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体育而战
作者:张斌(文 / 张斌)
( 攀登中的纳芙拉蒂洛娃(左一) )
纳芙拉蒂洛娃实在是支撑不住了,她脚下山峰的轮廓被飞扬的雨雪遮蔽得愈加模糊起来。海拔表上显示,4330米,距离乞力马扎罗山顶峰尚有1565米。26名队友伫立在雨雪中,等待着队长纳芙拉蒂洛娃做出决定,她自己是继续前进还是下撤。此时,时间指向12月8日,攀登这座非洲最高峰的第三天。
中国人太习惯于叫这位54岁的昔日网球巨星为“女金刚”了,也许是因为这位拥有美国和捷克两国国籍的女士的名字太过“东欧特色”,有些长,不如有个指代方便。另外,这个绰号也还暗指她的性取向,当年曾经为此沸沸扬扬,如今一切都变得安静自然。纳芙拉蒂洛娃身边的朋友透露说,当年活跃在赛场的时候,为了避免暴露性取向,保护自己的伴侣,她放弃了数百万美元的赞助合同,只想一份清净。在国外的媒体报道中,你是找不到“女金刚”这个字眼的,连名带姓通通工整表达,也算是一种敬意。
有关纳芙拉蒂洛娃罹患乳腺癌的消息似乎不久前才进入大家视线,她也只说一句“我去化疗”,就没了动静。当再一次回到世人视线之中的时候,纳芙拉蒂洛娃率领26人的队伍站在了乞力马扎罗山下。这一次,她的身份是为劳伦斯体育基金会服务,通过攀上这座高山,募集善款。在世界七大高峰中,乞力马扎罗山的攀登难度算是“初级”了,只是遇到了暴风雪才让身体略显羸弱的纳芙拉蒂洛娃突发肺水肿,被迫下撤。
前两天的攀登中,纳芙拉蒂洛娃一直掌控着自己的节奏。漫天飞雪以及随之扑面而至的严寒让她举步维艰,面对大夫,她委屈地说:“当时真是太难受了,我甚至无法步行十步,去卫生间”。纳芙拉蒂洛娃在她博客的最后一篇博文中匆匆写道:“天气好像好了一些,但是氧气愈加缺乏,迈出每一步都是挣扎。”很快,纳芙拉蒂洛娃就被送到了山下的一家基督教医院。高山攀登很容易让不少人在肺部形成积水,只要迅速降低海拔,只需要几天就能安然恢复了。
与乞力马扎罗山的约定是在被查出癌症之前就做出的,纳芙拉蒂洛娃执意要完成这一夙愿,也只有登上这样的高峰,才能赢得关注。善款的目标是13万美元,在纳芙拉蒂洛娃被迫下撤的当天,已经有8万美元汇入了基金会的账号中。估计这一次纳芙拉蒂洛娃的艰苦卓绝会让善款最终可以完满了,这笔钱也将通过基金会投入到内罗毕的一个青少年体育项目之中。刚刚出院,纳芙拉蒂洛娃就在回酒店的汽车上通过手机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几十名记者进行了电话会议,欢快的声音告诉大家,54岁的老将恢复神速。而纳芙拉蒂洛娃急切想告诉记者们的是,基金会通过努力已经让这项青少年体育计划深入到了当地的少数族群的社区,而且新增设了女子足球项目,你要知道在这样的国家中,并不是每一个女孩子都能充分享有与男孩子一样的运动权利。
回到酒店之后,坐在树下,抚摸着一只狗狗,纳芙拉蒂洛娃继续电话采访。她的手中握着一本今年1月份再版的小说《Cutting for Stone》,这本小说的作者此前曾是专业医生,作品中详细记述了作者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东田纳西州拯救艾滋病病人的传奇经历。这本书一直陪伴着纳芙拉蒂洛娃走进非洲,她希望可以在内罗毕的一片绿色中安静地读完这本书,唯一遗憾的是,她没有将这本书带到非洲之巅。新闻记者们同样充满着遗憾,他们是这样来描述这一次未竟的慈善之举:“她曾经58次站在世界之巅,而这一次她没有做到。”所谓58次世界之巅,是指纳芙拉蒂洛娃在职业生涯中夺得四大公开赛女子单打、女子双打与混合双打冠军次数的总和。只有纳芙拉蒂洛娃一个人不会太在意那些冠军次数,对于运动的热爱让她在化疗中都想重回训练场。当然,对于命运,她泰然面对,谈及癌症,她开玩笑说,治疗使她难得地会在一个下午轻松地小睡两觉。
一个曾经征服过世界的体育巨星终有一日要离开的,此后她或者他们的使命只有一个,那就是拯救这个世界,纳芙拉蒂洛娃就是最佳榜样之一。她与另外46名几乎同一时代的伟大体育巨星们会聚到劳伦斯基金会的旗下,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和真实参与,在全世界各地资助80多个体育发展项目。时至今日,基金会已经募集到了3500万欧元,全球超过100万青少年从中受益。在里约热内卢,创建了一个名叫“为和平而战”的项目,鼓励孩子们参与到拳击、摔跤等运动项目中,远离暴力。在纽约,还有一个名叫Fight Back的项目,意图通过学习跆拳道、空手道,让那些进入到社会中的孩子们积蓄自信。更多的体育项目则被安排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最贫困落后的地方,让体育给孩子们一个机会。在这些项目中,你一定可以看到像纳芙拉蒂洛娃这样巨星的身影,他们耐心地在拯救我们的世界。纳芙拉蒂洛娃本人同时还是“非洲拯救犀牛基金会”的成员,为此她也一直在奔忙着。■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