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莎公爵夫人的珠宝和悲剧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李孟苏)
( 温莎公爵夫妇 )
温莎公爵夫人说:“钱越多越好,人越瘦越美。”如果前不久去伦敦苏富比拍卖行看了温莎公爵夫人珠宝拍卖,你会忍不住在她的名言后加一句:“珠宝越闪亮越好。”苏富比拍了20件她的珠宝,共拍得790万英镑。温莎公爵夫人的珠宝不是第一次被拍卖,上一次在23年前。1986年,温莎公爵夫人去世后不久的12月12日——50年前的这一天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正式宣布退位——苏富比宣布在日内瓦开拍她的珠宝首饰,拍卖于1987年结束,共拍得5000万美元,创下个人珠宝藏品价值的世界纪录。
之所以再次把温莎公爵夫人的珠宝拿出来拍卖,苏富比拍卖行欧洲和中东分公司珠宝部主席大卫·贝奈特(David Bennett)说,辛普森夫人——英国人至今用原名“沃丽斯·辛普森夫人”称呼她——的珠宝是“20世纪最重要的珠宝藏品,它们贯穿了20世纪的历史”。这批拍卖的珠宝中有个黄金烟盒,是1935年辛普森夫人送给爱德华的圣诞节礼物,盒盖上雕刻着一幅欧洲地图,并用珐琅精心勾勒出他俩在1934、1935年的度假路线,重要地点上还嵌了宝石。正是在环游地中海的游艇上,他们的关系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辛普森夫人在定做烟盒,让工匠雕刻路线的时候,没想到她的情人很快被迫退位。他们二人最后一趟旅程是在1936年夏天,此时爱德华即位不到半年。罗曼史被国际媒体曝光后,他们便公开出双入对,在英国引发了宪政危机。为此,丘吉尔暗中安排政治家、报业大亨比弗·布鲁克(Max Beaverbrook)在报上刊登攻击她的文章,并朝她家里扔砖头,企图把她吓回美国。这段史实在2006年出版的阿兰·拉塞尔爵士(Alan Lascelles)的日记中有所见,拉塞尔是温莎公爵做王储时期的私人秘书。不久,爱德华做出退位的决定。烟盒上有1936年的度假路线,是后加上去的。
辛普森夫人在英国历史上是个争议很大的人物,这个时髦风流的美国寡妇是导致1936年爱德华八世退位的直接原因。其实,爱德华八世自私懦弱的个性才是他放弃王位的最重要原因。史学家们普遍对爱德华评价不高,这个喜欢穿苏格兰格子裙参加宴会,爱搜集瓷器小狗,动不动就喝得醉醺醺然后唱索然无味的德国歌曲的王太子是个自负、空虚、不怎么聪明的人,还喜欢放肆追逐有夫之妇。历史学家安东尼娅·弗雷泽(Antonia Fraser)认为爱德华的个性有两个特点:“一是虚荣心。他不能理解他的地位所具有的象征性质,倾向于认为人们关注他是因为他具有特殊的天赋;第二个特点恰好是第一个的反面:他想要逃避所有的抛头露面和国家大事的场面。”他对自己的责任颇不耐烦。1924年他出访美国,在他称赞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里,他恣意享乐。回国后,他看到父王在一大堆剪报前郁闷沉思,报上的大标题多是:“喔!谁去问一问殿下,他穿什么衣服睡觉?”拉塞尔曾在1928年随爱德华出访肯尼亚和乌干达,途中他们接到首相鲍德温的数封电报,称国王病情加重,希望王储迅速回国。爱德华说:“我不信。这不过是老鲍德温逃避大选的诡计。”拉塞尔日记中记到,接替爱德华当了国王的乔治六世告诉他,哥哥面对逊位危机时说:“做英国国王从来就不在我的人生计划之内。”
