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辛斯基与普京政府的抗战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甄芳洁)

俄罗斯最有名的传媒大亨被俄罗斯当局追缉到了西班牙,俄罗斯现今的“暴富阶层”会被一网打尽?总统普京砍下了惊世第二斧……

古辛斯基12月12日在西班牙的这次被捕,有一些神秘主义色彩,因为当时古辛斯基正在他西班牙加得斯的豪华海滨别墅,在周围有十几位保镖的情况下,未做任何反抗。这位显赫人物如此轻易束手就范,让人不能不联想到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克格勃背景。

其实在这场一个人与一个政府的抗战中,古辛斯基始终处于被动位置,因为他的对手是在政治游戏中从来都“面无表情”的普京。他的保护神,仅是他控制的媒体声音和外国势力从他身上所能看到的价值。

他6月份最初的“受辱”便是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发生的,尽管普京在5月份上任之初,就曾明确表示要同“寡头们”保持距离,拒绝寡头参政,但不仅是他,包括俄罗斯头号富翁、“俄政坛不倒翁”别列佐夫斯基都曾断言:“普京之所以说要摆脱寡头,是因为他是个政客,他必须对选民们这么说,但他真这么做是不可能的,因为根本无法使大资本家像小资本家一样疏远权力。”后来事态的发展证明他们错了,他们小看了普京,小看了他的决心。

6月13日,在普京出访西欧,俄总检察长巡游远东的一个“恰宜”的时间,古辛斯基被一个听起来还算合理的理由请到了检察院,在那里他突然收到了对他因在1996年欺诈性购买原国家电视公司“圣彼得堡第11频道”(只花了20万旧卢布,相当1500美金,而其实际价值是1000万美金)的逮捕令。在短暂的4天监狱生活中,美《新闻周刊》的记者问他,你认为普京是否预先知道逮捕他的事,他说:“我认为,他知道。”

这场斗争颇有波澜。俄政府面对的不是公民古辛斯基,而是有着足够能量的世界级人物。

他的“桥集团”下属的新闻媒体首先给予了最有号召力的支持。其独立电视台的《总结》节目主持人基谢廖夫大声批评“普京原来不是叶利钦的接班人”。其电台的编辑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古辛斯基在几个月前就已收到来自克里姆林宫的威胁,因为“独立电视台在车臣战争的报道中独树一帜,报道了许多血淋淋的事实”。他们一个叫《玩偶》的政治讽刺节目曾承受来自总统办公厅的压力,暗示他们拿掉节目中普京的头像。指控俄政府对媒体言论自由进行压制是古辛斯基两次被捕最引人同情的自我辩护。结果,4天之内,克里姆林宫承受了超过他们想象的压力:一个美国高级行政主管代表团因抗议此事推迟了对俄罗斯的访问;因为古辛斯基世界犹太人大会副主席的身份,以色列总理巴拉克也要求俄方重新考虑此事。6月15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要求俄政府给予“古辛斯基”事件公正和公平的判决。

第一回合,俄政府在试探中败下阵来。几个月后它的再次反击又选择了一个“恰宜”的时间:美国大选正酣时。公开的消息是俄检察院在11月13日再次以“诈骗罪”传讯古辛斯基,“发现”古辛斯基已经潜逃国外。于是俄检察院向国际刑警莫斯科中心局提供了古辛斯基从俄国家天然气公司诈骗3亿美元贷款的证据,国际刑警组织研究后向全球发布了红色通缉令。这次的唇枪舌战更有火药味,古辛斯基的律师指责俄政府:一个国际刑警的成员国向国际社会提供假证据,让人难以置信。其律师团已上诉西班牙法庭要求阻止引渡古辛斯基回国。而俄方声称他们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古辛斯基的刑事罪责。

西班牙无辜地成了矛盾漩涡的中心,收押的古辛斯基成了他们手中的一个烫山芋,因为这个案子牵扯除了俄国内政治瓜葛外,还有俄西关系,甚至俄美、西美之间的关系。西班牙马德里最高法院目前已经拿到俄方出示的古辛斯基详细的犯罪材料,将在40天内审查俄政府引渡古辛斯基的请求,最后由西班牙政府决定是否给予引渡。

