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坤沙时代的金三角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三联生活周刊)
缅北地区武装林立,果敢同盟军在操练(董胜 摄)
勐古兵变
德宏州禁毒支队队长王虎说他们对勐古兵变很早就有情报掌握,但多数德宏的禁毒官员并不相信这一兵变会真的发生。王虎解释说:“他们推举李尼门为兵变老大,是让大家觉着不太相信的主要原因。”对李尼门的不信任,缘自这位被勐古保卫军解职的前副总司令,“没有什么能力,是个昏官”。但是,关于这一事件更多的内容,王虎却没有任何涉及。
但是兵变仍然发生了。这一地区的格局,各种政治军事势力以及大小毒枭就自己的利益着眼,似乎更需要一个“昏”一些的地区“领袖”。
2000年10月24日,李尼门率旧部仅100多人发动兵变,随即扣押了勐古保卫军总司令孟撒拉与副司令早腊等人。完成兵变后,李尼门宣布将恢复果敢同盟军893师的建制。勐古保卫军先前隶属于果敢同盟军,但6年前孟撒拉同样以兵变形式摆脱了果敢同盟军而宣布独立。表面上看,李尼门是为了复辟,重新回到果敢同盟军,但事实远非这么简单。
佤联军总司令鲍友祥(董胜 摄)
佤联军副总司令李自如(董胜 摄)
吸毒者正在注射毒品
生活在缅北地区的佤族儿童(董胜 摄)
泰国——金三角毒品南下最重要的通道(新华社 供图)
勐古地区位于缅甸萨尔温江以西,与云南德宏州畹町市、潞西市接壤。过去属果敢同盟军领地,1995年孟撒拉兵变独立后,即成为向中国境内贩毒的重要区域之一。但这一地区位置特殊,其东面分别为果敢同盟军、佤联军;其西面为缅政府辖区、克钦保卫军、克钦新民主军。作为向中国境内贩毒的重要通道,各军事势力对这一地区都有强烈的关注,即使独立毒品贸易商,如谭晓林们也经常需要假此道而将毒品贩人中国境内。如果这一地区不能保持一定的“中立”,政策有变,各利益集团将会受到损失。但偏偏近年来孟撒拉更倾向西面,也即克钦保卫军,这一将导致这一地区失去平衡的举动当然会使勐古周边各军事势力的不满。
为了完成自己的立场与方向的改变,孟撒拉开始大规模调整权力结构。导火索发生在去年5月,副总司令李尼门被免职。兵变自李被解职便开始酝酿。
但是,李尼门的兵变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孟撒拉的勐古保卫军一团团长麻门拒不归顺李尼门,并自行成立“勐古保卫军临时司令部”,与兵变的李部对抗。这一变故使得勐古周边各军事势力在局势未定之时都选择了放弃自己的倾向,而按兵不动。但暗中却对李尼门与麻门分别给予支持,这里的天下未来是谁的,谁知道呢?
