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告别本垒打

作者:李伟

风险投资:告别本垒打0

全球风险投资协会主席肯·海格特(文京生 摄)  

务虚的VC聚会

“我很高兴有这么多人想知道全球风险投资协会,”2月27日晚,当一个白发老人走上嘉里中心讲台时,人们才开始知道肯·海格特(Ken.Hagerty)和他的“全球风险投资协会”。

海格特是来北京宣传他创办的这个企业组织,甚至是代表风险投资的发祥地“硅谷”来散播“福音”的,对此他毫不掩饰——“怎样使小企业快速发展并可以跻身于国际市场竞争?许多国家没有现成经验,但美国的风险投资家懂得如何去发展和抚育小企业……全球风险投资协会的目的就是在于组织会议,把全球的风险投资业人士集中在一起,让他们有机会建立伙伴关系,分享美国经验……”没有太多的人提问,因为海格特先生是来务虚的,可以侃侃而谈毕竟他还没有将大把钞票塞进中国创业公司的口袋。

海格特的到来也给久违了的中国风险投资家一个聚会的机会,IDG、软库中国、中晶合、汉鼎亚太、信中利坐在了一桌,他们一共在中国投了近200家公司,而他们的谈话却简短而凝重。“我1994年来中国做风险投资,”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副总裁李建光说,“60%的时间都是压抑的,本来风险投资就像棒球比赛,只需要一个本垒打,而不必在乎更多的三振出局,但现在我必须期望所有的项目都有好下场。”

走向保守:技术为王、慢字当头

李建光的压抑有足够的理由,IDG自1992年进入中国,总共投资了90多个项目,资金1300美元万左右,其中2/3是在1999~2000年网络神话时期投给网络公司的,大部分还都是种子期的运作,风险非常大。在网站不断倒下去的时候,IDG受到了巨大冲击。

总结得失成败、看新计划书是李建光现在每天的工作,他表示IDG目前几乎不再投网站,而是将资源转向了电信服务、通讯技术、软件、光传输设备等领域;尤其关注电信技术。“最近接了几个案子都是这方面的,有做网络通讯的,有做电信数据库的,但电信技术从系统到应用有七个层次,我们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虽然风险投资家们一再声称,“投资是个性化的工作,见仁见智,我喜欢的未必别人喜欢”。但在对技术的热衷上,他们达成了一致。

中经合集团中国首席代表邱玉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胳膊肘下一直压着几本厚厚的研究报告,最上面的一本是《逐鹿中原——大中华3G市场的商机》。实际上他们已经赞助了大唐电信TD—CDMA的研发,邱玉芳透露,他们将聚焦于三代移动通讯的软件研发上。董事长刘寰宇在此前的一次论坛上明确表示,“数码媒体、无线接入、宽频网路、光纤设备以及生物科技”是他们近期投资目标。虽然孙正义在年底访华时还放出话“5年内投资200家大陆互联网公司”,但软银的两家中国子公司——软库中华、软库中国都有自己的对策:软库中华的石明春选择了泰康人寿、北大方正、安氏中国和趋势科技,不是纯技术(杀毒、信息安全、PC与网络工程)就是水泥鼠标(网络保险业)。软库中国的周志雄出身于AT&T技术部,“你不能单就某种模式来判断商业计划的实在价值”。周说,“我现在每周仍能收到4~5份计划书,但我只对ASP、网络技术、尤其是电信基础设施的项目感兴趣。”在创网举办的三次创业俱乐部上,创业团队展示的也是一水的“石头”项目:从家电芯片到超声波定位。

“放慢速度,不当出头鸟”——是风险投资家的另一个共识。中经合集团以前看一个项目需要5~8周的时间,现在他们的节奏放得更慢,“感兴趣的话,我们会聘请专门的公司,长期跟踪调查”,邱玉芳说。周志雄与李建光都曾偏爱早期项目,搜狐、万网、3721与阿里巴巴都是他们首先扶上马的,“我现在只投成长期的项目,”周志雄说,“甚至是已经开始盈利的或是站到了上市的门口,托一把就能上。”几乎所有的基金都表明态度,放弃早期项目。

“追求革命效果的投资家正在走向保守,你必须全力保证每个项目都成功,而不仅仅是一两个项目的上市,否则很危险。”李建光无奈地说,“早期项目活不了,挣扎下来的无法上市,上了市的又难逃打压。”2月15日,IDG运作了2年投下了2000万人民币的金蝶软件终于在香港创业板上市,但随后就跌破了发行价,据估计IDG的收益也就在5倍左右,而去年同期亚信的股票当天就上涨了3倍多。

