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我们世界的终结者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菲必)

摄影:我们世界的终结者0

年轻的庄稼汉(1914年)

奥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

这些庄稼汉的脸上几乎有一种“人类族谱”的特点,明确表白着:“我们是这个时代的一分子,而非只是哥们儿。”桑德以他完全客观的态度被列入改变我们生活大事的一位摄影家。他以“20世纪的人”为主题进行了一系列摄影工作,他的相机不带热情地追寻日尔曼人的历史,桑德拍摄的人物常常呈现出相同的品质,在这些面孔中,我们惊讶地发现了自己的反射。 

比尔·盖茨的数码影像公司Corbis宣布他们将建造一座地下档案馆,把5年前购买的贝特曼图片档案馆所有图片资料(超过1700万张)转为数字式,该计划将在2002年完成。

我们很难想象没有摄影的世界。

19世纪50年代的照相馆里弥漫着熏衣草的油精味、醚和氢化物的味道,这些气味混合起来差不多能让人昏过去。站在那些30厘米乘40厘米的木制大相机前拍出来的照片,人们多半看起来就像是傻瓜。

几个世纪以前,人们明白了太阳有力量晒黑他们的皮肤并且使他们的织物褪色,一个小孔能将阳光照耀下的景物在暗室中形成一个粗略的影像。梦想家们梦想着能永远保存下来这些图像。到18世纪末,这个梦想距离成功越来越近。德国人开始把溴化盐与氨混在一起试验,实验结果看起来很有希望成功。

究竟是谁发明的摄影术有许多争论,因为同时间内很多人都在努力工作。但摄影术的发明至少应该归功于三个人,他们是法国人路易·雅克·马丁·达盖尔、约瑟夫·尼瑟福·尼埃普斯以及英国人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伯特。而达盖尔版摄影术的公开发表日期,1839年8月19日,即被作为摄影术诞生的标志加以纪念。

对普通公众而言,摄影的魅力在于它记录下来的生活细节,与绘画相比,因真实而显得更加完美。1893年12月4日,在看到一些银板照相之后,菲利浦·霍恩在日记中写道:“每一幅都是万物完美的摹本,人们的头发光泽,路边的沙砾,丝窗帘的纹路……都自然地保存下来了,正如大自然所创造的……制造自然界完美的复制品是摄影的首要目的,然而这也恰恰是其坏处:人们并不喜欢相机把他们拍出来的样子。画家可以把鼻子上的污点从画布上抹去。但摄影并不能够。”

摄影:我们世界的终结者1

扮演果树女神的爱丽斯·利德尔(1872年)  

摄影首次给人的震动在于它仿佛从时间长河中独立出某个空间来。一张1872年的相片,早期摄影大师朱丽亚·玛格丽特·卡梅隆的作品,即使在今天,照片里的年轻女子看起来依旧时髦:长发以及盘绕在身上的枝叶使她看起来像是神话中的水泽仙女。

卡梅隆说:“我曾渴望捕捉印入眼帘的一切美,这一渴求最终得到了满足。”早期的摄影家们(多数也是业余的)期待的理想照片仍是某种美的写照,就像是一个美的女郎,或者一次壮观的日落。惠特曼则满怀激情地宣告,“我毫不怀疑这个世界的崇高和美就蕴涵在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毫不怀疑在琐事、昆虫、凡人、奴隶、侏儒、莠草、废弃的垃圾中有着远比我想象的多得多的崇高和美……”1938年美国摄影家沃尔克·伊文思在《美国摄影》的前言里引用了这段文字。二战前的摄影家们以惠特曼的戒律去整体记录现实中的光明,但经过了二战后成熟起来的摄影家则意识到:用惠特曼的精神诗篇鼓吹摄影,已经时过境迁了。

摄影复制世界、煽情、引发怀旧情绪,是一种非介入性的活动,可以提供证据,在科学与艺术间搭建桥梁,是娱乐、商业以及工业化的。苏珊·桑塔格做了精确的评论:“摄影是一种基本原理,它是一种观看的标准。摄影业最辉煌的成果便是赋予我们一种感觉,使我们觉得我们可以将世间万物尽收胸臆。”

至于摄影的力量,很多人会记得一张在1972年占据了世界上许多报章头版位置的照片——个赤身露体,刚被喷上美军凝固汽油的越南儿童沿着公路跑向照相机。她张开双臂,痛得放声尖叫——在激起公众反战情绪方面,这很可能比100个小时电视报道的暴行起作用得多。

卡梅隆在渴求美的同时渴求真实,这对摄影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摄影的历史也是真实性与欺诈性紧密纠缠的历史。我们看到的照片取决于摄影师的取景框,取决于他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摄影的好坏也在于:到底要把什么东西留下来?

