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物语:汽车的降价曲线

作者:邢海洋

(文 / 邢海洋)

投资物语:汽车的降价曲线0

有一天,有人紧急呼叫,我就开了车出门,帮别人去拖车。天气热得紧,空调就跟没有一样。可站在太阳底下推车,才知道在汽车里的感觉是错误的,抛锚车的后盖子就像铁板烧,弄得我过了很久还觉得自己的手是熟的。车主人看我如此奋不顾身,干脆把这辆老掉牙的VOLVO送给了我。

车到了我手上,就没有出过事。所以我就想,车和人一样,也是怕热的。这辆1980年的VOLVO跑了大概10万英里的样子,但因为保养不好,已经面目全非。只是跑起来,马达的声音还是满顺耳的。如果到市场上去买,大概三四百块钱就能买到。我一文不费,算是捡了便宜。不过,这样的车如果到大城市,恐怕只有送到拆车厂的份——那里的环保规则严格,如此旧车早没有修理的价值。拆车厂收车,都是论斤称,两三美分一磅。若是车坏在路上,请拆车厂来拖,恐怕还得倒找几十块钱的拖车费。

这就是拥有一辆老掉牙汽车的不便处:修车、拖车、上保险,乃至换个轮胎的价钱都超过了车的价值。脑筋不糊涂的人轻易是不买1000元以下的车的。但如果实在是穷,就顾不得这些,所以说美国人均拥有数辆汽车的宣传,相信是事实。因为再穷的人,捡一辆车的机会总是有的。

旧车的另一个价值是零件价值。路边上总有各种规格的修车厂,买一辆破车,如果当心零件有问题,尽可以到那些野路子的修车厂,看上了什么零件,修理工当即从那些烂车上拆下来,给你换上。这样一来,昂贵的修车费就剩下了零头。所以如果抱定开烂车的决心,从买到修,就跟国内鼓捣个自行车没有分别。

旧车便宜得惊人,细想起来也有道理,花在保养和修理上的时间金钱很多,把这些成本加在车价上,就发现有钱人大大方方地抛弃旧车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穷人有的是时间,没有的是钱,所以最好买旧车。有人从日本来,说那里的车过了8万公里就有年检,年检后为达标就得花上一大笔,所以开到8万公里后,车主恨不能就把车拱手送人。这算得上是视旧车如鸡肋的一个极端的例子。

投资物语:汽车的降价曲线1

美国车通常是跑到6万英里就需要大修,轮胎火花塞调节皮带统统要换,那时的车价骤降。一辆原价1.5到2万美元的轿车,那时候就降到原价的1/3到1/4。不久前看到街边停着一辆1996年的别克世纪,车窗上贴着个$5600外加可商量的牌子,这辆原价2.1万美元跑了6.5万英里的车实际上不到5000美元就可以买下来。Escort是福特家用车系列里最为廉价且通用的车型,标准配制的新车基本在1.3~1.4万美元之间,出厂四五年,行驶6万英里,价格就降到4000了。大的车行卖新车的同时还收购旧车,他们公布的旧车收购卖出价格基本上是私下里交易的价格指南,可到了真正交易时候,价格往往比指导价还要低一些。究其原因,来试车的穷人络绎不绝,弄得卖车人不胜其烦,只有降价以求出手。另外,车放在手里不开也贬值,美国车基本是10年的寿命,一年就要贬值1/10。高档车则是另一番图景,那些车制造时就是要它历久弥新,新车价都在3万美元以上,如别克的Park Avenue和林肯的Town Car,降到四五千美元就要等到10年左右,10万英里。

价格剧降的另一个阶段是刚买的新车。新车出手的原因很可能是个人财务出了问题,可买家却是不占足了便宜不如买新车的心理,这样一来,没跑一万英里的新车价格就可能比原价降1/5到1/4,比如配置基本齐全的丰田Corolla,原价要两万美元,二手新车也就1.6万美元。近乎新车的二手车是车商最愿意经营的,买家卖主都没有很明确的价格预期,车商正好大赚其利。待到车龄10年以上,里程表上有6位数后,车商就不愿染指了。价格超不过两千,根本没有利润空间。当然,车到了这个份上,如果性能没有问题,开一两年就是白开,十四五万英里的雅阁再开一两万英里还能卖到1500美元。

喜爱鼓捣车算得上是美国人的天性,旧车交易之发达也是在别的地方难以看到的。旧车交易网上甚至可以把全国所有的出售广告集中起来,而一些信用机构则保存了每一辆车的事故记录。虽然有人给旧车喷漆,但没有人敢于调里程表,一辆辆旧车就在这个伟大的市场中倒来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