针对古辛斯基事件,俄罗斯相对中立的全俄民意调查中心在2000年12月15日发布了它的最新调查结果;47%的被调查者认为古辛斯基事件是与古辛斯基涉嫌金融诈骗有关,只有12%的人认为是与其新闻媒体的政治观点有关,12%的人同意是与恐吓对政权有威胁的反对派有关。

即使古辛斯基被保释在国外,普京的基本目的也已达到:俄罗斯VP—T民意调查机构统计的古辛斯基的政治影响已从9月份的第9位,退居到17位,目前还在下滑……

观点

普京:寡头们注定的麻烦

1996年的总统选举中,政治献金让叶利钦如愿连任。此后寡头们顺利进入权力高层:波塔宁出任联邦政府第·副总理,别列佐夫斯基担任国家决策机构安全会议副秘书,叶利钦在作出重大决定前,都会先听听这些寡头们的意见。一幅洞若观火的漫画出现在1998年俄罗斯《绝密一解密》周刊里:叶利钦总统面镜而立,镜里映出的却是戴着皇冠的俄国第一大富豪别列佐夫斯基。1999年9月至2000年5月,在俄罗斯权力中心刚刚浮出水面的普京与金融寡头们保持一定的距离,既不亲近也不发生大的冲突。

普京也许是寡头们命中注定的麻烦。他与他们不同,上任初公布他的银行存款只有40万旧卢布(折合美元1500);他与叶利钦也不同,他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

“打击”似乎不能准确形容普京的寡头政策,因为寡头们有惊人的经济实力。打击只是对那些“不识时务者”。而调整同寡头的关系,威慑他们日后遵纪守法似乎是普京的如意算盘。“古辛斯基事件”发生后,7月28日普京邀请了21位俄罗斯寡头召开圆桌会议,普京向他们保证不会废除叶利钦时代的私有化计划,但他们以后必须合法地赚钱。

资讯

关于古辛斯基

现年48岁的古辛斯基是俄罗斯赫赫有名的头号传媒大亨,常常以俄罗斯的“默多克”自居。

古辛斯基1952年10月6日出生于莫斯科,就学于莫斯科一所普通大学天然气石油专业,没有毕业就被学校开除回家,之后入卢那察尔斯基戏剧艺术学院导演系,毕业后成为图拉地方剧院一名没有什么名气的戏剧导演。80年代初他下海赚钱,一开始仅仅是一名出租车司机。

1989年,前苏联开始实行银行商业化,古辛斯基率先在莫斯科组建“大桥”银行,推行现代化服务。由于他与莫斯科市政府关系密切,所以备受关照。古辛斯基凭犹太人天生的生意头脑,居然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使其“大桥集团”一跃成为俄罗斯最有影响力的集团,到1996年底该集团已经拥有50多家企业和1.4万名员工。

不过,古辛斯基在金融业成功后的目标是建立像默多克那样的新闻集团,他利用“大桥”的雄厚资金,很快拥有在俄罗斯影响颇大的NTV电视台、莫斯科之声广播电台和《今日报》、《七日报》两家报纸以及《总结》周刊,其中尤以NTV在1994年至1996年的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以大胆、全面,第一线报道和批评俄政府的大胆做法而出名。此时的古辛斯基个人的财富也达4亿美元左右,每年都有大半时间呆在西班牙或者伦敦,而在莫斯科住的时候也只是呆在郊外的一幢豪华别墅里,周末出门打网球时,光是网球场的武装警卫就多达15人之多。

古辛斯基与普京政府的抗战0

阿·丘拜斯

古辛斯基与普京政府的抗战1

列·维亚希列夫

2000年7月,俄总检察院强行“调阅”其掌管的石油天然气工业公司文件

古辛斯基与普京政府的抗战2

弗·古辛斯基

古辛斯基与普京政府的抗战3

普京

古辛斯基与普京政府的抗战4

利别德

古辛斯基与普京政府的抗战5

鲍·别列佐夫斯基

目前也逃亡国外

古辛斯基与普京政府的抗战6

弗·波塔宁 国际社会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