19世纪的美学家马拉美说世上万物的存在是为了终结于书本,如今我们可以说,世上万物的存在是为了终结于照片。世上万物皆可拍摄,而它们也被拍摄下来了。事实上,我们离摄影的精神信仰已经很远了,我们质疑摄影照片真实性的时间过于长久,而数码摄影和其他不断出现的新技术让我们再也不是一个天真无邪的观察者了。但是,摄影依然能够超越任何法律以及技术约束,把我们送到任何以往我们从未到达的地方,也许是我们从未梦想过的地方。

摄影:我们世界的终结者2

战争

河沟里死了的德国士兵达肖(1945年)

李·米勒(Lee Miller)

这个士兵像是安然入睡的样子,却是最可怕的战争照里的主人公。

战争是摄影之父。但最早的战争摄影并不为寻求真相而拍的。我们知道名字的第一个战地摄影师,罗杰·费通,当时他被英国派往克里米亚,给那里的《伦敦时报》记者送解毒药剂。他拍下了1855年在克里米亚岛上的战争,尽管我们目前能看到的罗杰·费通的作品就像《死荫的幽谷》:展示了克里米亚不毛之地的一条小道。但石头一样布满山谷的炮弹像是冰川遗留下来的废墟,会令人不禁想到:战争既是人祸,也是天灾。

1991年在海湾战争快结束的几个小时,美联社摄影记者肯尼思·贾雷凯(Kenneth Jarecke)正驱车在科威特城外的沙漠上,同时设法避开地雷。他看见一辆燃烧的吉普车,死去的伊拉克士兵手依然抓紧方向盘,脑壳只剩下烧得通红的颅骨。贾雷凯提起相机拍下来,“如果我不把这个拍下来,”贾雷凯说,“人们(比如说我母亲)还以为战争就是他们在电视里看见的那样儿。”

今天国际战争报道依然存在的问题在于媒体挑选什么样的图片。许多图片躲过了战争审查,但躲不过无情的编辑。贾雷凯的图片躲过了伊拉克的新闻检查,但是美联社的编辑们却选择了别的图片。

摄影:我们世界的终结者3

政治

在加利福尼亚(1960年)

康奈尔·卡帕(Cornell Capa)

在1960年的美国大选中,约翰·F·肯尼迪伸长了手臂触摸人群。照片把一个富有魅力的总统候选人介绍给了全美的选民。

二战就是摄影师们的战争:我们会记得珍珠港被炸毁的战舰,在诺曼底海滩的战士,在胜利日沸腾的人群,通过这些黑白照片,我们记录那些时刻。二战后的政治也是摄影的政治。摄影能够赋予政治人物和他的的家庭一种迷人的魅力。摄影照片使肯尼迪看起来年轻迷人,使60年代的美国人人崇拜年轻的领袖,渴望与他握握手。

像此前的西奥多·鲁塞韦尔特一样,在1960年总统大选中肯尼迪还选择了新媒体——电视,去吸引公众的注意力。1950年,只有9%的美国家庭拥有电视。到1960年,88%的家庭有电视。电视为大选提供了一个辩论的绝佳平台,满怀自信的肯尼迪击败了面色苍白、神经紧张的尼克松。当然这一切在1963年肯尼迪的葬礼转播上都结束了。留在60年代美国人记忆里的还有民权运动、越战、街道的骚乱。在人们对政治的兴趣降低了的时候,电视随即提供晚间脱口秀节目和24小时播放的MTV。摄影仍然有它的力量,但是录像带、DVD转移了我们的注意力,我们关掉电视,暂时忘掉了政治。

时尚

摄影:我们世界的终结者4

水下模特儿(1939年)

托尼·弗里赛尔(Toni Frissell)

苗条幽雅的模特儿在水中翩然下降,一道气泡袅袅上升。20世纪30年代的一些新时尚摄影家争相选择最有冒险意味的场景,1939年早些时候,也是为《时尚》杂志,欧文·布鲁门菲尔德拍摄利萨·萨里格夫飘飘然站在埃菲尔铁塔最上端的桁梁上。时尚摄影家们的意图是要把瞬间拉长,使之免于被轻易遗忘。

像《时尚》一类的的出版物自1910年代中期就开始使用时尚照片。由于印刷技术的发展,杂志图片与文字一样重要的概念已经被接受了。最初这些时尚照片多半是模仿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贵妇形象,模特的姿势生硬,大多在工作室里拍摄。但是到1920年代中期之后,爱德华·斯泰琴、赫斯特·P·赫斯特、欧文·布鲁门菲尔德等摄影家开始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以及其他先锋摄影的实验,托尼·弗里赛尔也成为现实主义摄影的先驱。她的对手路易丝·达赫尔·沃尔费则被认为是彩色摄影的先行者之一。时尚摄影开始变成一种特殊的摄影:时尚摄影师们把衣服与任何东西摆在一起,仅仅是为了显示某种对比。

聪明的时尚编辑都知道这些衣服并不是供出售的,它们代表的是某种生活方式。

摄影:我们世界的终结者5

广告

无题(牛仔,1982年)

