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修·巴尼漂亮和痛苦的电影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于丁)

马修·巴尼漂亮和痛苦的电影0

《悬丝1:红色旅店指南》1995电影胶片  

马修·巴尼漂亮和痛苦的电影1

马修·巴尼的电影告诉你,在90年代国际化、美国式的资本主义时代,你的身体经验和想象力是什么样的?是漂亮的、痛苦的?

他的代表作是1994年《悬丝4》,这部电影的画面始于一座具北欧神话风格的海岛,不停地航拍一条通向海面的几百米长的人工海上走廊,走廊尽头是一座巨大的白色调的海上房子。一个长着猪耳朵、红头发的男人和三个红头发女妖在这白色大屋内痛苦地跳舞、梳头、穿鞋子。与此同时,另一个场景:一片绿色原野的大陆中横贯东西的一条高速公路上,两个赛车手正在发动色彩时髦的赛车,顷刻间朝相反的方向飞驰而去。接着又两个场景的画面交叉:白色大屋里的猪耳朵男人和红发女妖在无声中挣扎着扭动;一辆赛车在加速器的轰鸣声中穿过原野。

在视觉风格上,马修·巴尼把自安迪·沃霍尔、杰夫·昆斯以来的美国波普艺术风格发挥成一种更冷峻的时髦漂亮的对比色调,而在意象上,则吸收了北欧神秘怪诞的寓言和象征视觉。经过影片上半部分光怪陆离的时髦视觉冲击后,下半部分马修·巴尼的作品则更像一部欧洲存在主义的象征电影。

下半部分开始于猪耳朵男人从楼板的一个洞中掉入海里,他艰难地在海底行走,后来爬入一个半透明的、直径只够容下身体的、像巨型肠子的管道。管道好像通向地面,里面充斥令人恶心的白色黏液。在后半部分约一刻钟时间里,摄像机就跟随着猪耳朵男人痛苦万状地在向上爬,他爬三步往下掉两步,其表情和肢体动作的扭动、挣扎令所有观众也觉得痛楚。他的头顶上方,地面上赛车在飞驰而过。

马修·巴尼的作品反映了90年代后期国际当代艺术的一个代表倾向:时髦漂亮的色调、虚构的视觉形象和精神分裂的表现内容,体现了个人在全球化资本主义时代深受消费文化、国际资本主义体制和虚拟信息社会的影响。马修·巴尼描绘了一种虚构的痛苦,这种痛苦不像在资本主义早期有具体的敌对对象:资本家、商品、机器和金钱。现在,这些象征在伦理上已经很难去明确批判。一切会使人痛苦,但一切又找不到痛苦的根源。而且,在当代全球化时代,这种痛苦是与美丽的视觉消费文化和身体的感官舒适相伴的。马修·巴尼在画面上也刻意堆积和融会一些矛盾、分裂的视觉经验:机器赛车和自然的原野;怪诞的妄想和现实的失重,等等。虚无和压抑在一波一波漂亮、妄想、离奇和酷到极致的广告电影画面般的视觉冲击下迎面扑来,让你禁不住要为这酷得不能再酷的画面流泪、伤情。这是胶片的力量,马修·巴尼希望找到一种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的表达方式和理解方式,他基本上做到了,而我们准备好了去理解他吗?

(图片均为本刊资料)

马修·巴尼漂亮和痛苦的电影2

《悬丝4》1994电影胶片  

《Drawing Restraint 7》1993 Video  

马修·巴尼的简历

1967年生于美国旧金山,1989年毕业于耶鲁大学,现工作、生活于纽约。

主要展览:

1988年 “痴的行动——纽约录像个展”,纽约

1992年 第九届卡塞尔文献展,德国卡塞尔

1993年 第四十五届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威尼斯

1994年 “来自《悬丝4》的肖像展”,美国洛杉矶

1995年 “95水面涟漪”,日本东京

1996年 第十届悉尼双年展,澳大利亚悉尼

1997年 “悬丝5”,德国法兰克福

1998年 “伤痕——在当代艺术民主与拯救之间”,瑞典斯德哥尔摩

1999年 卡内基国际艺术展,美国匹兹堡

2000年 第三届上海双年展“悬丝”,中国上海 巴尼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