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音乐不电影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王晓峰)

电影音乐不电影0

《罗拉快跑》剧照  

也许是对60年代和70年代音乐比较熟悉的缘故,所以,在看《60年代》和《70年代》这两部电影时,那种怀旧情绪尤为明显。其实导演拍这两部片子的用意很明显,就是给现在美国青年上一次历史课,历史镜头与虚构表演用一个很模式化的故事串在一起,但与《阿甘正传》相比,显然差了很多。由于里面的音乐,我还是坚持把电影看完了。

随后,我又把这两部电影的电影原声唱片买了回来——尽管里面的歌曲自己都有。在反复听着那些“好时光”音乐时,突然意识到,因为一部电影去买一张唱片的情况,好像很久没有出现了。

以前看了一些电影,如果里面音乐比较丰富,总要买一张唱片保存。比如《周末狂热夜》、《油脂》、《音乐之声》、《辣身舞》等等,这些电影差不多都是音乐片,相对来说唱片更有保留价值。

以前买一张电影原声音乐唱片挺难,现在,这类唱片随处可见,和电影招贴画一样的封面让你很容易就认出来。也许你曾经注意到,你手里某一张电影原声音乐唱片中的曲目其实在电影里并没有出现过,比如《骇客帝国》,电影里出现的音乐片段并不多,而唱片里竟多达13首。这是怎么回事?这就是今天的“电影原声音乐”概念。

从圣·桑第一次为电影配乐开始,电影就不再没有旋律了。从早期一些音乐家为电影里的一些情节、场面专门写配乐,到今天任何一首歌都可以毫无理由地成为电影原声音乐的一部分,这种变化的背后是因为电影和电影音乐已独立地成为两个市场的结果。今天,我们完全还可以把电影里出现的音乐分为两部分:电影插曲和电影配乐,但二者之间的界限已变得越来越难分了,你可以说电影《泰坦尼克号》里那首《我的红心大战将要继续》是电影插曲,詹姆斯·霍纳纯音乐的苏格兰风笛是电影配乐,但并不是每一部电影里面的音乐都能让你分得如此清楚。为了适应唱片市场,有些电影里出现的音乐在唱片里没有,而电影里没出现的音乐却经常出现在唱片里。

美国从70年代就开始分析电影市场与音乐市场的结合问题,最终摸索出了“电影原声音乐”这条道路,电影商与唱片商开始合作,从这个低成本、低风险的市场上赚到了大笔利润。而随着娱乐业相互之间的兼并,像华纳、索尼、环球等大娱乐集团既电影又音乐,肥水不流外人田,不管拍一部什么破电影,都要跟着出一张“原声音乐唱片”,两个市场相互作用,总能收到奇效。于是,电影原声音乐唱片泛滥了,能让人有勇气听第二遍的唱片越来越少。有一篇评论曾提到过,为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写配乐的约翰·威廉斯甚至是在不知道电影是什么情节的情况下便把配乐写出来。估计是斯皮尔伯格给他打了一个电话(或发一封邮件),然后随便和他说几句:“你给我来两分钟庄严的,还有几段恢宏的,铜管乐器演奏要激昂,像打雷前的闪光……”威廉斯就闭门造车地鼓捣出来了,反正这位配乐大师干这行早就驾轻就熟了。而那些配乐不多,靠歌曲来凑的电影,往往也是根据导演自己的喜好来决定用什么歌曲。最后,我们听到的电影原声音乐唱片就有些不伦不类,听上去和电影毫无关系。

电影音乐进入了不电影的时代,甚至你很难再听到像《毕业生》里《寂静之声》这样的歌曲了。想听一张精彩的电影原声音乐唱片真的好难。不过,近些年出版的电影原声音乐唱片中,有两张唱片还是颇值得回味。

一张是《阿甘正传》原声唱片。如果该片本身就是以阿甘这个虚构人物现身说法来叙述战后美国历史,那么其中三十多首歌曲则是从另一条线上标出每一段历史特征,导演罗伯特·泽梅奇斯高明之处在于对有些情节,根本无须更多对白,一首歌就能起到点睛作用。比如珍妮与阿甘分手去旧金山,用了两首非常感人的歌曲:《旧金山(别忘在头上插朵花)》和《变变变》;阿甘刚刚到了越南战场,CCR的《走运,儿子》的前奏就响起来了;当阿甘从东跑到西从白跑到黑时,伴随他的是《继续跑》和《走自己的路》这两首歌……也许很少有人注意这部电影中的歌曲,实际上,这是导演从几万首歌曲中经过反复挑选敲定下来的,用歌曲从另一条暗线来再现美国历史和影片的主题。正因如此,三十多首插曲和只有在影片开始和结束才出现的一段《阿甘组曲》在比例上和常规做法完全倒了过来。

另一张是《罗拉快跑》原声唱片。德国人的严谨和缜密再次得到证明,它最后可以精确到秒。这部电影的奇特构思足以吸引任何一个观众,但是诱使观众焦急的助燃剂是里面的音乐,有人说这是一部Techno电影并不为过。甚至,罗拉红色头发就像在银幕前滑过的上下跳动的波频信号,来体现音乐的节奏,并通过音乐节奏来烘托情节的紧张。导演汤姆·蒂克维尔本意也许只是想让人欣赏一组高科技电子舞曲,但是机械、单调的节奏和一个关于生命的偶然与必然的故事联系在一起时,就变了。音乐不能停止,罗拉不能停止,停止则意味生命的终结。这部电影长度81分钟,有音乐的时间占一半以上,甚至超过了一部音乐片中使用音乐的时间,这足以看出蒂克维尔的用意。

以上两部电影不是音乐片,但音乐的使用以及在片中的作用却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两部电影在音乐使用上都在玩一个概念——用音乐诠释一个非音乐主题。如果两部影片不是这样使用音乐的话,会逊色许多。在这个电影原声音乐变得越来越模糊的时代,能有这样清晰的原声音乐实在难得。

上一篇: 周星驰的足球
下一篇: 狗的真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