理查德·普林斯(Richard Prince)

牛仔骑马驰过美国西部的荒野,这可能是为烟草公司制作的广告的一部分。这形象见于《精神的美国》,那是普林斯拍摄的美国偶像画册,1989年出版。普林斯的原片是些埃克塔快照,拍自招贴画、杂志插图和电视屏幕等等,他摘引大众文化而不加评论,也常常收一些带说明的卡通画,也收新闻报道,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普林斯重构了理想的美国意识。这种意识让广告形象固定下来,结果,“现实”似乎就完全消失了。

摄影:我们世界的终结者6

科学

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人马座星云(2000年)

自摄影术刚刚诞生时,人们就对拍摄天文有极大的兴趣。第一幅天文摄影作品就是达盖尔拍摄的。但是天文图片从来就不是拍摄到的样子,许多太空物体是无色的,因此天文学家用敏感波长的照相机捕捉我们的眼睛不能看见的东西。在哈勃太空望远镜上至少配备宽视场行星照相机、暗弱天体照相机、高分辨率摄谱仪、高速感光计等先进设备。天文学家们清楚地知道哈勃拍摄到的太空是什么样的:在星际的尘士与气体中,红代表硫,绿色意味着氢,蓝色则表示有氧气。

摄影:我们世界的终结者7

探险

潜水者和线珊瑚丛中的枢机主教鱼(1989年)

大卫·道比莱特(David Doubilet)

潜水者头顶的一团蓝色漩涡是一群枢机主教鱼。近景中的丛莽是黑色的线珊瑚。其地是日本近海骏海湾。照片是在水下55米的深处拍摄的。在这个深度下,氨在血液中累积,产生类似尼古丁的效果,道比莱特描述过那种感觉,说他就像一个童话故事里迷路的小孩,“在女王的头皮上穿梭游荡”。在晦暗的蓝色海底,有影子一样的生命,这里是另外一个世界,人既不是那里的生存手段,也不是那里的主人,倒更像是面临重重障碍的闯入者。

摄影:我们世界的终结者8

明星

玛丽莲·梦露(1960年)

鲍勃·威洛比(Bob Willoughby)

玛丽莲·梦露坐在叠放的椅子前,似乎在等待什么,甚至像在演一个角色,随时会站起来。在这里,梦露身上有些难以捉摸的东西,正是这些难以捉摸的东西,使她成为1950年代和1960年代画家和摄影家最感兴趣的人。

从玛德琳到帕帕拉齐追逐的戴安娜王妃,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摄影人们会为这些名人着迷。如果没有摄影,他们是电影明星,亿万富豪,或者一个诺贝尔奖得主,他们仅仅是他们自己。但在摄影镜头里他们变成了宠物狂、溺爱子女的父母,或者一个很好的园丁。因为摄影,他们变成了著名的陌生人,而我们也习惯了只爱陌生人。

(本文图片由李建忠、梅新提供)

摄影的故事

从相机原理的发现到电影的发明,从艺术家们各种爆炸性实验摄影技巧到数码时代令人激动的无限摄影潜能——摄影的历史也是人类创造力的历史。

公元前4世纪,墨翟发现了光线直线传播的原理,这成为日后照相机发明的重要原理。

1038年,阿拉伯学者奥哈兹在自己的著作里描述了一个日后成为照相机的模型。

1553年,科学家乔凡尼·波塔制造了一个能够跟踪自然光线并且有精确拷贝的装置。

1725年,德国人约翰·赫里兹·舒尔茨观察到了溴化银成分不受太阳光线或热度的影响,可以在黑暗中发亮。这个发现奠定胶片发明的基础。

1839年,法国戏剧设计师路易·雅特·马丁·达盖尔的摄影术在法国科学院与艺术员联合会议上被发表。达盖尔的摄影术把照片需要曝光的时间从8个小时压缩为大约30分钟,此后拍照片开始迅速流行起来。

1855年,战争首次进入摄影的世界——罗杰·费通广泛拍摄了在克里米亚半岛的战争。

1888年,柯达公司生产出第一台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柯达相机,价格25美元。柯达说“您只需按动快门,其余的我们来做。”

1925年,莱卡35毫米胶卷的相机出现了,莱卡相机瞬间摄影以及良好的影像精确度使它很快在摄影记者中流行起来。同年闪光灯发明。

1936年,《生活》杂志创刊。

1946年,随着V-2火箭的升空,照相机拍下从太空中观看地球的第一张图片。

1947年,著名摄影记者卡帕和巴黎的一些摄影家一起创立了马格兰图片社(Magnum),这是最早的也是最有影响力的摄影组织,至今仍是摄影报道顶尖高手云集的地方。

1979年,电脑数字成像成功。

1989年,日本东芝公司与富士公司联合出品了全球第一台数码相机。

2001年,Corbis公司计划建一座地下档案馆,并将所有图片资料转为数字式,该计划将在2002年完成。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