比较有趣的是,在李尼门兵变10天后,麻门发起反攻,结果又重新占领了勐古;更有趣的是,这一反攻还让麻门营救出了孟撒拉与早腊。作为被拯救的回报,孟撒拉与早腊在被救出的当日即宣布“弃政从农,不再过问勐古事务”。孟撒拉们的“撤离”,使这一地区仅剩下李尼门与麻门两支对峙的力量。后来的结果表明,孟撒拉要“弃政从农”,可能还要等若干年,因毒品问题孟撒拉被缅甸政府判刑7年。孟撒拉毕竟不如坤沙,他不可能轻易得到缅政府的宽恕。缅甸政府掌握了孟撒拉向中国、泰国、香港与澳大利亚贩毒的确凿证据,不打击孟撒拉,无法平息这一地区的制毒、贩毒。
李、麻对峙反复争夺勐古、各方静观的格局在一个月后被打破。11月23日,缅甸政府军正式出兵介入兵变。首先政府军与李尼门进行了谈判,令其缴枪投降,但李予以拒绝,结果第二天,政府军对李、麻两部同时实施突袭围剿,战斗迅速结束,缅政府控制了先前无法控制的勐古地区。
动荡之邦
如何看待这一似乎并不特别引人注目的“勐古兵变”?这一兵变使金三角地区格局发生了什么新的变化?云南禁毒局综合处副处长雷建波分析认为,如果将这一兵变放在这一地区动荡的历史背景里看,似乎并没有特别的价值显现。而这一地区真正有标志性的变化是两个:其一,1989年缅北地方武装分裂;其二,1996年坤沙投降。
当然看清楚这两大标志性变化,可以在清晰的坐标里清理各种区域的局部“兵变”。记者在这里采访发现,“兵变”差不多是金三角最经常出现的事件,其数量之多,仿佛成为一种仪式与规定动作。
1989年的变故,最直接的结果是缅北地区,也即缅甸与中国最广泛接壤的地区诞生出各民族独立势力。从形式上看,各民族势力全部以“军队”面目出现,主要的有佤联军、掸东同盟军、果敢同盟军与克钦新民主军,他们分别在中国边境的缅甸境内自东向西瓜分了各自的领地。
在十多年的历史里,最为动荡的是果敢同盟军。独立之初,这一支军队由彭家声领衔。彭不可小觑,在1989年的变故里,他是当时最高阶军官,后来各军事势力的领导人,差不都是他的下属一级的人物。但是,带着一支独立的军队不到3年,1992年,彭手下的一个师长,也即杨茂良便进行了兵变,彭被迫“弃政务农”。与果敢同盟军接壤的是云南临沧地区,当时的禁毒队长王方荣回忆说,彭杨之战打了一个多月。他们的战斗很搞笑,彼此各据一个山头,不时地向对方领地放放炮,有时也率队冲锋冲锋。在缅甸的高山丛林里,任何战斗打得都很不同一般。
杨打跑了彭家声后,最大的变化是这一地区制贩毒日益猖狂。杨的小弟杨茂贤随后便被中国警方抓捕,并被处决。有趣的是,杨茂贤先前并无军旅背景,而是在家务农,当他的二哥杨茂良成为这一地区的“老大”后,这里当然成为杨家天下,老农民杨茂贤便“弃农务政”,当了果敢县副县长。而务政惟一能选择的仍是老本行:贩毒。与过去小打小闹有所不同的是,杨一旦有了县长之衔,毒品之量即空前增长,最终成为被我方处决的第一个大毒枭。
在杨贤良兵变推翻彭家声后,1995年他自己统治的军队也发生了兵变,也即孟撒拉拉出人马在勐古地区独立。这一支人马去年再次发生流产兵变。兵变衍生兵变,兵变环环相联,连绵不绝,这一地区有特别的代表性。
一位在果敢地区从事替代种植的云南企业家童先生对这一段历史相对熟悉,他对记者所描述的这一地区各次兵变的“师出之名”,竟全部都是为了“肃毒”!在杨茂贤被处决后,缅北地区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谁也不敢自称自己沾毒了。先后两次在这一地区进行考察的云南社科院东南亚所副所长刘稚说,当地毒枭最害怕别人问他们毒品问题,如果问了,他们会摆出最为严厉最为庄重的姿态,谈论毒品多么有害。
但是,任何宣称民族独立的军事势力,其军队生计的维持都是头等大事,而这一区域能够选择的经济方式,并不太多,罂粟种植自然是多数势力的选择。“军”与“毒”,成为相互需求极其紧密的一对关系。