在政治上,爱德华有明显的亲德倾向,支持希特勒和纳粹。史料还揭露出温莎公爵夫人和德国外交部长有私情,并暗示她向情人提供情报。诸多因素让爱德华做出放弃王冠的选择,但经过几十年的演绎,温莎公爵夫妇的爱情故事已经成了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神话和悲剧,女主角对珠宝的热爱和收藏也成为传奇。1936年,他们的爱情发展到接近沸点的时候,英国下院议员、因坚持写日记被称为“社会记录家”的亨利·钱农(Henry Channon)写道:“辛普森夫人完全被红宝石淹死了。”
此次拍卖的珠宝有纽扣、袖扣、温莎公爵早年的纪念章、结婚20周年的纪念胸针,还有他们互赠的珠宝。有一个钻石链上吊宝石十字架的手链,卡地亚制作,拍价超过60万英镑,是他们最私密的首饰。每个十字架上都有题字,暗示了他们生活中的关键事件,一个上题着“上帝为沃丽斯保佑国王”,说的是爱德华躲过了一次暗杀,还有一个指辛普森夫人做了阑尾切除手术。
( 猎豹手镯 )
辛普森夫人一生收藏的珠宝之巨普通人难以想象。这次拍卖价第二高的是卡地亚于1940年在巴黎为她做的火烈鸟别针,成交价超过170万英镑。别针用了蓝宝石、红宝石、翡翠、钻石、黄水晶,为了制作它,辛普森夫人给卡地亚送去一些没有镶嵌底座的珠宝,好让它们重新被利用。她经常对珠宝进行改造,哪怕它们是爱德华的祖母亚历山德拉王后传下来的。辛普森夫人是20世纪中叶的时尚偶像,她的时尚观既简单又坚定,那就是不顾一切追求完美。她受过严格的社交训练,懂得自己该如何打扮,自己的体型适合穿什么样的衣服。她热爱细瘦的服装廓形,终其一生都特别注意保持纸片人的身材。据说如果她觉得自己超重了,就会节食,吃的食物少到几乎没有。辛普森夫人严苛的着装规范与奢侈到近乎浪费的珠宝形成了完美的搭配。她极其善于自我创造,擅长塑造自己的形象,所以麦当娜为她拍一部电影也就不让人奇怪了。这部《温莎公爵夫人》电影将于2011年上线,而谣传此次拍卖中麦当娜买走了公爵夫人的猎豹手镯。
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在2008年专门开辟出一个珠宝展馆,当时珠宝部总监说:“珠宝是联系历史的纽带,是对艺术和工艺的赞歌,是人类深刻情感的体现。”因此萨科齐送给两任妻子的订婚戒指都是迪奥的同一款,遭到很多人的批评,认为他太失礼。毕竟订婚戒指不单事关礼节,还代表男人对女人的尊重。威廉王子很会利用珠宝的象征意味,他用母亲戴过的蓝宝石订婚戒指向女友求婚,他说这么做是不想让母亲“在这个重要日子里被遗漏”,希望戒指见证“我们将共度余生的激动心情”。这种乐观的宣言把英国民众感动得够呛,虽然有人觉得这枚戒指不祥,藏着恶咒,但威廉王子订婚的消息没能阻碍人们对那款蓝宝石镶钻婚戒的消费热情。英国大众珠宝品牌H.Samuel在其官网上宣布,该品牌蓝宝石的销量上升了150%,蓝宝石戒指销量增加400%。
( 带十字架的手链 )
迷信的人认为珠宝会带来噩运,也能避邪,总之不单纯是块石头。珠宝向来被视为“可兑换的资产”,伦敦珠宝业的商人发现,购买别人曾拥有的珠宝在高端人群中很盛行。他们总结说,对待二手甚至多手珠宝,高端人群有三种心态:一类人不想买曾属于别人的珠宝;有的人不关心其他,只是因为喜欢就投资买件单品;还有一些人是被珠宝后面的故事迷住了,视传奇色彩比商业价值更重要。辛普森夫人的珠宝具备了珠宝交易的所有优势:历史感、浪漫情怀、名家设计和做工,自然是超富阶层的独占。
