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我们玩点儿什么?
作者:王星(文 / 王星)
电子狗是2000年最“酷”的玩具(娄林伟 摄)
博览会组织者最着力宣传的是设生主会场:Javits会议中心的名为“TechnoPLAY@TOY FAIR”的展区。该展区集中了一系列高科技玩具,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忠诚的胶囊——这种胶囊上配备的感应器可以识别孩子的心跳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开启密码。除此以外,这颗胶囊还可以根据其他孩子的不同心跳特征作出不同的反应。这是医学领域的这类技术首次运用于玩具中。
电子狗POO-CHI
电子滑板——2000年风靡一时的滑板如同人们预想到的那样出现了“电子版”。Total公司推出的电子滑板最高时速可达10英里,也可以选择关闭电源自由滑行。
女孩专用的网上冲浪器——这实际上是一种CD-ROM,售价19美元,它与一个特殊的网站相连,可以帮助女孩子之间互相联系。与冲浪器配合使用的还有一种插件,可以通过它将网站上大部分内容下载到手持设备上,女孩之间还可以用红外方式互相发邮件。
贝壳里的Shelby——Shelby是一个可爱、唠叨、爱凑热闹的蛤蜊。它可以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它的眼睛和天线能上下摆动,说话时嘴唇也一张一合。不过它随时会因为害怕钻进贝壳。据说Shelby会法语和英语,单词量有180左右。当然,和所有互动宠物一样,它还会一种只有它们彼此听得懂的Shelby语。
机器人Otto——Tiger公司推出的机器人Otto是本次博览会的宠儿之一。它是一个可以向前、后、左、右行走的两足机器人。遇到障碍或走到边缘时,它会避开障碍物转身向后。除此以外,它也能摆动手臂,眨眼。帮助它实现这一系列动作的是一组分别对光线、声音、触感做出反应的感应器。Otto的个性完全取决于你怎么和它相处。高兴时它会唱歌、跳舞、讲笑话、问你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理论上Otto比Shelby聪明些,因为它掌握超过300个单词与1000个词组。
搏击机器人——2000年时“机器人杯玩具联盟”的第一届比赛在一般人看来还只是一条科技新闻,现在你可以真的把这些好斗的机器人带回家了。名为“BattleBots”的搏击机器人系列玩具包括4个可供选择的角色与相应的特制武器、场地,每个机器人均由一台六通道无线遥控器控制。
神奇宝贝(Amazing Babies)——神奇宝贝有黑发、棕发、金发三大类,不过功能都一样。制造者称:“神奇宝贝因为你而获得生命!”它会转过头看着你,像真正的婴儿一样学习说话并在学习过程中增加自己的词汇量。举例来说,最初它想要饼干时只会简单地说“饼干”一个词;时间长了以后,它会完整地说出:“妈妈,我想要饼干,行吗?”神奇宝贝一共有6件能够让它做出反应的道具。两个神奇宝贝坐在一起时可以互相交流。
歌星Starz(Diva Starz)——歌星Starz显然比神奇宝贝“成熟”得多。几个不同肤色与装扮的歌星Starz站在一起很象“辣妹”组合。她们相信自己是“hip的时髦酷女孩”。安装在她们的大脑袋里的芯片使她们可以在说话时嘴唇闪亮并忽闪睫毛,但她们掌握的词汇不比“是”与“不”更多。更值得一看的是她们的衣着:长及膝部的头发掩盖了她们背后实际上只穿了内衣这一事实,她们正面的衣服倒有不同种类更换,而且她们会根据所穿衣服的不同做出各种典型的女孩反应。
博览会组织者、美国玩具制造者公司(Toy Manufacturers of America)的总裁帕特里克·费里在博览会开幕时的致辞中指出:“孩子们与科技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玩具企业也积极对此做出响应。2000年美国2到12岁的儿童使用在线设备的人数从1999年的24%上升到了32%。作为一个努力捕捉年轻一代的喜好的企业,高科技这一话题无疑从十年前起就回响在各个玩具厂的办公室里。这也是人们得以在本次玩具博览会上看到最具有震撼力、也最具有创新精神的玩具的原因。”