资本市场:难有本垒打

《华尔街日报》在迎接新世纪的一篇评论中写道:“只有高风险才有高收益的操作方法不再流行,市场重新喜欢风险小、确定性高一些,而且财务状况各方面都有保障的稳健者。”资本市场与风险投资的对立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即使在风险投资聚焦的3G电信技术上也不断遭到分析师的“恶评”。2000年底,全球的移动电话公司在资本市场连续暴跌探底,成功以天价拍出3G牌照的欧洲各国尤其是重灾区。德国电讯1999年6月的股价是40多欧元,2000年3月前曾经攀升到100欧元,但目前股价已经直跌到30欧元左右。最近的一次是2月16日,一直在3G基础设施领域风头正劲的北电网络股价下跌9.95美元,跌幅达33%。北电网络股价的下跌拖累加拿大指标股票指数下跌7%。一系列券商降低了该股的评级,其中包括美林证券、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和CIBC World Markets。除了美国经济发展减缓需求不足外,很多的分析师认为3G技术的前景并没有风险投资家炒作的那么美妙。“动辄几十亿数百亿美元的3G执照将使3G技术不堪重负,运营商不得不提高运营价格,消费者在很长时间内难以承受,3G的消费市场也会长期低迷。”高盛分析师古普塔(Rajeev Gupta)说,“人们发现新技术的赢利普及程度不会像想象的那么快,那么好——不确定性还非常之大。”中金公司投资经理江勇说,“人们发现无论移动互联网还是3G都是被炒作出来的概念,离商用和盈利还差得很远。”

上市变得越来越难,风险投资家赖以制胜的本垒打越来越被视为奇迹,而他们不得不以退为进——尽快从投资泥潭中拔出,以求不亏。并购和重组纷纷出现。

2月27日,记者从中经合集团北京首席代表邱玉芳那里证实,中经合参股的网站“多来米”(myrice.com)已经卖给了美国门户网Lycos;中经合初期投入200万~300万美元,虽然邱女士拒绝透露最终作价,但据业内人士估计为1275万美元左右,即使保守测算中经合有30%的股份,这笔生意应该不会亏本。在更早一些时候,中经合已经将旗下“亚洲连线”网站并入了自己的媒体集团。

2月27日下午,记者采访李建光得知,IDG本周也将有购并行为,只是时候未到不能言明。第二天上午记者就得到了消息:国内两大门户网站天极和Chinabyte.com展开战略合作,据知情人估计后台资本层面的“合并”已经开始,今后将逐步整合为一家公司。这也与李建光的预言暗和。IDG在1999年12月曾为天极投入500万美元,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一笔单项风险投资;而Chinabyte的股东——新闻集团早就觊觎大陆的网络媒体市场,出手不会很少。

新的玩法

风险投资家在资本市场碰壁的同时,开始纷纷宣布组建了新的基金,寻找新的玩法。IDG在世纪之交也组建了1亿美元的新基金,专门关注IT技术的投资;软库中华的石明春称,他们目前管理着5个从4000万到1亿美元不等的新基金。最明显的是中经合集团,他们继去年与北京市政府合作后,今年又将与苏州市政府和深圳招商局联手,募集4000万美元的苏州风险基金和8000万美元深圳风险基金官方的介入给风险投资上了保险。

中经合集团还成立了一只1亿美元的重组基金(VCBuyour Found),董事长刘寰宇认为,“以目前的投资环境来说,将维持并购风潮,一方面很多新经济公司将在资金上举步维艰;另一方面,传统行业希望介入新的领域。重组基金的作用就是在企业合并中带入不同的资源和资金,以目前的情况看,IBM、香港、日本等大财团的资金都会进来。”对于中国来说这笔重组资金也有着另一番意味,“面临WTO很多国外企业都觊觎中国市场,这笔基金将会给各国外资本进入中国架起桥梁。”邱玉芳告诉记者。此时,风险投资已经承担起投资银行的作用。

另一股异军突起的风险基金来自跨国大公司。目前有很多大企业已经对中国市场进行了初步试探,试探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对中国的初创企业进行风险投资。这些投资主要来自两个行业,金融与IT。前者如摩根和高盛这样的投资银行,它们投资中国的科技企业,本身是一种金融服务的创新,同时可以建立和这些企业的良好关系,并且为它们提供海外上市、并购等金融服务。金融资本通过这种方式延伸自身金融服务的链条,有非常明确的战略意图,虽然高盛这样赫赫有名的投资银行在风险投资行业里却也是默默无闻,但它还是对此乐此不疲。第二类的战略投资来自于跨国企业,主要是IT企业如INTEL、YAHOO、新闻集团、三星等,最近科达也宣布要成立1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基金投资中国的科技企业。对传统公司而言,本身的创新可能已经跟不上技术进步的步伐,惟一的方法是对最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进行投资,从中获得长期发展的源动力。

风险投资的调整将不可避免地带来对新兴科技产业的冲击,甚至会影响到经济发展的进程。美国学者麦克尔·曼德尔认为,科技周期取代商业周期成为新经济的主要的特点,现在最直接的问题是,几乎没有投资家表示会去投种子基金,这等于断了创业者的生命线创业之初一毛钱都是宝贵的,而兄弟,谁给你这一毛钱呢?那么科技繁荣是否会结束? 风投风险投资基金本垒打

上一篇: 铁通的“特权”
下一篇: 切割钻石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