此次拍卖的珠宝中巴黎珠宝商卡地亚的作品最多。温莎公爵的祖父爱德华七世曾盛赞卡地亚为“皇帝的珠宝,珠宝的皇帝”,温莎公爵夫妇也是卡地亚的忠实客户。温莎公爵纵容夫人的珠宝癖,在他的鼓励下,卡地亚高级珠宝部设计总监珍妮·杜桑(Jeanne Toussaint)和设计师彼得·勒马尔尚(Peter Lemarchand)大胆做出了动物主题的前卫设计,最著名的是大猫系列(Great Cat),杜桑因此被称作“猎豹女神”。1952年,杜桑和勒马尔尚接到订单为辛普森夫人设计制作一只猎豹手镯。勒马尔尚多次去巴黎动物园猎豹馆写生,尽可能让珠宝猎豹富有原生态。最终这头豹子用缟玛瑙和钻石拼嵌而成,手指抚摸它背上的宝石,仿佛能感受到动物的肌肉组织。令人称奇的是,猎豹身上加了微型铰链,这样豹子有了“关节”,能温顺服帖地趴在手腕上。此次拍卖,猎豹手镯的成交价为450万英镑,是拍价最高的珠宝,也成为世界上最贵的手镯,卡地亚历史上拍卖价最高的首饰。
( 卡地亚为温莎
公爵夫妇结婚20
周年设计的纪念胸针 )
手镯上的豹子眼睛是两颗翡翠,绿莹莹的,闪着凌厉的光,它的手掌向前伸展,似乎象征着强烈的欲望。辛普森夫人还有一个著名的猎豹胸针,也是卡地亚出品的。20世纪30年代,英国社会对辛普森夫人的普遍看法是,她是头猎豹,有掠夺者的贪婪和狡猾。1936年丘吉尔的秘书问他,是否准备好接受辛普森夫人当我们的王后?他回答:“任何时候我都没有做过如此恐怖的设想。”小报说她是另一个交际花女间谍玛塔·哈丽(Mata Hari)。玛塔·哈丽是荷兰人,以善跳东方舞倾倒了巴黎社交界,1917年被法国当局以间谍罪处死。阿兰·拉塞尔在日记中说辛普森夫人是“雌豹”。他在日记中披露,乔治五世的遗嘱里没有留给爱德华一文现金,而他的弟弟们每人得到75万英镑,当时这是一笔巨款。根据遗嘱,爱德华还不能把继承到的财产诸如邮票收藏、赛马等换成钱。拉塞尔认为先王的遗嘱是善意的,但爱德华听完遗嘱“铁青着脸,径直回到房间,在电话上黏了很久”。拉塞尔写道:“事实上,遗嘱直接刺激他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主动退位的君主。钱和钱所能买到的东西是辛普森夫人哲学体系的核心,他们只得到一顶王冠而没有得到现钞,我确信他们在那通冗长的电话会谈中达成一致,放弃努力成为国王和王后的计划。”
2003年英国档案局公开了“政治保安处”(Special Branch,英国警察处理政治犯罪的一个部门)的100份卷宗,里面关于辛普森夫人的内容同样给人留下“豹子”的印象。撰写报告的秘密警察们显然不认为这位美国女士是淑女,她“被认为是一位酷爱陪伴男人的人”。秘密警察们发现,她同时还有位“秘密情人”,是位舞技高超的汽车零售商。警察们认为她不过在利用、榨取国王,却在外面另寻富有、风趣幽默的情人。谣传20年代辛普森夫人在远东待了一年,刻苦研习香艳高超的房中术,成了个中高手,套牢了一个个男人。猫科动物首饰让小道消息更像真的了。
( 卡地亚为温莎公爵夫人设计制作的火烈鸟胸针 )
或许这些都是表面文章,更多的还是信仰、故国丧失后寄情于奢侈品的空虚、烦闷。温莎公爵有雄厚的资产。阿兰·拉塞尔的日记中评论爱德华是个财迷,个人资产在即位时已达100万英镑,退位后离开英国时悉数带走。他在英国留下的产业每年在增值,他的两处地产由国王弟弟支付他终生权益,他也无须为财产交税和管理费。那个时代他不是欧洲首富也是最富之一。
法国著名时尚评论家苏西·门克斯(Suzy Menkes)在其1988年出版的著作《温莎风格》中披露了他们在巴黎的流放生活,奢靡到极致。她在书中原话引用了公爵给朋友的一个电话,他说:“你知道今天我怎么过的吗?我很晚才起床,然后和公爵夫人一同外出,看她买了顶帽子。”公爵夫人也宣称自己“热爱购物胜过吃饭”,大部分时间在时装店试衣间度过。书中,公爵夫妇社交圈里的朋友马尔伯勒公爵夫人说了一句话:“在温莎公爵夫人的葬礼上,我走上前去看祭奠的鲜花。它们都是服装商、珠宝商、迪奥、梵克雅宝献上的。这些是她的生命。真是悲剧啊。”■
( 辛普森夫人送给爱德华的烟盒 ) 辛普森夫人爱德华七世珠宝悲剧夫人奢侈品珠宝设计爱德华温莎公爵辛普森卡地亚温莎公爵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