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美元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朱七七)
在《我爱美元》这个小说里,作者说,最美妙的情景就是从天上飘落下许多美元,在飘落的过程中又变成更多的人民币。
我觉得,这个飘落中的兑换最有意思。
我是以8.75元换1美元的比价换来了几千美元,存4000美元办理因私护照,拿到签证后离出国订的飞机只有一个工作日的间隔,我想休息,剩下的美元足够我在欧洲用的。可我老婆逼着我去单位开介绍信,拿着介绍信去银行换美元,因私出国者可以凭签证和介绍信以官价换2000美元。我老婆说,用8.3换2000美元,拿到手里就可能以8.8换出,只跑趟腿排排队就挣1000块钱。我说又不缺1000块钱,天气那么热,还要收拾行李,我老婆说,你以为占国家一次便宜容易吗?你长这么大都是交税,国家占你便宜,现在你就这机会能占国家点儿便宜。我听了这话,立刻去单位开介绍信换回2000美元。
跟我同去欧洲的哥们儿都换了,到意大利之后看见大街小巷中的“Change”店,才明白什么叫作自由兑换货币,你拿1美元可以换1900里拉或者2100里拉,你得比较各个小Change店不同买入卖出价,那种小Change店那么多,在一些旅游城市更多,换钱太容易。可你要找到换人民币的地方就难了,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它也把价钱压得很低。
当然,不换钱也行,买什么东西直接在商店跟老板说“dollar”,我们这帮人英语极差,可每个人都能字正腔圆底气十足地说出“dollar一词,而后说的最后一句中国话就是“便宜”。比如一哥们儿用1000多美元买了块卡地亚表,说这表在上海是3万多人民币,相比之下,能不便宜吗?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买名表,弄几双皮鞋回去也不错,比如BALLY,200美元一双,在北京怎么也得2500元以上,买。再如墨镜,100美元打住了,什么名牌都差不多是这价钱,可在北京一副GUCCI或POLICE都要1500多或2000多,便宜一半呢。在欧洲的最后一天,大家疯狂采购,要把兜里的美元花干净,这钱带回去没什么用,要说存美元保值,还不如立刻买了东西值。这样采购的结果是,我的一个哥们儿皮箱里装着14双鞋,出关退税时费了劲,海关的工作人员打量着14双鞋,其中7双是打折BALLY,不相信这哥们儿要带回国去穿这么多鞋,解释了半天,老外才相信。哥们儿很生气,说,这老外真他妈不开眼,我小舅子上次从英国带回18双皮鞋呢。
我们是从巴黎离开欧洲的,去机场的大巴上,每人都抢小计算器算一下能退多少税,然后讨论,机场不会退给咱们法郎呢,咱们得要美元呀。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这是件爽事,如今要改成“怀揣美刀三千块,坐上飞机去欧洲”。我们喜欢美元,我们渴望出国,这两桩事情必须结合起来才有意思。在欧洲,我见识了日本小妞儿的购买能力,她们从GUCCI店里捡出那么多大包小包,令我们一帮人惊讶。彼时彼刻,我发出郁达夫一样的感叹——祖国呀,快点儿富强起来吧。
只要美国经济不大衰退,美元还行(丝路 供图/SIPA)
美元:没有选择的选择
按照经济学理论,一种货币在所属央行连续调低利率之下是会有贬值压力的。“但是,实际上,比较一下美元利率与其他国家货币的利率可以看到,两者并没有形成较大的利差。”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的李翀院长这么看。目前,欧元的利率为4.5%,日元早就维持零利率,即使是人民币也只有2.5%的利率,美元的4%的利率并不算低。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美元曾陷入过一段贬值期,德国马克、法国法郎、瑞士法郎等其他币种都受到青睐,各个国家的储备货币一度多元化。但是经过十几年的经济发展,美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贸易、金融大国,美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占到67%的份额,它目前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硬通货。”李翀说。
“尽管美国经济有衰退的迹象,股市下跌幅度很大,但美元的信誉并没有受到很大影响。首先,美国经济、贸易、金融大国的地位还不会被一两次衰退所动摇。其次,长期以来各国都主要用美元交易、结算、统计,目前既没有放弃美元的必要,也不会有这种可能。因此,美元仍然是世界各国政府认同和接受的计价货币、交换媒介和储备货币。”
无独有偶,或许是每天都在观察市场的细微起伏,方明更加清楚地表示:“无论美联储是连续提高利率想使美国经济软着陆,还是连续降低利率以改变美国经济快速下降和股市大幅度下跌,美元基本上都保持坚挺或基本稳定态势。这个事实表明,美元依然是国际强势货币。前四次降息,都没有对美元造成冲击,在公布消息之后美元先是略有下降但又很快反弹,就是最好的例子。对美元的情结或者说依赖,应该说更多是来源于对美国综合经济实力的信心,不是盲目的。”
方明还认为:“汇率的变动因素很多,例如:各种数据的影响,有关专家的言论,政府发布的消息等。但是货币的稳定最具体来说与货币的历史、央行的成熟程度以及支持货币的经济体有关。由这三个条件来看,美元都是比较之下的强势货币,而且会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弱势美元倡导者——美国新任财政部长奥尼尔上半年曾表示,美国由于经济速度下跌,可能放弃捍卫强势美元的政策。这立即在国际金融界引起巨大反响,迫使这位部长随后多次表示,布什政府无意放弃多年执行的强势美元政策。