区域市场
缅北各民族势力崛起之际,正是坤沙与缅甸政府军拉锯战开始时刻。盘踞缅泰老边界(也即传统金三角地带)丛林里的坤沙,并不那么容易让政府军打败。缅甸以及东南亚地区,其季节一般而言只有两季:旱季与雨季。任何战斗,差不多只能在旱季进行,这种条件被坤沙充分利用,“旱伏雨出”,也就是旱季退守深山丛林,雨季出来加工海洛因,这是坤沙的策略。如此格局,使坤沙独霸世界毒品市场数十年。强大到有10个“军区”的坤沙最终不甘自己在缅甸国内的无名无份,于1994年宣布成立掸邦共和国,并自任总统。此时的坤沙,改变守势策略,他要开始对缅政府军展开攻势,派出军队与缅政府军正面作战。云南禁毒局副处长李宜融总结说,这是坤沙失败的战略之因。
政府军与佤联军南北夹击,使坤沙之势终于崩溃。与坤沙有“世仇”的佤联军是这一战役的赢家,他们先前被坤沙所攻击的南部辖区不仅不再无忧,而且取代了传统由坤沙所占据的地盘。缅甸政府对这一区域的控制也大大强于以往。
1996年元月,坤沙正式宣布投降,他在世界毒品市场的霸主地位随即烟消云散。而此后坤沙的传奇成为文化市场的畅销读物,对他的败因有众多的解释,主要集中于他自己的战略失误与军队内部的内讧和冲突。云南禁毒局的张辉民却从大格局的变化里阐述了坤沙之亡的另一层更有价值的亡因。
在坤沙最辉煌也最接近失败的那几年,阿富汗毒品在全球范围里崛起,这对坤沙是一种崭新的挑战力量。巴尔干地区的动乱以及中亚各国的变化,使阿富汗毒品发现了进入欧洲的通道,并形成了自己的欧洲市场;而哥伦比亚与墨西哥毒枭在进攻美国毒品市场的同时,东南亚地区发生了金融危机,这导致金三角地区毒品现金收益变得得不偿失,古老的以物易物的毒品交易重新在这一地区出现。
与这种世界格局的变数相对应,由于坤沙的失败,而缅北各民族独立势力在渡过了最初的艰难期后,又大力开拓了“中国通道”。金三角毒品变得复杂的最显著表征之一就是:金三角北移,使中国境外的缅北地区与老(老挝)北地区成为新的毒源地。
与此同时,“军毒”结合的金三角传统格局,正在出现大量如谭晓林等独立毒品商。李宜融分析认为:单纯从经济的角度看,这种变化意味着这一市场的成熟化。“军毒”结合更类似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而中间人出现并且中间人逐渐做大到“枭”的程度,市场的分工便可以认为已经进入细化阶段。未来的种种纷争结束,形成新的垄断格局,将会以超过传统方式的新的面目与形态出现。
泰国大城府焚毁了2000多公斤毒品。图为泰国首相他信·西那瓦查看待焚毁的毒品(新华社 供图)
哥伦比亚捣毁一重大贩毒团伙(新华社 供图)
联合国禁毒署与国际刑警组织的报告里认定,金三角地区鸦片产量在逐渐减低,是“因为气候的原因”。而美国中央情报局提供的另一组数据却更值得重视,他们报告说,缅甸在1988~1989年度,吸毒人数仅为8~9万人,而目前吸毒人数却大为增加。20世纪80年代中期,印尼国内只有12万吸毒者,而1995年,这个数字已增至150万人,其中50万人吸食海洛因。到90年代末期,安非他明与致幻剂类药物(摇头丸)的增长在这一区域也是最为突出的现象之一。
失去了全球性市场霸主地位的结果是,一个区域性市场被培育出来了。国际刑警组织对此现象的解释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是,世界上所有毒品过境国均逐步发展为消费国。
替代种植
在昆明从事探险旅游的金飞豹先生,在1996年曾率西盟摩托车爱心之旅到达云南思茅地区西盟县,这里与缅佤联军辖区相邻,金飞豹通过有关方面联络上了当时还是佤联军副总司令的鲍有祥,对方应允他们从佤联军辖区穿过“一日游”。两辆丰田越野车与16辆摩托从西盟县进入佤联军境内。
