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诊断:一个孩子的幸与不幸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方淳)
6月21日,拨通李皓珩桂林家里的电话时,他正在母亲怀中辗转反侧。父亲李社强说,孩子从医院回来后就一直发高烧,只有妈妈抱着他唱歌才能缓缓入睡。母亲王慧玲说,现在的情况虽然也不太好,但病情确诊让他们一家看清了残酷的事实,也看明了意味着生命的方向。
小皓珩出生23个月就出现皮疹、便血等病状,在各地医院治疗后都没有明显好转。昆明儿童医院给小皓珩做过免疫功能检查后,怀疑他患上了罕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医生告诉他们:“孩子活不过3岁,这种病顶多也就能活到10岁。”此后,一家人就一直生活在阴影中。医生向他们推荐了重庆儿童医院,3月16日正好是小皓珩的生日,天真的他在母亲和姑姑的陪伴下踏上重庆街头时已经是深夜12点左右。
在和重庆儿童医院的蒋莉平博士通过电话之前,在中学当物理老师的李社强和无线电厂的普通工人王慧玲压根儿没听说过“基因诊断”这个词。3月16日深夜在出租车驶向儿童医院时,王慧玲还在希望这个新潮的词汇能为他们一家带来好消息。
孩子的DNA被儿童医院的杨锡强教授送往香港大学医学院的刘宇隆教授处。经香港大学香港大学玛丽医院作DNA序列分析,证实了小皓珩的WAS蛋白(WASP)基因的1388位核苷酸由G突变为T,使编码谷氨酸(WASP的第452位氨基酸)的密码GAG突变为终止密码TAG,原本由502个氨基酸组成的WAS蛋白突变为只有451个氨基酸的无功能的WAS蛋白,导致患儿血小板减少,淋巴细胞形态和功能异常。最后的诊断结果为:Wiskott-Aldrich综合症(简称WAS,即伴血小板减少、湿疹的免疫缺陷病),他们的希望破灭了。
残酷的确诊结果同时给小皓珩带来了根治的希望。因为WAS目前已经可以用骨髓移植或干细胞移植根治,使以往多数在3岁左右夭折的孩子有了正常生活的可能。
在医生杨锡强的眼中,此例从基因水平诊断WAS的病例,填补了我国大陆基因诊断WAS的空白,使我国大陆诊断原发性免疫缺陷病WAS的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尤其对自幼不明原因出血、感染、家族史不祥等临床不典型的WAS患者提供了最可靠的诊断依据。
用家长的王慧玲的话来说:“很难想象,只是那么肉眼都看不见的一点地方出了一个小错,就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由G到T,小小的基因就是这样操纵着一个人的命运。人类的已知疾病约8000种,而基因是控制这些疾病以达到控制人体生老病死的生命钟。1990年,丹麦的约翰逊首先提出了基因这一概念,大多数生物的基因都由DNA构成,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20世纪50年代,DNA的双螺旋结构被发现以后,进一步从本质上证实基因是决定人类生、老、病、死和一切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现在,人们已经从分子水平上认识到基因是一段能够编码一条肽链氨基酸顺序的DNA。
基因诊断也叫DNA诊断、分子诊断,是通过从患者体内提取样本用基因检测方法来判断患者是否有基因异常或携带病原微生物。目前,基因诊断检测的疾病主要有三大类: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诊断、各种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的判断、遗传病的基因异常分析。
基因诊断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方法检查基因的结构及其表达产物,是目前诊断技术中最具发展前途的技术。由于遗传性疾病主要是由特定的DNA序列即基因决定,通过基因诊断能够在遗传病患者还未出现出症状之前就能确诊,解决了遗传性疾病难以诊断的黑洞。在第18届国际遗传学大会上,全世界3000名科学家对人类的生老病死做了新诠释——“不论是器质性疾病还是功能性疾病,都有必要在基因水平上去探究病因。除此之外,人类正常的衰老和死亡,也受基因的调控。”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的黄尚志教授说,现在国内的检查视情况而言,价格在100到10000元人民币不等,一般人只需提供3至10毫升的血液。产前检查约需抽取20毫升的羊水,虽然这有1%的流产可能性,但与许多疾病高达1/4的发病率比起来,更好的选择显然是前者。
北京朝阳医院基础医学研究中心的刘敬忠主任说,中国的新生儿遗传病发病率很高,平均700~800人中就有4~5例。每年有许多孩子死于遗传病,但家长还处于无知阶段。如果有针对性地在一些特殊地区把一些发病率极高的疾病的基因列入婚前检查或产前检查的范围,人口素质也会普遍提高。
黄尚志说,目前国内基因诊断的普及率大大低于实际需要。现有能完成基因诊断全过程的医疗机构不到20家,做得较多的地方也就只限于十来种常见疾病的基因,大部分医生没有能力去指导患者用基因诊断为自己服务。国外已有不少基因诊断设备先进的医疗中心,一般实验室最多能测70种基因。黄尚志较熟悉的荷兰ERASSMUS大学的检测中心一年就有1000个病例以上,而他所在的医科院基础中心算国内基因诊断较频繁的地方,一年也才100个病例左右。
小皓珩的主治医生蒋莉平说,这个孩子情况比较特殊,他母亲的外周血并未检测出基因突变,母系氏族中的男性也没有如此病史。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基因诊断,疾病也许会处于长久的怀疑阶段。但是如果把基因诊断提到产前呢?也许根本就没有这样的烦恼。目前,小皓珩已在广州南方医院进行了骨髓配型,他的父母已看见了一线生机。在基因诊断中,也许一个希望的破灭就是另一个希望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