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4.4亿吨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陆晴)

​2020年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4.4亿吨0( 内蒙古赤峰达里风电场 )

在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政府做出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即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将满足中国15%的能源需求,这是对未来清洁能源发展的期望,也是对中国风电产业和市场发展的重新定位。

《可再生能源法》的制定表明了中国政府发展清洁能源的决心,这不但为中国未来的能源安全和环境安全奠定了基础,更让中国乃至全球的风电设备企业坚定了在中国投资的信心。2004到2008年的5年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连续3年增长超过100%,其间每年新增装机容量都是此前20多年的总和。2008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过500万千瓦,提前完成了国家发改委提出的要在2010年实现全国1000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的预期目标。

由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以及全球风能理事会共同发布的《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0》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风电新增装机达到1380万千瓦,新增装机量世界排名第一,当年新安装风机总数达到10129台,平均每天27台,相当于每小时就竖起一台风机。风电装机累计达到2580万千瓦,位居全球第二。全球风能理事会主席苏思樵(Steve Sawyer)说:“如今各国政府都在考虑如何以低能耗发电,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抵抗全球变暖,去年全球风力发电总量增加了40%。而在2010年,全球每3台安装好的机组里,就有1台在中国。”

在中国政府关于风电发展的承诺中,建设七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位于内蒙古东部和西部、新疆哈密、甘肃酒泉、河北、吉林西部和江苏沿岸及近海地带的这七大风电基地,每个都具有至少千万千瓦装机容量的潜力。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俊峰表示,我国去年的新增装机增长率达124.3%,是连续第四年的翻番增长,“目前全国七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建设进展迅速,从内蒙古、新疆的大漠到江苏的沿海与近海地区,到去年底已经总共有24个省、自治区建立了自己的风电场”。

据《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0》预计,到2010年底,中国将成为全球拥有最大风电装机容量的国家,而到2020年,风电累计装机可以达到2.3亿千瓦,相当于13个三峡电站,总发电量可以达到4649亿千瓦时,相当于取代200个火电厂,将大大减少传统电力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抵抗全球变暖的趋势。

李俊峰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意味着长期居高的能源需求,伴随着温室气体减排及环境保护的艰巨使命,对替代能源技术的选择成为当务之急。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2009年的风电发展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发展清洁能源的信心。”

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中最具竞争力、最有发展前途的能源生产方式,也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在提供能源的同时,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来自《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0》的数据显示,根据世界能源委员会的计算,风电每提供100万千瓦时的电量,可以减少600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到2020年全球风电发电将达到2.6亿千瓦时,每年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5.6亿吨,相当于《哥本哈根协议》中发达国家所做出的到2020年减排承诺50%~75%的量。而到2030年,全球范围内预期将达到23亿千瓦的风电装机容量,更可避免总计340亿吨的碳排放量。如果中国在2020年风电装机实现2亿千瓦,发电量达到4400亿千瓦时,每年可以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可达4.4亿吨。

除了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发展风电还可以减少传统能源例如煤炭等带来的区域性环境问题。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在摆脱对化石能源过度依赖的同时,正在寻求一种清洁、安全、有效的产能方式,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报告中指出,因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约占我国排放总量的70%到80%,如果2020年中国风电装机2亿千瓦,发电量4400亿千瓦时,可以减少大约1.5亿吨煤炭的消耗量,二氧化硫、颗粒污染物和重金属的排放量可大幅度减少。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日前发布的报告也显示了我国清洁能源投资力度的持续加大:今年1月至8月份,我国火电企业利润从上年同期的268亿元下降到220亿元,截至今年9月底,火电比重比去年降低了1.51个百分点。而另一方面,是水电、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发电的快速增长。该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水电、核电、风电完成投资分别同比增长6.23%、15.48%、54.94%,水电、核电、风电合计投资额比重达到61.96%,比上年同期提高4.03个百分点。

对于我国风电产业未来的发展,《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0》分别做出了“保守方案”、“乐观方案”和“积极方案”的三种判断。根据“保守方案”的预测:“风电将在2020年达到1.5亿千瓦,2030年达到2.5亿千瓦,到2050年达到4.5亿千瓦。”根据“乐观方案”的预测:“电网接入瓶颈等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之后,这组数字将分别增加到2020年的2亿千瓦、2030年的3亿千瓦和2050年的5亿千瓦。”最后“积极方案”的情景分析假定在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下,政府将会引入强有力的政策激励支持风电发展。“到2050年,技术可开发的资源将会基本得到开发。这一版本的情景分析表明,风电发展将在2020年达到2.3亿千瓦,2030年达到3.8亿千瓦,到2050年达到6.8亿千瓦。按照这一预测,风电在以上年份总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分别达到2.2%、2.9%和3.3%;二氧化碳减排量分别达2.6亿、3.7亿和4.1亿吨。”

“但是,这个积极方案不仅需要更为积极的政策激励,还需要尽快克服风电上网的瓶颈问题。”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杨爱伦表示。目前风电上网难已经成为未来风电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报告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建议:例如明确电网企业消纳风电的责任和赏罚机制、合理规划发展、梳理并网成本分配、调动价格杠杆等,同时尽快克服风电输出预测、并网、调度、储能及电网建设等技术方面的障碍。

“风能技术可以真正及时地应对气候挑战,更是保护地球环境迫切需要的能源革命的重要因素。风能可以为全球电力供应做出巨大贡献,并促进电力行业走向低碳。”全球风能理事会主席苏思樵(Steve Sawyer)曾表示。而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和全球最大的风电发电机组生产基地,“中国风电产业具备主导世界市场的潜能。中国已成为市场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正为世界市场提供信号,指明发展方向”。■ 新能源装机容量能源清洁能源气体温室减少排放2020