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等待面试的科技新贵

作者:李伟

蓝牙:等待面试的科技新贵0

(娄林伟 摄)  

蓝牙:等待面试的科技新贵1

3月1日,中国首次蓝牙大会将在广州召开,核心议题是“蓝牙给中国带来什么?”“这是蓝牙技术在中国的启蒙运动”,普天众智科技公司的CTO卢金树说。信息产业部对“开放频段问题”也将给出明确说法——蓝牙产品将会得到在中国的出生证明。“蓝牙”——这种短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开始从幕后走到台前。

消费蓝牙

也在同一天,联想将推出具有蓝牙接口的笔记本电脑A550,投放量在2~3万台,而它在国内的第一大竞争对手东芝已经先行了一步,他们的蓝牙笔记本在去年下半年已经小范围地推向市场,“大概在今年八九月份国内就能买到这款电脑了,我们最近刚刚进行了关于蓝牙的业务培训”,国内代理商神州数码公司的韩丽说。爱立信的一款看起来酷毙了的蓝牙耳机也将在3月份进入市场,而他们的另一种GPRS制式的蓝牙手机R520已经在去年年底面市。他的老对手诺基亚公司也在同期推出了蓝牙插件“Nokia Connectivity Pack”,可与6210配套使用。

实际上自去年底开始,第一次蓝牙消费品的高潮已经拉开了序幕。以IBM、东芝、惠普、3COM为代表的电脑厂商去年11月推出了蓝牙PC卡,让用户在笔记本电脑间同步实现无线数据传输。IBM还别出心裁地推出了蓝牙手表,手表和PC可以互相控制,惠普则宣称蓝牙打印机将于2001年中期上市。摩托罗拉将致力于发展蓝牙汽车电话,他们的蓝牙芯片会在2001年中期面市。韩国三星公司像变戏法一样拿出了7种产品:机顶盒、PDA、手机、耳机、笔记本电脑、笔输入电脑和打印机,表演起来也很花哨:两部手机可以一起打游戏,在一台显示器上可以同时上网、看电视。今年2月3日,索尼在它的笔记本“VAIO”系列中追加了蓝牙接口,同时还推出了蓝牙无线“猫”。微软的下一代操作系统Whistler和此后的Windows2000也都将支持蓝牙技术。据IDC预测,到2005年全球将有40亿件蓝牙产品。

“今年将是蓝牙上市年”,信息产业部蓝牙在线主编范贵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蓝牙技术开始走出实验室。”赫赫有名的公司,层出不穷的产品使蓝牙技术戴上了眩目的光环,所有的蓝牙支持者都宣称,蓝牙必将创造一个神奇的世界,就像《美女与野兽》中的诡异城堡:杯子、扫把、蜡烛统统有了“生命”。但蓝牙能否获得成功,还需要市场的审判。

科技乌托邦?

在很多人看来,蓝牙技术总有些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倾向,这一技术的发端甚至就离不开联想。公元10世纪,北欧处于动荡时期,剑和斧头是解决问题的惟一办法。而丹麦国王Harald Bluetooth却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他希望通过沟通来解决争端,在他的努力下各国领袖开始坐下来喝着蜂蜜酒解决矛盾,并成了好朋友,北欧因此而统一。这位国王酷爱吃蓝梅,因而牙被染蓝了。不同的人可交流沟通,不同设备为什么不行呢?于是有了“蓝牙”。确切地说,蓝牙是一种无线通信标准,是在个人领域之内的不同设备间的语音、数据、图像的传输。也就是说移动电话、计算机、掌上设备、家用电器、办公设备、工业机械、汽车甚至鼠标垫和茶杯……林林总总的装置物品都可以无线连接起来,在它们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目前的有效距离是10米,在年内可达到100米。

蓝牙最大的魅力不仅在于“革”掉了工业时代的“尾巴”——电线,更重要的是它创造了一个不同设备间对话的平台,“这是一种世界语。”范贵富说,“3G标准改造的是骨干网,而蓝牙标准则是创造了个人的末端网。”普天众志的CTO卢金树向记者描述了这样一种生活:“自从你进入办公室放下公文箱开始,你的PDA就自动地与你的计算机实现同步,并将文件、电邮(E-mail)和日程安排等信息进行传递和转移。在会议上,启动PDA,所有的报告都会打在电子白板上,并将会议的情况记录下来。在同事离开会场前还可以把这些记录用无线方式传送给每个人。走到家门口,门会自动开锁,连‘芝麻开门’的咒语都不用说,走道的照明灯也会自动点亮,空调或暖气会调整到预先设置的最佳状态。还有报警信号会提醒你,家中不懂事的小家伙业已离家外出。一进家门,你的PDA会处理你的公事和私事。家中的电子公告板会自动地将活动与日程安排加进你的家庭日历,并对矛盾冲突事项进行调整。你到达机场,可以用PDA获取电子机票,并自动选择你的坐位。飞机航线通过建在你的PDA中的‘ID标志’特征进行识别,并确认你所要保留的坐位。……”