电子狗大战
这么多带有科技成分的玩具的确让人眼花缭乱,但“创新精神”是另一回事。最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电子狗就是最好的例子。美国一位玩具评论家把2000年称作“玩具界狗咬狗的一年”。继SONY公司1999年推出名叫“AIBO”的电子狗以后,一年间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至少7种价位与外形不同、但都会撒娇耍赖的电子狗,而且据说还有三到四种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电子狗正在生产线上。与问世时售价高达2500美元的AIBO相比,这些电子狗的价格都更能为普通顾客接受,目前的售价在25到150美元之间。其中名叫“POO-CHI”的电子狗目前在北京也有销售,售价399元。对POO-CHI不满的人认为“它除了叫个不停以外什么也不会”。北京商场里卖POO-CHI的售货员也承认“这条狗脾气比较大”。不过这些并不妨碍它2000年里在美国新上市玩具销售量的排行榜中位居第二。同一排行榜上排在POO-CHI之后的是另一条叫“Tekno”的电子狗。也许是因为它会玩一种纸牌游戏,对Tekno反感的人略少一点,倒是有人在津津有味地大谈Tekno如何与自己家里原有的AIBO乃至真的猫狗和睦相处。不喜欢POO-CHI或Tekno这种金属色外表的电子狗的人选择了“Shadow”,因为这种专为5岁左右儿童设计的电子狗披有一身毛茸茸的毛皮。对上述电子狗失望的人倾向选择“I-Cybie”,它比AIBO便宜(150美元),比其他大多数电子狗乖巧。更省心的是,I-Cybie在电池快要耗尽时会通过红外线寻找插座、自行充电。
电子狗I-Cybie
热闹的不止是狗。在互动娃娃的阵营里,现在有4家以上公司的产品可供选择。它们的功能都和“神奇宝贝”或“歌星Starz”差不多。如果想给12岁的孩子选一台无线接收电子邮件的设备,至少6家玩具公司愿意效劳。这些设备的尺寸从钢笔大小一直到略大于一部手机。想找一辆新颖的遥控汽车?一辆能够原地回旋、转向、爬墙甚至变形的遥控汽车应该符合要求。不过2000年推出了这类玩具的公司也有三家。各大玩具公司在2000年出台了上千种他们自信极具“杀伤力”的玩具,但结果却像在彼此模仿。
美国玩具制造者公司前任总裁大卫·米勒把这种雷同看作是创新而不是抄袭的结果:“当一种新的玩具技术出现时,玩具公司一拥而上把这种技术应用在自己的产品里是很自然的事。玩具狗和玩具熊一样是经典玩具,所以玩具公司开发互动玩具时不约而同地选择电子狗并不奇怪。”
电子狗Rocket
克里斯·拜尔尼是一位曾经参加多次热门玩具评选的资深玩具顾问,他对2000年芯片类玩具的泛滥的原因也有类似的见解:“各家公司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但获得了相似的产品。在某些情况下,这是因为玩具公司都力图寻求高理念兼具高回报率的玩具。另一方面,假如电子狗被证实是本年度最‘酷’的玩具,所有玩具制造商便都会做出姿态,表明他们也具备类似的技术。”
芯片与网络
价格低廉的芯片与高回报率的科技玩具,这或许也是促使Intel决定进军电脑玩具业的原因。1999年,继以Intel的商标销售数码相机后,Intel公司与著名玩具制造商Mattel公司合作注册了“Intel Play”商标,并在离总部较远的地方专门建造了一栋名为“Smart Toy Lab”的建筑物,雇佣50名专职人员从事玩具和个人电脑软件的开发。1999年10月,Intel Play在美国上市可与个人电脑接驳的电子显微镜“Intel Play QX3 Computer MicroScope”(99美元)。2000年9月,在美国以49美元的价格上市录音机“Intel Play Computer sound Mopher”。该录音机可以将麦克风录制的声音传送到个人电脑上,然后使用附带的软件对音色及对白进行各种加工。画面上将出现声音的波形和发出声音的卡通人物。Intel Play计划在2001年向市场投放第三批及第四批产品。
