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高氏兄弟的偶然拥抱

作者:舒可文

(文 / 舒可文)

报道:高氏兄弟的偶然拥抱0

报道:高氏兄弟的偶然拥抱1

报道:高氏兄弟的偶然拥抱2

报道:高氏兄弟的偶然拥抱3

报道:高氏兄弟的偶然拥抱4

报道:高氏兄弟的偶然拥抱5

高氏兄弟心中的乌托邦 

报道:高氏兄弟的偶然拥抱6 

这里拥抱不是出于一种礼仪 

报道:高氏兄弟的偶然拥抱7 

拥抱可在任意的时候与任意的人 

报道:高氏兄弟的偶然拥抱8 

黄河岸边——拥抱20分钟的乌托邦  

“先生们,女士们,你们好!我们一直有一个梦想,以艺术的名义创造一个新的节日——世界拥抱日。”

高氏兄弟通过互联网发出了这个提议,他们预备在今年6月的49届威尼斯双年展开幕期间实现这样一个行为——请在场的各位自由选择对象,闭目拥抱两分钟,同时播放巴赫的音乐。不能到场的响应者,可在任意的地方响应这个提议,与自己的亲人朋友,或者陌生人拥抱。

通过与双年展方面的多次协商,这个叫做“拥抱在人类高原”的计划被列入双年展日程。征集志愿者的通告信在网上发出后,也有很多人回信响应他们,有愿前往威尼斯的,有不去的表示届时会在精神上与他们在一起。后来因为别的原因高氏兄弟没成此行,就改在济南组织了一批响应者,在威尼斯计划的同一时间,拥抱在济南平原。

6月8日的威尼斯时间上午11点,济南时间下午6点,在济南市一个中专学校,因为有金星的一个学生在此任教并组织了一个现代舞团,所以有个不错的排练厅。就在这个排练厅里,高氏兄弟带了一些朋友,又召集一些学生,让他们分男女各站一边,闭上眼睛伸出手往前走,碰上谁是谁,拥抱。开始大家都有点腼腆,希望能给安排拥抱对象,他们说那不行,就得自己碰。结果拥抱结束时,有一对小孩激动得没有听见信号,还拥在一起,听见大家的笑声后才反应过来。这时,那个男孩已经激动得有点虚脱,光是点头说不出话来,女孩已经两眼泪汪汪了。

高氏兄弟是山东的一个艺术家组合,他们是家里6个兄弟中最小的两个。他们的作品一向以高氏兄弟的组合出现,不分彼此,其亲密无间实属可贵,但他们两个从没有以相互拥抱的形式表达过兄弟情谊,一直到去年4月。那时他们参加一个“动物与人”的展览,他们那个行为作品的最后部分是两个人用玩具水枪相互喷射,行为结束时他们拥抱在一起。哥哥高先先说,这是他们兄弟俩第一次拥抱,虽然是偶然的冲动,但是感觉很好。他们后来说,拥抱虽然不是我们的礼仪习俗,但是如果不把它当成一个礼仪或私密行为的话,它也是一种理想,一种责任。而且,恰恰是因为习俗阻碍了这种相互亲近的欲求,那何不由着自己的兴致坦坦荡荡地相互拥抱一下呢!

他们设想通过这种简单的面对面的亲近达到一种超越。超越是我们久未听到的一种愿望了,其实超越无非是超越日常,超越因果。马丁·布伯把人的超越努力归为两类,其一,让个人通过把自身的有限投入一个自认为终极的理想,以为投入了宇宙的无限过程来获得超越,用至大无外的永恒宇宙吞没个人人生;其二是用至大无外的我来吞没宇宙及他者,把居于无限流程中的世界当作自我完成的内容,以“我”状态感受超越。这都是妄想。因为这一切都还在因果性的君临之下,每一可感之物,每一心理经验,不是因就是果。而自由才是不为因果性所染的超越,与自由相连的则是偶然际遇。

去年9月,他们在这个偶然的兄弟拥抱的启发下,设计了一个“拥抱20分钟的乌托邦”的行为。也是在他们的家乡济南,他们召集了150名志愿者,分乘三辆大巴来到济南北郊的黄河南岸,虽然是兴致勃勃地来了,但还是经过了一番苦口婆心的动员和演示,150人跟着这兄弟俩都也纷纷选择了各自的对象进入状态。临近黄昏,大巴把他们带回到市中心,这些人集合在一起又来了一次。这一次有点回味的意思,气氛也从黄河岸边时的静穆美好转而为哀婉、沉郁。

此后他们又组织了很多次这样的活动,在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形式。今年春节前的一次,他们把志愿者拉到一个小山坡上,这次的参加者里有一位40岁的女士裸体出现,与她拥抱的是一位22岁的小伙子。活动结束后,他们成了忘年恋,现在已经结婚了。

有一次他们带上三四个人出了门走到街上,开始拥抱,对旁观的人做一些解释,于是有人加入进来,一路走了4个小时,先后有50多人加入。就像房龙说:“卢梭首先透过朦胧的伤感泪水观察世界,同时代的人被他的思想打动了,也掏出手绢加入了流泪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