如果要证明一项理论不是乌托邦的话,最好的方法是把它实现,对公司来说就是把技术转化为赚钱的商品。

超豪华的SIG阵营

对蓝牙来说,最大的利好是形成了超豪华的利益共同体。1995年“蓝牙”诞生于爱立信的实验室,3年后爱立信将这一标准公开,同时与诺基亚、英特尔、东芝和IBM联手成立了蓝牙特殊兴趣小组SIG,由此引起了跨行业的广泛关注。“一开始这项技术就显示出了极强的商业气质——面向应用,小产品大市场。”范贵富说,“而这块蛋糕太大了,爱立信自己根本消化不掉,标准开放后,既有庞大的合作伙伴又能保持自身的技术先发优势。”

到今天,SIG阵营扩张到了2164家企业,涵盖了电信、计算机、软件、家电、汽车、医疗仪器等所有的行业翘楚,“这么多的精英公司集中在了一项技术的大旗下,在商业上是史无前例的。”爱立信蓝牙合作项目总监祖世基(Mark Zunuzi)说。国内企业中联想、浪潮、海尔、TCL、科隆等30余家公司都是其成员,每个SIG成员都可以使用蓝牙规范的开发产品和使用蓝牙规范的软件。开放的标准给蓝牙技术带了强大的技术后盾,为技术走向应用创造了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平台。

新贵与新宠的落差

但目前看,蓝牙的发展还远远低于人们的预期。翻翻旧账,很多公司最初将1999~2000年视为产品的上市期,但计划一拖再拖,业界普遍的看法是价格过于昂贵,市场无法接纳。这种比拇指甲略大的蓝牙芯片现在价格在30~100美元之间,“在人们的需求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时,是不会花这么多钱去买一件锦上添花的产品的”。祖世基说。东芝公司认为5美元是个瓶颈,降到此线之下时才能启动消费。可喜的是去年一家英国的小公司CSR率先将价格降到了8美元,但前提是达到100万片的规模。何时才能有价格突破,大公司们都说不清,虽然红外技术只能点对点,但价格只有其1/5。

另一个技术难题是频段壁垒,蓝牙使用频段为2.4Ghz,这在很多国家是封闭的。我国的微波炉、医疗器械甚至国防设备都使用这一频段,一旦开放将互相干扰邻家汽车一启动你的车也会启动,一部遥控器可以控制全楼的家用电器,最危险的莫过于干扰国家安全系统。为此SIG专门成立了微软、爱立信、摩托罗拉、朗讯、英特尔等九家公司的专门游说小组——TF9,调整蓝牙组织与各国政府的关系。但技术障碍并非搞公关就能消弥,于是制造新闻最多的地方是实验室,谁也不轻易到市场去打第一枪。

技术的问题总能解决,而蓝牙最大的困境还在于这个几近于乌托邦式的科技理念本身。蓝牙的实现有赖于所有领域的同步发展,也就是说要“一蓝百蓝”,各种设备要协同发展互相兼容,只有一部蓝牙手机毫无用处。虽然迄今为止蓝牙已经缔造了最大的产业联盟SIG,但其内部成员间的发展严重失衡。据“蓝牙在线”网站统计,2000年全世界蓝牙研发经费在5000万至1亿美元间,实际摊到每家公司身上最多5万美元,看热闹的远比进场的多,更多的公司在观望。祖世基也认为在蓝牙阵营内存在着四类厂商:产品设计商、芯片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和应用商,“统一行动是非常困难的”。目前看来最顺利的是东芝公司,他们的蓝牙笔记本最先上市,年内围绕手机、PDA、PC、打印机、数码相机的“个人微网”也将面市;这首先归功于东芝集四种身份于一身,是一家跨行业的企业集团,它的产品线最丰富。

但蓝牙已经不能再等了,不上市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被红外或IEEE802.11标准超过,甚至被人们遗忘;但从科技新贵到消费新宠,距离远非几字之差,蓝牙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蓝牙厂商们既兴奋又忐忑不安,“我们就像等待面试的大学毕业生”,祖世基说。

蓝牙:等待面试的科技新贵2

蓝牙技术成为大公司瞩目的焦点(毛一力 供图)  

蓝牙:等待面试的科技新贵3

蓝牙笔记本电脑已经在港口应用(毛一力 供图) 爱立信笔记本电脑蓝牙核心规范pda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