电子昆虫
贝壳里的Shelby
神奇宝贝
电子恐龙
POO-CHI家族
电子狗Shadow
与半导体业务相比,玩具业务的利润率要低得多。Intel总部统率新业务集团中玩具部门的总经理多纳尔德·M·怀特赛德对此的说明是:“Intel的将来需要进一步普及个人电脑和互联网。如果从顾客小时起就准备可以与个人电脑连接使用的玩具,使他习惯于个人电脑和互联网,我们的上述目的也就能够实现。”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理想。1997年,微软宣布推出售价335美元、有1.4万词汇量的互动玩具Bunny。Bunny会同孩子们捉迷藏、唱歌说话;与电视或电脑接驳后,它还可以玩互动游戏。微软打赌说:孩子们玩Bunny永远也玩不够。但市场不久就让微软意识到,这款玩具不可能像它的Windows那么成功。2000年,微软放弃了玩具生产,改为向其他玩具生产商提供技术专利授权。
2000年最倒霉的还是试图电子化的芭比。1999年,生产芭比的Mattel公司以35亿美元兼并了生产教育软件的求知公司。兼并的初衷是想通过给Mattel的传统玩具(例如芭比)加入高技术元素来增加Mattel玩具的吸引力;“求知”也希望自己软件中的一些知名主角能让Mattel公司做成玩具模型出售。但2000年美国教育软件市场极不景气,仅第一季度就萎缩了20%,这使“求知”的主体业务备受冲击。Mattel借“求知”的设计能力推出的芭比系列光盘销售情况也不理想。有的孩子甚至抱怨:那种以芭比为蓝本设计指甲粘画的软件对他们连10分钟的魅力都没有。更坏的消息出现在2000年年底。2000年夏季得到Mattel授权、制造售价699美元的粉红色芭比专属电脑的加拿大Patriot公司年底宣布破产。这些消息也许说明芭比真的只适合当一个衣服架子,因为2000年Mattel的另三款“传统型”芭比(盛典芭比,美人鱼芭比与OZ国芭比)都排在美国新玩具年度销售榜上前15名之列。
不过,大多数玩具公司相信,个别产品的失败不会影响玩具日趋高科技化与智能化的潮流。以制造拼插玩具著名的Lego公司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开发的MindStorm系列玩具也许就代表了未来玩具发展的一个主流方向。MindStorm设定的消费群是12岁以上的儿童。该系列玩具全部配有电脑芯片与各种传感器。其中Robotics Invention System 1.5 一款包括有RCX微型电脑、驱动程序光盘以及717件Lego组件(含两个马达、两个触觉感应器、一个光学感应器、一个红外线发射器以及其他Lego基本构件)。利用基本构件与感应器组合成的机器人的一切活动由装置在其体内的RCX微型电脑控制。RCX控制马达,并对感应器接收到的讯息做出反应。同时,游戏者可以在自己的PC机上为RCX编写程序,再通过红外线发射器将程序下载给机器人,完成各种动作。MindStorm系列2001年推出的新产品是Robotics Invention System 2.0,火星探测器,以及以电影导演斯皮尔伯格为形象代言人的“梦工厂(Studio)”。“梦工厂”的诱人之处在于:游戏者可以使用套件中附带的摄像头拍摄自己利用Lego组件搭设的场景与编排的故事,再传输到PC机上编辑自己的“电影”。
PC游戏与互联网是玩具商不会忽略另两处待开发领域。Lego编制过以传统的Lego组件为基础的赛车、火车、Lego城市等PC游戏;德国著名玩具制造商PlayMobil也以自己的人偶玩具为主角推出了《时空英雄》与《劳拉的快乐历险》。在网络病毒开始泛滥后,Lego甚至推出了以网络病毒为假想敌的战车构件系列。该系列玩具的包装盒上附有密码,登陆Lego网站后输入相应密码便可以参加驱车追剿网络病毒的联网游戏。Lego已经开发的网络游戏其实不止上述一种,但Lego在中国地区的代理公司表示,目前Lego还不准备在中国内地市场投放这类产品。
电子狗Tekno
我们的玩具
