个不知名的捐献者的400万美元。1995年,“Reino Aventura”公园将凯柯捐赠给“自由威利-凯柯基金会”。在与俄勒冈海滨水族馆协商后,基金会宣布:凯柯将迁居到在该水族馆耗费730万美元修建的“技能恢复池”里,以此作为凯柯将来重返北大西洋故乡的第一步。同年,世界各地的儿童也开始纷纷向凯柯捐款。1996年1月7日,凯柯被送抵俄勒冈水族馆,此时凯柯的体重只有7720磅。凯柯被放入专用水池,在阔别14年后第一次重温海水的感觉。年底时凯柯的体重已经超过了10000磅,皮肤损伤的问题也逐步好转。1997年5月,当凯柯的皮肤损害问题彻底解决后,饲养员开始教凯柯捕猎活鱼。最初凯柯拒绝吃鱼,只是把鱼带回给饲养员,直到8月它才第一次吃掉自己捕到的活鱼。1998年6月,在新水池里住了18个月后,凯柯的体重基本稳定在9620磅左右。“自由威利-凯柯基金会”的成员开始筹划将凯柯进一步放养到北大西洋一片圈围起来的海域里。基金会的医疗人员也宣布:凯柯目前的健康状况良好,而且表现出了野生逆戟鲸的自然行为模式。1998年9月9日,凯柯乘美国空军特派的C-17运输机直送到冰岛的Vestmannaeyjar。同年9月底,凯柯和它的养护人员第一次经历了北大西洋的冬季风暴并安然度过。1999年一整年的时间里,凯柯都在接受帮助它重返自然的综合体能与社交能力训练。训练的最重要科目之一是教凯柯把注意力由水面上方转移到水面下方。只有完成这一训练,凯柯才有可能更少地依赖它的饲养员而对自己周围的自然环境产生更大的兴趣。2000年,凯柯仍然在接受进一步的适应性训练,包括出入人工护栏的识路练习、呼叫反应练习、捕猎练习以及跟随船只逐步深入大海的练习。

到这一步为止,凯柯的故事还很接近电影《自由威利》的居剧情。但凯柯的故事注定将有一个不同的结局。养护人员一直努力让现年23岁的凯柯能够与迁徙到冰岛海湾附近的野生逆戟鲸鲸群建立沟通,凯柯也曾几次努力尝试前往深海、进入野生逆戟鲸的群落里,但21年的圈养生活已经使凯柯丧失了鲸群中必要的社交技巧。在被鲸群拒绝后,凯柯只能回到饲养员身边。帮助凯柯重归自然这一项目的负责人杰夫·福斯特在接受路透社的采访时说:“凯柯就像一个闯进了到处都是陌生人的房间的害羞的孩子。我们不知道它心里的想法。我们只看到每次它与其他逆戟鲸接触后又回到我们这里。”

尽管凯柯目前的健康状况已经足以在开放海域中生活,但随野生鲸群生活必要的远行与社交能力显然是人类无法教给凯柯的。野生逆戟鲸喜欢成群地生活与迁徙,迁徙的方向一般随它们最常吃的鲱鱼的迁徙方向而定。今年夏天凯柯已经与迁徙到这里的野生鲸群建立了一定程度的联系,但这一鲸群很可能将在今年8月底就离开这片海域。一旦开始长途迁徙,鲸群成员之间的交流机会将减少。因此鲸群迁徙前剩下的两个星期对于凯柯而言变得至关重要。从目前的进展来看,凯柯随鲸群迁徙的可能性存在,但凯柯能够坚持多久?是否要继续跟踪观察?这是已经摆在研究人员面前的问题。福斯特承认:“我们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支持,我们的捐资者也很支持我们的工作。但从经济角度来说我不知道这个项目发展到目前这一步后还能维持多久;因为它的确很费钱。”项目小组的经济学家布伦希尔德·贝内迪克茨多特说得更直接:“冰岛的渔民都把这个项目当笑话看,认为这纯粹是在榨美国佬的钱。”即便不考虑经济因素,凯柯如果重返自然,它将面对更黑暗的现实是:冰岛拒绝加入禁止捕鲸的国际公约。

在捐助凯柯活动的最高潮时期,华纳公司适时地推出了《自由威利2》与《自由威利3》。在这两部电影里,长大成人,摒弃了早年的孤僻的杰西与欢乐地生活在鲸群里的威利幸福地重逢在北大西洋的美丽海域中。但两三年后的凯柯到底会怎样现在没有人知道。无论是威利还是凯柯,它们的故事说到底都是人类安排的。相对于海洋而言,也许凯柯更适应的反而是人类社会:至少它可以在这里看看自己的电影,读一段“在正午的时候,莫比·迪克缓缓地穿过深蓝色的海洋,在它的身后,是一路银河一样的泡沫的痕迹,在闪耀的阳光下,泛着生动的光芒”,或是在闲暇时打一把名叫《逆戟鲸:远古的报复》的电子游戏。

上一篇: 视觉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