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莫里森:时光流逝30年

作者:钟和晏

(文 / 钟和晏)

吉姆·莫里森:时光流逝30年0

吉姆·莫里森:时光流逝30年1

每年数以万计的年轻人到莫里森的墓前祭奠  

作为吉姆·莫里森(Jim Morrison)的邻居,贝尔拉雪兹公墓的地下居民们多年来从未得到过安宁。2001年7月3日应该是一个尤其让他们感到惊恐的日子,这是这位“大门”乐队(The Doors)的主唱、被视为神一般的摇滚偶像逝世30周年的纪念日。

吉姆·莫里森大概是20世纪最后一批为寻求梦幻般艺术家生活而去巴黎的人之一。1971年3月,作为“大门”的灵魂征服了美国和其他西方世界,厌倦了巫师般的精神领袖和少女们性感偶像的矛盾地位,并为了逃避丑闻、官司和媒体的纠缠,莫里森和他的嬉皮女友帕米拉从旧金山移居巴黎。7月3日,莫里森死于寓所的浴缸中,四天后被安葬在巴黎著名的贝尔拉雪兹公墓。从那一天起,每年数以万计的年轻人到莫里森的墓前祭奠,他们献给他不仅有鲜花和泪水,还有诗歌、舞蹈、大麻和涂满周围墓碑的片言只语。如今,报纸媒体喜欢重复的一种说法是,莫里森的墓地在巴黎参观人数最多的纪念性建筑物中名列第四。

1981年7月3日,“大门”乐队其余三位成员,键盘手雷·曼扎雷克、鼓手约翰·德斯摩尔和吉他手罗比·克里格共同出现在莫里森的墓前并喝光了一瓶红葡萄酒。1991年7月3日,大约两千多名歌迷聚集在贝尔拉雪兹,过分激动的人群引发了一场封锁墓地大门、焚烧汽车的骚乱,最后警察只能借助催泪瓦斯来结束这样的失控状态。今年,谨慎的警察早早地在公墓门口没收歌迷携带的烟酒和吉他,甚至将墓前的停留时间严格地控制为每人30秒。贝尔拉雪兹终于在平静中度过了这一天。

1994年,当柯特·科本(Kurt Copain)用一颗子弹结束自己27岁的生命时,他母亲温蒂的反应是:“现在他去了,去加入那个愚蠢的俱乐部了。”那个愚蠢的俱乐部就是吉姆·莫里森等人的汇集之地。事实上莫里森是那年不到一年内第三位突然去世的摇滚乐手,之前有吉米·亨缀克斯(Jimi Herdrix,1970年9月18日)和詹妮斯·乔普林(Jamis Joplin,1970年10月4日),三人死时的年龄都是27岁,而且名字都以J开始。除了这样致命的巧合外,年轻猝死其实已经是娱乐工业的一种普遍现象。如同人们更为熟悉的猫王、梦露、詹姆斯·迪恩或者列侬的故事,不合时宜的死亡最终冻结了他们的浪漫形象,并因此成为神话中的不朽人物。

30年来,一直有人相信莫里森是导演了自己的死亡,他随着心中英雄兰波的足迹去了非洲。就连键盘手雷·曼扎雷克也在采访中这样说:“莫里森并没有死,只是我30年没有见他了,仅此而已。”今天,曼扎雷克已经是66岁的老人,莫里森却还是一位黝黑瘦长的英俊青年。莫里森曾说:“我对于一切的反叛、无序、混乱,尤其是似乎没有任何意义的活动感兴趣。”这也许是造就莫里森神话的另一个主要原由。任何一代年轻人都需要一个叛逆偶像,至今还没有哪个摇滚歌星能像莫里森这般如此震撼人心地将诗情才华、燃烧的欲望、迸射的生命力和无望的愤怒毁灭交集于一身。

尽管如此,30年后的吉姆·莫里森神话还剩下些什么呢?7月份,华纳公司第n次地推出了《大门精选》双CD,环球发行了一张《在火焰中舞蹈》的DVD,四本和莫里森有关的传记被出版,还有世界各地无数的纪念性演唱会,这时最出风头的是那些因克隆“大门”而著称的乐队。除了回忆、模仿和复制以外,人们还能做些什么来纪念这位摇滚英雄呢?

也许吉姆·莫里森对此不会感到意外,去世前几个月,他曾对一位朋友说:“有一天我们都将成为旁观者,成为电视和商业艺术的牺牲品。”

吉姆·莫里森:时光流逝30年2

至今还没有哪个摇滚歌星能像莫里森这般将诗情才华、进射的生命力和无望的愤怒毁灭交集于一身 音乐吉姆·莫里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