对方派来迎接他们的是佤联军武装部长。金飞豹想象既然是武装部长,一定很威风,但对方从一辆破旧北京吉普车里下来时,金吃了一惊,“他最多最多……像我们的民兵排长”。歪挎着一支手枪的武装部长让金飞豹觉着可乐,但真进入缅境,可不敢再乐了。任何一个,哪怕是极小极小的集市,都有鸦片坨出售;满山的罂粟田里,竟可以看见戴着脚镣的人在种植;而寨子里的头人,小洋楼上卫星锅有好几个,两台丰田越野车比起他们欧洲款的越野车差得太远了。后来,这一队人回到中国境内,都感叹这是一次“惊心之旅”。
很难说缅北地区握有军事力量的民族独立势力就完全没有禁毒之意,多数时候,毒品是他们重要的生计来源,这种情势,多少也有一点点不得已的因素夹杂其中。云南社科院研究员刘稚向记者描述的克钦独立军的禁毒方式,多少有些令人惊恐之感。在克钦独立军辖区内,如果发现吸毒者,第一次绑起来示众;第二次痛打;第三次,处决!与这种严酷的肃毒的相对应的是,他们1991年开始在中国云南方面的帮助下,展开了替代种植。
与克钦独立军开始替代种植同时,掸东同盟军也开始了这项从根本上禁毒的工作。这两个地区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后,由于分别有宝石、木材与旅游资源,随后即走上了相对良性的经济循环。
云南省公安厅副厅长孙大虹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再三强调:“替代种植才是这一地区禁毒真正的治本之策!”
联合国也注意到了云南方面的这一举措。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禁毒署执行主任阿拉齐先生到云南考察后,对在没有联合国帮助的情况下独立进行的替代种植的“中国方式”评价说:“云南的经验为特别联大制订全球禁毒新战略提供了令人信服的佐证。”
在后坤沙时代,这也是出现在金三角的一种新力量,它同样在这一地区起着改变历史的作用。不过,对这一治本之策,现在远没有到可以乐观的地步,从事替代种植工作的张辉民说:如果现在不及时巩固已经取得的成就,这些地区复种罂粟将是非常轻而易举的一件事,而替代种植作为一种重要力量,如果消失,后果将不堪设想。
欧洲
1999年欧洲缴获的海洛因约有80%是经过巴尔千半岛贩运的。在这一通道上,多数海洛因的目的地是欧盟诸国,在这些国家里,海洛因瘾君子数量约在50万至100万之间。同时有证据表明,阿富汗所产麻醉品的65%是通过中亚诸国进入欧洲市场的。
欧洲活动最大的贩毒集团分别为土耳其集团与阿尔巴尼亚集团。
美国
北美是世界海洛因的主要消费市场之一。多年来,美国海洛因主要来自东南亚地区并且已在那里形成销售网络。美国禁毒执法机构提供的信息表明,来自东南亚的海洛因是从加拿大进入美国境内的。1994年,美国的海洛因约有68%来自东南亚,9%来自西南亚,15%来自哥伦比亚,8%来自墨西哥。1995年,这一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在美国缴获的海洛因有62%来自南美,这一趋势持续到1999年。
亚太
东南亚所产大量的海洛因,除在本地区消费外,地区外主要的贩运地点是美国、大洋洲和欧洲。最近的调查表明,海洛因的贩运主要有以下四条线路:1.东缅甸至昆明:然后再往东(从广东至香港);2.缅甸南部进入泰国,转运至其他国家;3.缅甸北部经南部,由海上通道进入其他国家;4.西缅甸至Manipur州(印度东北部一州)。
(综合联合国禁毒署、国际刑警组织最新年度报告、亚太地区禁毒执法机构负责官员第24次会议资料以及记者采访)
(新华社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