在市场看淡看好美元之中不断寻找差价的汤世任介绍了美国人自己看美元的几种立场:“长期以来,对美元地位问题,美国国内有悲观派、乐观派和现实派之分。悲观派认为美元估价高于实际,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一是使股市出现严重泡沫;二是使美国产品价格昂贵,丢失国际市场;三是诱惑美国消费者购买廉价的进口品,导致美国的外债增加到2万亿美元。美元一旦回归实际价值,股市将大跌,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将跟随陷入混乱和危机。乐观派认为美元价格和实际价值基本一致,美元投资回报率长期以来高于欧元或日元投资的5%,因此不应该对美元采取任何干预政策,有人甚至认为即使偏高,也对美国经济持续发展是种动力,对维系国际经济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捍卫强势美元。现实派认为,强势美元对美国经济过热起了推波助澜的负面作用,但人为降低美元地位,不是无效就是政治代价太高。联邦储备银行和财政部的大多数决策者相信,大规模抛售美元使之贬值,不仅是浪费,对美元和美国金融决策也是信誉损害。”
方明这样点破美元维持强势对于美国的意义:“宏观来看,特别是在美国经济下滑的形势上,美元的强势非常重要,可以带来投资信心,促进消费,对经济起到拉动作用。当然由微观来看,美国贸易逆差太大,美元强势会进一步为自己带来压力,但是美国政府可以采取各种经济措施,例如贸易壁垒、反倾销以及区外投资甚至外交战来调节,因为美元强势带来的好处实在太大。美联储在调降利率时对美元的考虑不多,更多考虑的是股市和经济增长,这是冒小风险捡大便宜。”李翀院长这么看:“最有可能对美元造成挑战的欧元未来还需要一个磨合期,培养人们的信心,潜力还没有发挥出来,要出现欧元美元双极的国际储备格局起码还要三年时间。”
个人外汇投资:逐渐升温的庞大市场
“在人民银行统计的居民外汇储蓄中,北京居民个人外汇储蓄余额至少有120亿美元,上海这个数字至少是100亿。这是全国两个美元储蓄数量最大的城市。我们和其他同业都看好个人外汇买卖这个市场。”正在筹备今年8月底前在全国具备条件的大中城市分行全面推行这项业务的中信实业银行零售业务管理部的梁忠博士显得很有信心。
今年5月1日,央行再次下调美元、港币等五个币种的小额外币存款利率。这次外币储蓄利率下调是今年以来的第4次。前三次分别为1月13日、2月7日和3月29日。在上海外汇市场上占有较大分额的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在此次降息后外汇储蓄存款短期内不降反升,这表明居民对降息的反映普遍较为平静。统计显示,这家银行近日来储蓄存款较降息前增长额超过3500万美元,升幅为0.7%。
据银行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自去年年底中国外币利率市场化后,居民已经认识到外币利率会随国际市场波动,因而能比较冷静地面对外币利率的升降。
作为中国国内居民外汇投资的三大主要渠道,外汇储蓄、外汇买卖和B股市场,对此次降息反应各不相同。
个人外汇买卖最早在1993年就开始,当时主要是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在开拓这一方面业务,不过直到近几年,中国大中城市才出现比较多的和股民类似的“汇民”。
“美元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去年最高达到5.5%,今年以来美联储连续5次降息,激发了很多外汇持有者的投资欲望。”梁忠对于美联储降息很欢迎,“降息对中国的个人外汇市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今年2月7日各商业银行下调境内美元等小额存款利率,据我们掌握的材料,有一家商业银行的个人外汇日交易量比降息前上升了20%~30%。我们估计已经进入外汇市场的外汇资金仅占可能投资存量的10%,未来个人外汇市场的前景相当看好。”
不过,银行和个人投资者在这个市场里面都不容易获得暴利。
“个人外汇买卖是我们比较重要的业务,不过直接收益不会很大,银行开展这项业务不收手续费。个人外汇买卖是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新型理财服务,是商业银行真正开始介入个人投资理财领域。”当然这么多银行推行这项业务也有自己的考虑,“我们看重的是间接收益,例如吸收外币储蓄存款等,希望这些外汇存款客户能够成为我们新的客户,在其他业务方面就有更大的收获了。”
在采访之中,另外一家银行的外汇业务人员还积极地介绍,个人外汇买卖风险比较小,“由于采取的是全额实盘的交易方式,户头有多少就做多少,风险只是汇率波动的风险。当然,因为全年波动只有10%~20%,收益也相应比较小。”
方明对个人外汇买卖则是持谨慎态度,他最大的理由是“外汇市场是信息最公开最接近于完全市场的交易市场,是极度信息化的市场,需要很多专业知识,而且汇率变化莫测,偶然因素很大,即使是很多专门的交易员也未必操作得好”。他建议个人投资者采取咨询操作的方式,或者让专业人士代为理财。
相比之下,“作为近期外汇投资新热点的B股市场,对此次降息的反应较为强烈”。B股知名分析员罗清小姐介绍,“五一’长假后的半个月,B股指数迅速冲高,上海B股已经创出历史新高,突破了200点大关,未来将进一步挑战250点。”
她还专门提及,6月对于众多国内持有外汇的居民来说将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时间点,“在6月1日之后,国内居民持有的外汇资金都可以进入B股市场买卖,不管短期起伏如何,越来越多的居民将加入这一新兴的投资渠道。而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对于B股市场无疑是利好因素。由于投资风险与效益成正比,因而投资风险较高的B股投资回报也有可能是三种投资品种中最高的。”
(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本刊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