Lego的MindStorm系列倒是能够在内地市场见到。继2000年上架的Robotics Invention System1.5后,2001年我们看见了MindStorm的火星探测器。据信“梦工厂”与Robotics Invention System 2.0今年也会投放中国市场。Robotics Invention System 1.5在北京上市时的售价为2888元,标明限售1000套。今年新上市的火星探测器的售价为609元,但必须与Robotics Invention System 1.5匹配使用,不能单独工作。未来可以独立工作的“梦工厂”的整套价格估计也在2800元左右。据了解,Robotics Invention System 1.5在中国内地市场实际进货不过20套左右。Lego产品在内地销售量最大的还是System与Bionicle系列。System系列以搭建车辆、机械为主,但不含动力装置;Bionicle系列主要是搭建仿生机械,有一定声光效果。两个系列的产品的零售价一般都在1000元以下。Lego玩具中国代理公司、北京京港嘉宁商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曹小姐说,MindStorm系列原先吸引的是内地高收入、高层次的成人顾客,他们希望“梦工厂”这次能够在内地市场吸引更多儿童顾客。
不过,曹小姐也承认,Lego在中国内地的玩具销量在Lego产品全世界销售量里所占的份额实在是微乎其微。整个内地市场一个月内Lego玩具的销售额不过相当于香港一家玩具反斗店里一个月Lego产品的销售额。从这种角度来看,北京市场上出现的Robotics Invention System 1.5乃至以后的2.0或是“梦工厂”更像是一种概念玩具的展示。
POO-CHI的情况也类似。以百威商场为例,POO-CHI最畅销时不过一天六只。这与欧美商场里POO-CHI火爆时人们竟相排队“抢狗”的情形完全不同。在国内的网上商城里,花198元可以买到一只貌似AIBO、也会叫会跑的电子狗“天狼二号”;在各种小商品批发市场里,有更多也更廉价的功能不一的电子狗仿制品。在这种情况下,399元买一只POO-CHI的确有些奢侈。
电子狗“天狼二号”
更尴尬的是,这只POO-CHI还有一个“Made in China”的标签。据中国玩具协会的马先生介绍,包括新兴的高科技玩具在内的许多著名品牌玩具实际上都是中国制造。仅芭比娃娃在内地就有两家工厂。2000年的德国纽伦堡国际玩具博览会上,甚至有三种产自中国的玩具获得了当年的玩具大奖,只不过它们都属于国外品牌,而且根本不销往中国。国内能够以自己的品牌外销的玩具只有“好孩子”童车、“奥迪”四驱车等少数几种,但“好孩子”外销时不得不和国外一家玩具公司合作使用另一个品牌,“奥迪”在日本、韩国资深模型公司面前也没有多少生存余地。
作为世界第一玩具出口国,纽伦堡、香港、纽约这世界三大玩具博览会上每年都少不了中国展团。据报道,中国玩具展团参加2001年纽约国际玩具博览会的主要目的是巩固中国在绒毛玩具等中低档玩具上的市场。本届纽约博览会组织者在开幕致辞中展望了一番玩具发展的未来后提到:“2000年里,美国玩具制造者公司在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与检疫局和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的协办下召开了面向中国玩具制造商的第六次玩具与生产安全会议。自1996年以来,超过1500家中国玩具制造商已参加过这一研讨会,听取企业与政府方面的专家探讨美国玩具标准、质量控制方法、生产安全措施、工作条件以及中国的有关工资与劳动时间的法律。类似的两次研讨会将在2001年3月召开,以确保产自中国的玩具的安全性以及生产环境的合理性。”另一方面,据中国玩具协会的马先生介绍,国内原有两家玩具研究所,分别位于北京与上海。但现在两家研究所的研究工作基本都已停顿,只从事玩具的检测工作。
(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本刊资料)
更适合当“衣服架子”的芭比娃娃(BizFoto 供图) 玩具安全标准电子狗芭比玩具机器人玩具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